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积累语言 迁移提升素养 --教学《找春天》一课的感悟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4
/ 1

感悟积累语言 迁移提升素养 --教学《找春天》一课的感悟与思考

1 周炅 2 朱玲

1 湖北省襄阳市长征路小学 441000

2湖北省襄阳市大庆路教育集团 441000

《语文课程》明确地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因此,语文教学中必须注重和突出“感悟、积累、运用。”《找春天》这篇课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领会其中的情与趣,并从中悟出写作方法,进行仿写练习,能快速提升学生感受美、发现美、欣赏美、创作美的能力。

一、朗读感悟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读中整体感知,在语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学习语文,就得多读。有道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多读书,爱读书,指导学生读好书。“以读为本”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

在《找春天》一课的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充分去读,看谁能读出味道,谁能品味出美来。我形象地告诉学生:“这篇课文就如一杯茗茶、一道佳肴,仔细去读,细心品味,就能尝出浓郁、丰富的味道。试着去读读吧!”当读到“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学生从两个感叹号中立刻悟道:春天来了,孩子们无比兴奋,因为他们十分喜欢这美丽的春天。当孩子们来到大自然,感受到春天“害羞”的特点,正因为“害羞”,所以充满了“好奇”,当“好奇”中有所发现时,就去“欣赏”、“赞美”,第二处“春天来了!”就与前有所不同,充满了“欣喜”、“自信”、“自豪”,最后告诉大家,自己是怎样感受到的,春天在哪里,是什么样或去干什么。抓住这条线,以读带悟,以悟促读,相得溢彰。

二、语言发现方法。

“方法不对,努力白费,方法找对,事半功倍!凡事皆有法,找到好方法是成功的一半。”《找春天》这一课之所以这么有情有趣,它又是怎么写的呢?有什么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在学生体会文中情与趣时,我不断引导学生发现方法。如:第二自然段,连续的动作描写,表达了这种迫不及待的心情;第四至五自然段,疑问句表达了孩子们的好奇,比喻句体现了孩子发现春天时细细欣赏,无比欣喜,充满了赞美之情。课文最后运用了排比句式,短语结构相似,先写“她”在写“在 ”,最后“干什么”,表达了孩子的“喜悦”之情。语文,其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样的感悟、这样的发现,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了高度统一。

三、方法迁移运用。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读书品味、总结写作方法,不加以迁移运用,就不能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找春天》这一课,当学生总结出“连续动作描写所达到迫不及待的效果”时,我当堂让学生尝试着练写,看看能否达到不一样的效果。

王同学写到:“表演前,我穿上裙子,戴上项链,穿上鞋子,化起妆容,梳起头发,自信满满地走向舞台中央。”一位美丽、大方的小演员上台前麻利的准备工作也随着这一连串的动词清晰耀眼起来。

李同学写到:“快迟到了,我迅速穿好衣服,背上书包,冲出家门,急急忙忙地奔向学校。”一个匆匆上学的少年形象也随着这一连串动词生动形象起来。

当学到4——7自然段时,学生仿写了反问句:

早开的桃花点点红红,那是春天的腮红吧?

笋芽儿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手臂吧?

解冻的小溪慢慢地流淌着,那是春天的眼泪吧?

多么富有童真童趣的语言呀,相信长期这样的训练,必将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