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9
/ 2

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谢杨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400016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2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应用常规风险管理方法)和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护理标识风险管理方法),每组均为63例。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风险事件(感染、意外事故、用药错误以及压疮等)发生率以及管理前后安全性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管理前安全性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实验组安全性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风险事件(感染、意外事故、用药错误以及压疮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护理标识;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应用效果

手术室是实施相关手术操作的重要场所,在治疗患者过程中,由于手术风险高,一旦手术室护士出现纰漏将导致手术效果降低,严重情况下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显著提高护患、医患纠纷发生率。护理标识被广泛用于手术流程和相关手术室护理之中,最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管理效果[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2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实验组有41例男患者、22例女患者,平均年龄为(44.6±3.8)岁。对照组有43例男患者、20例女患者,平均年龄为(43.8±4.2)岁。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风险管理方法,主要方法有:其一,术前术后进行健康教育;其二,术前建立好静脉通道,核对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手术方式、手术具体部位、麻醉方式等。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护理标识风险管理方法,主要方法有:其一,环境标识。为了确保手术室的清洁无菌性,需在手术室的醒目位置设置好环境标识;其二,无菌区域标识。对无菌区域采用绿色标识,标识消毒级别;其三,设备标识。对需要防潮和防高温的设备进行标识处理;其四,等候区域标识。在手术室门口做患者家属以及非医护人员的等候区域标识;其五,过敏药物标识。对存在药物过敏的手术患者需使用不同形状和标牌进行标识,与此同时放置在手术室输液架上,与手术室管理人员交接时还需详细介绍患者的过敏药物类型;其六,腕带标识。清楚写明手术患者的基础信息(如年龄、性别、床号等),确保字迹清晰,提高腕带标识的准确度;其七,输血标识。大部分手术患者由于病情需要所以需输血,为了提高手术患者的输血安全,护理管理工作人员需发放输血卡,输血之前详细检查手术患者信息;其八,预防意外标识。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人群,需规避其出现坠床事故,护理管理人员需将预防意外标识悬挂在床头,使得护士在查房时能够特别关注;其九,管道标识。手术患者由于需要建立多条静脉通道,而不同的通道所输注的药物不同,所以需使用不同的标识来管理管道;部分手术患者术后需留置引流管,部分患者甚至需要留置多根引流管,所以手术室护士需与病房护士详细交代,并且标识清楚不同的引流管性质;其十,手术部位标识。护士需提前提醒术者查看手术部位标识,防止错误情况出现,术后贴好管道标识,避免错拔管道情况。

1.3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风险事件(感染、意外事故、用药错误以及压疮等)发生率以及管理前后安全性评分(采用安全性评分量表加以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加以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资料分析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两组管理前后的安全性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管理前安全性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实验组安全性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管理前后的安全性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组别

安全性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

管理前

管理后

管理前

管理后

实验组(n=63)

60.8±1.3

89.7±2.6

62.4±1.5

90.8±2.3

对照组(n=63)

61.2±1.1

72.2±2.1

63.0±1.2

71.9±2.6

t值

1.856

12.854

1.033

20.967

P值

0.057

0.002

0.069

0.001

2.2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风险事件(感染、意外事故、用药错误以及压疮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n/%)

组别

感染

意外事故

用药错误

压疮

风险事件发生率

实验组(n=63)

1

0

0

0

1(1.6)

对照组(n=63)

3

2

2

2

9(14.3)

X²值

-

-

-

-

15.232

P值

-

-

-

-

0.004

3.讨论

手术室是发生风险事件概率较高的一个场所,一旦未加强风险管理,将导致不良事件发生,降低患者的治疗效果[2]。通过护理标识风险管理办法,可以有效满足患者需求,积极预防手术室内潜在的风险,尽量避免风险事件发生[3]。除此之外,护理标识风险管理方法的应用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警惕性,有助于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在护理标识风险管理中,摒弃传统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消毒清洁工作;常规风险护理管理中在消毒灭菌工作中未做到位,所以显著提高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管理后实验组安全性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风险事件(感染、意外事故、用药错误以及压疮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上述研究结果显示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刘艳丽.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24):4437-4438.

[2]朱明珍.探析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161,166.

[3]李艳军.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