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变迁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7
/ 2

制度变迁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辛艳芹

东明县小井镇人民政府

【摘要】为考察制度变迁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通过构建涵盖市场化程度、非国有化率、产业合理化程度、对外开放程度及城镇化率等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就制度变迁对我国农业经济影响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其对策建议,希望为以后同行的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制度变迁 农业经济 影响

  1衡量制度变迁的指标

  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市场化程度,表明社会资本投资比例为非国有固定资产投资。二是非国有化率,是以非国有经济就业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来表示的。三是产业合理化程度,第三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四是对外开放程度,以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国内生总值比重表示;五是城镇化率,即城镇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数量比重。

  2农业经济非线性波动特征及波动机理

  2.1农业经济非线性波动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经济具有明显的转型状态和阶段特征。中国农业经济在两个状态下经常发生变化,并将其运行分为五个阶段。第一期为3年,第二、三、四期为5年。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生产总值指数的分布处于非常高的阶段。当波动状态相对稳定,且剧烈波动状态不稳定时,剧烈波动状态容易转变为平缓波状态。

  2.2农业经济非线性波动机理

  农业经济由平缓到剧烈波动,其主要原因是体制转型等外部影响。市场化改革是在价格体制改革和“双规”制度的解体中进行的,在农业方面,取消农产品统一销售制度,实现“同价”和“价格保证”,扩大食品市场价格区间,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持续推进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在这两个阶段,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并不合理。农业收获后,粮棉市场由“供不应求”变为“供过于求”,粮棉市场的第一阶段似乎是“销售危机”,第二阶段,许多地区的粮棉收购价格在许多地区迅速开放,第三个阶段的价格上涨。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是这一时期通货膨胀的重要推动力。结合这两个阶段的优化和后期市场矛盾的出现,中国农业经济一直处于相对波动之中。此外,由于制度变迁的影响,价格和量的波动重接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

  3制度变迁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3.1制度变迁对农业经济的冲击影响

  一是在制度变迁下,波动状态不同,农业经济所受到的冲击影响也有所不同,呈现出差异性特征,其中,剧烈波动状态下的影响较大,而平缓啊转台下的波动影响较小。二是制度变迁下,农业经济中的种植业受到的冲击影响为负,而林业、渔业、畜牧业所受到的影响为正。三是在制度变迁下,农业经济所受到的影响在时间上会持续表现的较长,其中,所受影响持续较长的农业经济有畜牧业、渔业,然后是林业,而种植业经济对制度变迁下的农业经济增长影响时间相对较短。

  3.2农业经济受制度冲击影响

  其一,战略位置不同。在国家不同阶段和传统农业生产观念的影响下,粮食等作物的种植成本高于林业、畜牧业和渔业。长期以来,国家实施了包括“粮食”在内的战略地位,通过粮食生产对许多政策和机构给予支持。随着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国家开始关注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的发展,但其发展程度落后于食品工业。战略地位的差异导致了政策调整中的不成比例的作用。

  其二,對外开放程度不同。由于对外开放的程度不匹配,产业系统的影响存在差异。改革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的历史很容易被发现。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最大的损失是我们的农业。相比之下,种植业等农业经济是对外开放的最大经济体,贸易量较大,畜牧业、渔业和林业的对外开放程度相对较小,因此粮食等农业经济在受到体制冲击时产生了负面影响。

  其三,市场化程度不同。市场化程度是影响制度、影响差异的重要原因,市场化程度越高,能力越强,影响越小。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相比,渔业、林业和畜牧业的市场化程度较种植业等农业经济相对缓慢、较低,三者的市场份额较小。因此,制度变迁对种植业等农业经济的影响相对较小。虽然国家政策对经济给予了更多的支持,但作为农业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制度变迁长期以来对经济产生了影响。

  4制度变迁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对策建议

  4.1积极地推进科学制度变迁,充分发挥其作用

  农业被置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它要求转变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体制。在政府的指导下,将资金要素和劳动力要素积极转移到农业部门,通过要素的盈利能力避免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提高各农业领域的市场化程度。我国在农业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得到了积极增强,以外汇为基础的中国农业竞争力稳步提升。推动产业合理化进程,加强一两个产业融合。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全面现代化。总体上,制度的发展过程是规范的、科学的,是稳步推进的,农业特别是种植业的经济增长倾向得到加强,市场导向也得到加强,技术创新和劳动力也得到改善。

  4.2优化农业结构协调发展

  制度变迁可根据战略地位,积极调整对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的影响差异。社会资本是切实可行的,农业投资少,农业薄弱,国家定位培育产业,确保国家食品安全第一。随着对大量资金和技术等产业扶持政策的重视,其倾向于食品、蔬菜领域,相应的畜牧业、渔业和林业的扶持能力较小。为了保证种植业、畜牧业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农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必须减少负面影响,促进农业结构的合作发展。

  5结论

  在制度变迁的影响下,不同冲击影响对农业经济进行了区分。制度变迁对经济的影响一般为负,对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经济的影响一般为正。对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经济的影响是长期的。受畜牧业和渔业经济影响的时间最长,其次受林业经济和农业经济影响的时间相对较短。制度变迁对渔业经济影响较大,其次,林业和畜牧业的林业经济相对较小。总的来说,该制度的转变对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经济的长期影响具有促进作用,并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陈丹丹,任保平.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质量:理论分析与计量检验[J].当代财经,2012(1):17-23.

  [2]王军,邹广平,石先进.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3(6):70-82.

  [3]叶兴庆.演进轨迹、困境摆脱与转变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政策选择[J].改革,2016(6):22-39.

  [4]金玉国.宏观制度变迁对转型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J].财经科学,2010(2):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