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采样的误差来源及其质量保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8
/ 2

环境监测采样的误差来源及其质量保证

刘立兴

云南深隆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随着环境问题的日渐突出,与我国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愈加凸显。样品采样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首要步骤,对整个环境监测工作的过程与结果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有效保证样品的采样质量。本文在分析现场采样误差来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采样过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关键词:环境监测;采样;误差来源;质量保证

引言:样品采样是环境检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采样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环境监测工作的结果。采样的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采样误差的来源也多种多样。在实际的环境监测过程中,必须及时有效的分析采样误差产生的原因,然后采取合理的措施,及时消除误差,保证采样的质量,最终使环境监测工作得到准确可靠的结果,从而为环保工作贡献力量。

1采样误差来源

1.1气候因素

气候因素是对环境检测结果产生重要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样品采样过程中由于不断变化的气候因素影响会产生较大的误差。污染情况在自然环境中的分布会受到气温的变化、雨雪的交替以及风速的不同,产生相应程度的变化。在进行空气污染的测量时,温度变化会使空气中各种分子与微观粒子的密度产生较大变化,以至于采样结果不够准确。

1.2采样区域的确定

采样区域的不同也是使采样的结果出现明显的误差。采样空间复杂多样,因此并不能保证每次采样时所选取的采样区域具有代表性,得到的采样结果也并不能反映整体的真实情况。例如在河道中进行水质测量时,若在距离河岸较近的区域进行采样,便会因为近岸处水流的速度不同以及涨潮退潮等的影响,出现污染情况与河道中央大不相同的情况,导致最终结果出现误差。

1.3采样点的选取

采样点选取不同,样品属性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在对土壤进行采样的过程中,在均为耕作土以及相同采样区域的条件下,选择0到20cm深度的土壤与20cm到40cm的土壤进行分析,结果会产生差异。这是因为在20cm到40cm范围内相较于0到20cm的范围,土壤受到人为干扰的情况较少。

1.4采样工具与容器

在采样过程中如果不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采样工具与采样容器的选取,忽略了有些材质会发生溶出的现象或者容器壁面上会有污染物的残留的情况,便会使样品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以致采样结果产生误差。不论是玻璃容器还是塑料容器均能吸附痕量金属,并且塑料容器还能够吸附一些有机质,气路管壁在采样时能够吸附大气中的成分,这些被吸附的物质,都能致使下次采样时对样品产生污染。除此之外,有些容器或者工具能够直接与样品发生反应,例如玻璃容器能够与氧化物反应,从而导致了采样误差的产生。

1.5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因素

光、热等物理因素,水、空气以及有机物等生物因素,此外还有化学成分等均能够导致样本的变化。例如固态或者气态物质产生挥发,有机组成在生物媒介反应的过程中发生损耗,或者样品在与大气接触后发生辐射等等,均会导致样品成分的变化。

1.6准备工作不完善

监测方案的指定、测量的对象的选取、实验设备的备选以及检测点的保护等均是采样前的准备工作,并且其中的每个步骤都是环境监测的影响因素。为了使监测点能对检测区域的环境质量的反映更加真实可靠,在选取监测点时要按照随机性以及不确定性原理。但是在实际采样过程中依然存在较多准备工作不完善的现象,例如缺乏详细的监测方案,工作人员对操作流程不够熟悉,缺乏采样点以及样品保存过程中的保护措施等,导致了样品误差的产生,使样品失去了真实性与代表性。

2采样质量的保证

2.1质量保证的必要性

环境监测过程中必须严格依照环境监测的操作步骤进行,并且应按照质量目标对监测过程中的数据采取有效的处理。准确的辨别误差的产生、合理测量误差的大小并进行误差的有效控制等是质量控制的要点,同时还要不断完善误差的测试效果,然后及时修正误差的产生所导致的不良影响,最终使环境监测结果更加准确。环境监测的数据结果必须向着完整性、代表性、准确性以及可比性的标准靠拢,且由于环境监测采样过程容易产生误差并使监测结果与这些标准相背离,所以在采样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与保证。

2.2提升操作的规范性

合理的采样技术是准确采样结果的前提保证,环境监测的工作人员必须全面且熟悉的掌握相关的技术,并且要了解与不同类别的样品采集相对应的技术规范。以烟气污染源采样为例,首先,应准备适宜的采样仪器,所用仪器必须经过具有资质的专业单位坚定且出具合格标志与证明,才可带入现场;采样前,应对各类仪器与设备与处理装置进行检测,判断除湿剂、气液分离装置、滤纸和滤膜等是否有效;连接管必须保持通畅,不能存在折点或者堵塞;使用后,应对仪器设备再次进行全面检查,并做好清洁与维护,将失效消耗品(如干燥剂)进行专门处理后集中丢弃;采样结束后,还应对采样器通电并用干燥清洁空气对其进行清洁,排出烟气。样品收集装置也应当提前进行检查,如多孔筛板吸收瓶,必须先检查玻璃砂芯是否完好,并先进行盛装实验,要保证抽气时气泡均匀流畅;吸收瓶也要定期检查,并采取抽样调查法对清洗后的容器中残留待测物质含量进行检验,若不合格,则应对整批吸收瓶进行调查,寻找问题原因,必要时还要重新清洗。滤膜使用前,需用X光看片机检测,确定不存在皱褶、针孔等才可继续使用,还需使用特制软毛刷去除其上附着的小颗粒等,保持清洁;对多个滤膜应进行编号,且号码必须印在无效面积,不能影响使用,编号后,将其置于恒温恒湿箱平衡24h并称重,记录结果后将其置于专用袋中,带到烟气采样现场投入使用。具体所用滤膜种类应当根据现场烟气预估种类与浓度等进行选择,还需考虑诸如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滤筒使用前,也应统一编号,若烟气温度超过300°C,还应将滤筒在400°C马弗炉中热烘1h,取出后置于干燥器中冷却40min以上,之后称其重量,记录数据结果,并带到现场使用。采集不同种类烟气时,应根据气体种类和条件选择适宜方法,保证操作的规范性。

2.3保证采样点以及检测频次的合理

为了使获得的样品更具有代表性,工作人员需要全面的研究并了解所监测对象的特性,分析污染物不同的时间以及不同空间的分布情况,并实时考虑气候因素的变化对结果所产生的影响。在进行环境监测前要对采样点进行合理的布局,使所确定的采样点采取的样品能够更加近似的反映真实的环境情况。监测污染源的目的是了解污染源的生产技术、污染排放情况等等。为了能够对某个地点在相同环境下的质量变化得到实时的掌握,监测频次应该避免由于自然条件改变而产生误差。在了解污染源的生产技术以及排污时间规律的前提下,确定监测的时段以及频次,以降低误差的产生。

3结束语

现场采样是整个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采样结果的准确与否从根本上影响着环境监测工作的成败。在现场采样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系列的误差,不论是准备工作不够完善、操作过程中存在失误与疏忽等人为因素,或是气候的变化、物理化学反映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再或是采样区域与采样点的确定等方案计划的不同,均可能导致采样过程中误差的出现。为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误差,提高结果的可靠性,必须选取更加合理的采样区域以及采样点,制定科学的环境监测采样方案,同时也应提升环境监测人员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并加大监督力度。通过环境监测与采样过程的不断完善,为人类的环保工作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延锋.关于环境监测水质采样质量管理的探微[J].绿色环保建材,2020(08):48-49.

[2]邢军.环境监测污水现场采样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J].科学技术创新,2020(20):55-56.

[3]李欣丽.水质采样及监测技术的选择[J].环境与发展,2020,32(06):105-106.

[4]方大纲.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16):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