上海市长征医院 , 200003
[摘要]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围手术期中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21例,分析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围手术期中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住院时间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围手术期中的并发症发生,确保手术效果,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并发症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是治疗颈椎病最常见的方式之一,通过直接切除脊髓前方的压迫来达到治疗的目的。脊椎前方的解剖极为复杂,涉及组织机构较多,极易出现并发症,如:脑脊液漏、吞咽困难、呼吸道感染、颈部血肿等,因此在手术前予以患者预见性护理干预配合手术显得至关重要。预见性护理干预是一种针对性护理模式,超前的预防措施利于手术顺利开展,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为探究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围手术期中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21例,分析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围手术期中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来我院实施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的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21例。其中,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1/10,平均年龄为(53.64±10.87)岁,平均病程为(4.21±0.84)年,后纵韧带钙化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4例,脊髓型颈椎病3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3/8,平均年龄为(52.87±11.24)岁,平均病程为(5.07±1.36)年,后纵韧带钙化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7例,神经根型颈椎病2例,脊髓型颈椎病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相似,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两组患者麻醉方式相同,术后均采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感染、营养神经、脱水、吸氧等方面治疗。(1)对照组予以患者常规护理干预。术前向患者普及手术目的及常规的健康教育知识,手术后及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保持颈部中立位,指导患者做康复锻炼。(2)观察组予以预见性护理干预。向患者详细介绍该病的成功案例,稳定患者情绪,了解患者需求,予以心理护理,缓解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对患者进行鼓励式引导,使其积极配合治疗。记录患者术前的睡眠情况,选择是否使用镇静药物来保证患者的睡眠质量。手术前3-5d进行针对性训练,每日练习呼吸训练3-4次,把气球吹到最大后放松5-10s。做咳嗽练习时,先深呼吸,紧闭声门,持续小声咳嗽,把痰液咳至支气管口,最后用力咳嗽至痰咳出。护理人员做好气道准备,遵医嘱每日两次雾化吸入。手术前指导患者进行气管及食管推移训练,用2、3、4手指指端将颈部手术侧向非手术侧气管及食道管牵引、推移,每日3-4次,持续15-20min,注意不要用力过大,幅度必须超过中线。关于颈部体位的护理,术后患者回房途中需保护头颈部,去枕平卧6h,保持颈部后伸动作,24h后用颈托固定,抬高床头至利于呼吸状态,在改变体位时,注意保护患者耳廓、枕部、下颌骨等部位的皮肤。术后观察患者伤口渗血及有无颈部增粗的现象发生,及时发现异常及早处理。术后麻药消退后常伴有疼痛症状,注意观察患者的切口,尽量通过播放柔美的音乐、电视节目来转移患者注意力,减少使用止痛药物。术后6h,予以患者冷流食,能够减轻患者因术中插管刺激出现咽部水肿、充血的症状。术后第一天,指导患者从流食过渡到普通食物,进食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促进身体康复。
1.3观察项目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情况,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个方面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 )表示,通过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X2检验,以差异为P<0.05来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情况,在住院时间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表1 比较组患者的术后情况
组别 | 住院时间/d | 并发症发生率/[n(%)] |
观察组n=21 | 8.52±1.23 | 2(9.52) |
对照组n=21 | 14.97±1.89 | 6(28.57) |
P | <0.05 | <0.05 |
3讨论
目前,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是治疗颈椎病比较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围手术期会产生诸多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因此根据患者的不同病症,实施针对性的、系统的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大大降低手术风险[1-2]。研究[3-4]表明,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能够减少患者在围手术期产生的不良心理情绪,减轻患者痛苦,利于患者病情康复。在本次调查研究中,在住院时间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手术难度比较大,在临床治疗中予以患者预见性护理干预,不仅大大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也相应减少,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张金玲,王淑华.颈椎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围手术期护理[J].河北医药,2010,32(17):2454-2455.
[2]张海燕,金侠,张海东, 等.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围手术期的中西医结合护理[J].中医药导报,2014,(6):141-143.
[3]丁燕,吴成如,孙静, 等.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舒适护理的效果评价[J].颈腰痛杂志,2013,34(6):499-501.
[4]李杰娜,郝春玲.72例颈椎前路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及措施[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6,7(5):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