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议题式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9
/ 2

试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议题式教学

周兴

重庆市渝北区古路初级中学校

摘要:议题式教学是以议题为主线,以情境为载体,以学生活动为学科内容承载方式和实现路径,并导向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课程的重要实现方式,议题式教学既是改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的一种创新与突破,也是思想政治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现实路径,充分彰显出核心素养目标导向下课堂教学的意蕴之美。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议题式教学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

引言

议题设置是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实施的基础性工程,议题式教学实施有利于进一步的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利于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与学的观念,提升教师的议题式教学能力和素养以及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提升其的积极性,这都有利于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对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有重要的意义。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议题式教学的意义

议题式教学是选取一个能够凸显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课程价值、统领课程内容的核心议题,围绕议题设置真实、复杂的教学情境和思辨性、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针对议题发表观点、展开讨论,在认知冲突中合作探究、批判反思,努力寻求解决方法,从而获得新知的教学样态。在目前议题式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所设置的议题往往缺乏深度与广度,甚至是劣质性的伪议题。很多议题呈现出了一种浅层次的学习,学生的合作探究与讨论只停留在较低层次的思考,而且容易造成部分学生的不参与,依靠小组其他成员完成任务,缺乏思维的进阶训练,不能有效地发挥议题的教学价值和功能,最终导致学习效果降低。另一方面,议题探究的活动时间控制不准确,大量的时间消耗在看似“热热闹闹”的讨论中,即为活动而议题,“形式化”学习较为突出。因此,当前议题式教学的困境倒逼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活动型课程的开展与探索,寻求一种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而指向深度学习的议题式教学变革则为我们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深度学习是在教师引导下,学习者以培育高阶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围绕着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以整合的知识为内容,积极独立地、批判性地学习学科知识和思维方法,并将它们融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并与新知识进行关联,实现学科知识的情景迁移,从而掌握学科核心知识与思维方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成为优秀的学习者。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有些农村学校没有认识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认为学生学习应以文化知识为主,从而忽略《道德与法治》对学生道德素质提高的积极作用。有些农村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都是以“我讲,你听”的模式进行教学,这种模式比较单一,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导致《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果低下。所以教师在讲解《道德与法治》课程时,应采用议题式的教学模式,多方位地将生活中的一些道德与法治现象和问题融合到教学之中,从而帮助学生增加体验。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议题式教学策略

  1. 设计明确目标,体现核心素养

在实施议题式教学时,教师首先要树立起明确的教学目标,不仅要包含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还要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而依据目标来规划具体的教学过程。议题式教学目标是对知识、能力、情感三种目标的整合,是一个系统化的任务。设计出明确的教学目标是议题式教学的第一步,对后续活动的开展发挥着导向性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要确保教学目标的精准性、科学性,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现有的教学资源等,设计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符合学生学习发展需求的教学目标。

  1. 设置两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作出判断选择

所谓“两难”,指的是这样选择或那样选择都有困难,从而让人陷入无从判断、左右为难的境地。实践表明,创设或再现一个两难问题情境,能较好地还原人们面对某一事态的思想困惑及价值冲突,真实表现出人们的心理纠结、观念矛盾及选择困难,这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积极的作用。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我们常见常用的课堂辩论赛这一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其实就是通过创设一个两难问题情境,让大家站在正方与反方的立场上参与辩论,明辨是非,最后得出科学正确的结论。但在运用这样的辩论形式时,教师必须要进行巧妙而正确的引领。所以教师在创设一个两难问题情境前必须明确所要的最后结论是什么,即要让学生作出怎样的正确判断与选择。如中学生究竟该不该带手机进入校园?这就是一个现实性很强的两难问题情境,通过辩论让学生自己去权衡其间的利与弊,最后辩论的结果就是“因弊大于利,所以不带手机进校园为宜”,这就是一个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的过程。

  1. 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针对农村学校教学资源有限的实际,授课教师应该适当选取生活中及同学之间的案例,结合农村地区大多数学生是留守儿童,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意识非常薄弱,这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极其不利,也会对学校素质教育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所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引导学生理解教材内容,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最终引导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课堂教学的议题必须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具备时代特点,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教师可让学生参与到议题式教学中的情境构建中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不同学生对自己生活经验的分享来进一步丰富议题式情境的内容,加深学生的感悟。在创设出情境后,教师还要以教学目标为导向,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设计一定的问题,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当中进行思考,通过对问题的探究过程,来发挥议题的教学价值,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诉,议题式教学的推广有利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施,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积极地将议题式教学运用到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去对于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教师的议题式教学素养和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谢海波.思想政治议题式课堂教学的反思[J].华夏教师,2019(33):53.

[2]蔡军.议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新尝试的探讨[J].上海教育科研,2019(06):85-88.

[3]黄爱卿.浅析“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46):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