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科技创新发展中心 天津 300020
摘要:在社会快速发展下,带动了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反之科学技术也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技术转移成为科技成果造福社会的重要推手。技术项目、科技成果在转移阶段的风险分析在技术转移整个过程中尤为关键,本文对技术转移的风险评估和识别作了简要介绍,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或对策,为技术转移的成功保驾护航。
关键词:技术转移;风险评估;对策研究。
引言
某种新产品从研发到生产的过程中,与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密切相关且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把实验室研究开发成果向大规模生产的转化,把工程化生产向商业化生产转化,也就是根据产业化的需要,技术成果在不同部门、不同单位之间的转移,即技术转移。在技术转移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之一是商业化生产的产品质量不能达到研究阶段或小规模生产的产品质量或生产水平,接受转移单位的生产水平常常达不到原研究单位的产品质量或生产水平,从而造成产业化的困难,甚至会造成人力和财力资源的浪费。风险评估是近年来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理念,其原理及操作在质量管理的验证等方面得到广泛运用。本文按照质量风险管理的理念,在新产品生产技术转移过程中全面进行质量风险评估,对于高质量风险的部分着重控制,从理论出发,用实例分析风险评估在技术转移中的应用,由此确保技术转移高效进行,技术转移后的生产水平达到质量要求,生产的新产品安全可靠。
1企业技术转移战略风险评估及对策
1.1知识产权风险及相应对策
知识产权风险主要涉及到下列方面:(1)侵权风险。侵权风险指的是跨国企业在技术转移后,接受方国家非知识产权拥有者以违法手段给跨国企业造成的损失。如果侵权者的侵权行为处于隐蔽状态,即侵权行为不被转出方所知,则转出方将无法保护其权益。出让方应完善相应的知识产权证明、权威机构检测报告等待转项目的必要文件及许可授权的准备文件。受买方则需为待转项目提供生产条件及相应的资金保障。双方进行技术转移前的模拟磋商,为真正转移中规避相应过程风险做好准备。
(2)技术流失和泄密的风险。技术专利权指的是专利制度给予发明人的权益以法律保护,使得发明人具有对其专利技术的一定时期内的相对垄断权。我国跨国企业进行技术转移过程中必须以公开其专利技术信息为代价,这种信息公开虽不能给发明人造成直接损失,但也构成间接不利。其一给竞争者创造了改进和超越的信息条件;其二是给隐蔽的仿冒方提供了机会,技术秘密在转移中存在另一种公开信息风险。在此环节,应加强技术秘密的法律保护力度,以及对公开秘密的层级,程度做好相应的评估,以免造成上述两种风险的形成。(3)由于技术转移手续不完备而带来的风险,因此在重要转移节点可委托具有资质和经验的第三方技术中介机构或职业技术经纪人介入,提前操控,避免风险。
1.2技术风险及对策
技术风险可能表现出下列情形:(1)技术不配套的风险。不同国家不同企业,对同一技术所具备的商品化条件也不同,由此会产生技术不配套风险。因此要加强事前专业性评估,对技术本身及接产条件和工艺环境,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二次评估,以免造成上述情形。(2)技术效果的风险。通过小试,中式进行效果测评,可放大后小规模试生产,如达不到预期效果,可与出让方技术团队积极进行技术修改或生产工艺调整。(3)技术寿命的不确定性。技术具有周期短的特点,被替代的速度自然也快。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技术往往会被提前替代。这对交易双方都会带来一定的风险。此环节应提前由受买方组织业内技术专家及财务专家对技术先进性,市场化可操作性以及市场前景,市场占有率,产品寿命周期、财务风险等要素进行通盘分析测评,为接产方提供全面客观的立体要件可供决策。
2技术转移风险分析及对策
2.1 “人”的潜在风险
在“人”这个潜在风险中将分析3个因素:
2.1.1项目团队
(1)转移总的来说只是一个转出方和一个接收方。但在当今复杂的交易背景下,转出方可能是单位也有可能是团队,也有个人的情况,技术成果或专利,有时被几家单位共同掌握。接收方也可能是个人,企业或是资本的联合体,有些环境下,可能会有更多单位参与指挥、管理和批准转移,在这种情况下,一定在转移过程开始前分配好相关的技术份额和在转移中的各方只能,为技术成功转移落地扫清障碍,消除后期隐患。
(2)双方应该有一个正式的协议,在其中说明在转移前、转移中、转移后的所承担责任和享有的义务。乃至技术转移后的利润分配等事宜,运用法律手段进行规范。
(3)定义项目团队中的关键人员和职责,保证双方团队的稳定性;
(4)双方就同一项目应有书面的组织架构和详细的职责说明。
2.1.2培训
(1)转出方应对接收方提供转移产品相关的培训;
(2)接收方应保证团队成员有充分的培训;
(3)所有培训活动和结果均应有记录。
2.1.3技能
团队成员应具备必要的资质和经验。也可随时随节点引入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中介机构,评价机构。项目负责人随时随节点进行考核,测评,为技术的成功转移提速增效。
2.2在“法”的潜在风险中
在“法”这个潜在风险中将分析4个因素:
2.2.1转移方案
(1)应有一个转移方案,在其中对必要的活动进行识别和控制;
(2)转移方案应按顺序列出转移步骤;
(3)转出方和接收方应根据表现步骤顺序的检查清单或流程图联合实施转移方案,这些步骤的实施顺序可能会影响到转移的效率;
(4)所有在技术转移过程中进行的变更均应进行记录;
(5)转出方和接收方应一起记录转移方案的实施,在报告中记录技术转移总结。
2.2.2产品信息
(1)转出方应提供产品的详细特性,包括其定性和定量组成、物理描述、生产方法、中控、控制方法和质量标准、包装组件和参数以及所有安全的操作考虑事项信息;
(2)转出方应提供工艺研发历史信息,接收方可能需要这些信息来进行进一步研发,或在转移成功后进行工艺优化;
(3)生产工艺的描述(工艺描述、工艺图或流程图、批记录),包括确认产品放置时间和条件、原料投加顺序和加入方法、不同工艺步骤间物料转移;
(4)转出单位应向接收单位提供所有与将要转移的工艺相关的卫生、安全、环境问题的信息;
(5)转出方应提供必要的工艺验证文件及其支持的功能。
2.3建立评估模型的指标体系
本文拟以华为为例就我国企业跨国技术转移战略风险展开评估。通过查阅大量有关我国跨国企业技术转移战略的国内外文献,结合跨国企业技术转移模式以及跨国企业风险理论,并考虑当前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本文尝试建立我国跨国企业技术转移风险评估体系。评估的总体指标是风险指标集。因此,将我国跨国企业技术转移战略风险分为四大一级指标。再将各大类风险指标细分二级指标,据此建立技术转移战略风险的评估指标。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我国跨国企业技术转移战略风险评估指标
3技术转移风险评估报告
项目团队可在技术转移风险评估活动启动初期形成质量风险管理计划,在技术转移风险评估活动结束后形成风险评估报告文件。该报告应总结技术转移风险评估的范围、涉及转出单位和接收单位关键影响因素的风险评估表格、最终结论。应列出可能的风险,如果需要,在风险评估活动结束后应采取可能的措施解决并记录。
如果有文件化的证据证明接收单位可以重复地执行所转移的产品、工艺或方法,使其符合与转出单位协商同意的一系列既定的规格,则可以认为技术转移已经成功。
结语
技术转移对增加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改良优化生产工艺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且深远的影响,是从研发向商业化生产过渡中的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对于接产企业,要正确转移信息、知识和技术,必须理解产品的质量是源于设计的为前提,在技术转移项目中引入质量风险管理的方法,在不同的项目阶段运用不同的风险管理策略,从设计上把握产品质量的关键风险点,找出降低风险等级的有效控制措施。在技术转移中贯彻风险评估的思维和工作方式,可大大提升技术转移的成功率,因为从设计和准备阶段就已经识别出了风险点,并且通过有效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无论从技术转移阶段的进度和费用控制,还是从转移后的商业化生产的产品质量考虑,基于风险评估的技术转移都可以为企业带来较可观的经济效益,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得先机。
参考文献
[1]王然,肖文森.产品技术转移要把握关键环节[N].中国医药报,2009-07-02(B6).
[2]洪进,汪良兵,赵定涛.自组织视角下中国技术转移系统协同演化路径研究[N].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10.
[3]钞瑾.我国技术转移模式研究.北京化工大学.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