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北区板城第一小学
摘要:本文围绕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一教育目标,经过一系列的教研活动,根据一些参考文献,展开了详细的剖析和提炼,探索、归纳和概括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体现所在。在文中,指出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对学生学习数学有很大的影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实怕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数学问题时,更加容易理解与掌握,并应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
引言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是“系统讲授,全面描述”,教师的任务是“讲”课,学生的任务是“听”课。在课堂上学生没有发言权,更别提互相讨论,交流合作、共同探究了。这种灌输式的教学不仅不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精神,还会引发许多的弊端——让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降低,学生的综合能力、分析能力下降,缺少了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更缺乏探究创新的精神。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展开:
一、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数学情境
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强,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具有丰富的形象思维,但是,他们的生活阅历少,对知识的领悟能力差。因此,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创设适宜的数学教学情境。情境创设的可以从几方面去实施:
1.设计故事情境。故事情境的创设是指将数学知识点结合特定故事表现出来,让学生从具体的故事进行中,领会抽象的数学知识。故事情节选择要引人入胜,与知识点的结合要自然调理。
2.创设问题情境。学生的求知欲望来源于其主动设疑,传统的课堂师生问答模式中,学生被动跟随老师的设定思路,师问生答,长期如此,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麻木消极,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要经常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疑点并引导其,勤于思考、勇于提问,自行得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3.创设游戏、活动情境。经常组织游戏活动有利于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巧妙地在游戏活动中渗透数学知识点,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欢乐地游戏和活动中,领会枯燥抽象的知识点。这种方式经常到学生的欢迎。
4.创设生活实践情境。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老师在创设情境时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每天都能接触到的情境,以此加强学生实际应用数学的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二、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就要充分利用数学游戏,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数学想象一般有以下两个基本要素:第一,因为想象往往是一种知识的连接,所以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为支持;第二,要有能迅速摆脱表象干扰的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要引导学生寻找新旧知识的联系点,诱发学生的创新性想象。
1.例如我们学校黄老师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学生熟悉的情景:菜园里各种蔬菜郁郁葱葱,分别种在划成不同形状的地块上。先出示种有青菜和白菜的地块,分别呈现正方形和长方形,要求算一算它们的种植面积是多少,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很快就解决了问题。接着出示一块形如平行四边形的萝卜地,让学生猜一猜它的面积大概是多少?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怎么求?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
2.小学阶段的学生自我约束力较差,在相对枯燥的课堂学习氛围中,往往很难保持学习的专注,因此,教师应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氛围,将与数学课堂相关的小游戏设计到课堂教学中,为课堂增添趣味。例如,我们学校的梁老师,在小学数学加减法的教学中,教师采用了“抢凳子”的游戏,在教室前方摆放6张椅子,挑选7名同学绕圈行走,在信号停止时抢身边的座位,淘汰没有抢到的学生,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适当的抛出问题“去掉一个同学和一把椅子,游戏里还剩多少个同学、几把椅子?”以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在游戏中锻炼了数学思维,在游戏中学习了数学知识。
三、加强思维训练,引导提高学生勇于求异的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求异,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创新。课堂上教师要创设求异的情境,鼓励学生多思、多问、多变,训练学生多元化地思考,在探索与求异中发现和创新,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目的。发散思维的训练可以通过对数学问题的演变进行变式训练,具体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1. 一题多解式,对同一问题尽可能地鼓励学生超越常规的思考,提出多种设想和解答。一题多解的例子很多,它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扩大学生认识的空间,激发灵感,提高思维的创造性。
2. 一题多变式,伽利略曾经说过“科学是在不断改变思维角度的探索中前进的”。故而课堂教学要常新、善变,通过原题目延伸出更多具有相关性、相似性、相反性的新问题,深刻挖掘例题和练习题教育功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3. 多题一解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常陷在无穷的题海中,但实际上许多问题是具有共性的,对这样的问题要不断总结、积累,才能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在本质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课堂教学动手操作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随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教学手段的改变,在教学时不再象传统的“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而是教学时手段非常多样化、个性化。现在的教学手段趋于多媒体化,学生的学具,学校用上电脑,幻灯机,实物投影仪等,教学设备条件差一点的学校也可以用小黑板,实物演示。无论是多媒体教学还是实物演示,可以由老师演示给学生看,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演示给大家看,让学生在实践学习,加强了课堂教学动手操作的训练,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例如在我们学校黄老师《三角形的认识》教学中,学生对“围成”这个词语的理解有困难。教师就准备10厘米、16厘米、8厘米、6厘米的小棒各一根,要求学生选择其中三根摆成一个三角形。在动手操作拼摆过程中,学生发现选择10厘米、16厘米、8厘米和10厘米、8厘米、6厘米的小棒能拼成三角形,而选择10厘米、16厘米、6厘米和16厘米、8厘米、6厘米的小棒却不能拼成三角形。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与借助图形相结合,学生不但直观地感知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道理,而且明白了“三角形”不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而应该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使学生对三角形的定义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结束语
小学数学是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渠道,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需要确保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创设相应的数学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在教学中设计具有趣味性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实践能力,加强动手操作的训练,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得到锻炼。
参考文献:
[1] 苏石根. 浅谈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上)(5).
[2] 陈发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2):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