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深层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08
/ 3

构建深层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岳曙 罗金卫

中国水电八局高级技工学校,湖南 长沙, 410119

摘要当前,职业教育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如何有效地开展“校企合作”,实现学校、企业共赢,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是关键。本文对职业教育开展深层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具体实践操作进行了探索,希望通过制度保障体系来规范校企合作的管理;通过利益机制来驱动校企通力合作;通过保障机制来规范校企健康合作;通过激励机制来促进校企全面合作;通过评价机制来进一步推动校企长期合作;通过校企文化交融机制的建立使校企合作得到升华和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深层次;长效机制;校企合作

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学校和企业是校企合作中的两个本质要素。但是,两者在校企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应该说,两者都是校企合作的组织实施者和考核评价者,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其表现不同。但是由于缺乏政府强有力的财政和政策支持,职业学校的校企合作关系长期以来都建立在一种比较微妙和脆弱的浅层次合作基础上。因而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动力机制乏力

(二)运行机制不足

(三)保障机制疲软

(四)评价机制缺位

二、深层次校企合作机制的建立

2018年2月颁布的《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明确规定,校企合作是指中等、高等职业学校和企业在实施职业教育过程中通过共同育人、合作研究、共建机构、共享资源等方式实施的合作活动。提出了要建立校企主导、政府推动、行业指导、学校企业双主体实施的合作机制。规定了校企合作组织形式、主体资质、合作形式、各方权责、协议内容、过程管理等内容。 明确了职业学校和企业可以结合实际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7种形式合作。校企合作机制的总体功能上,可以划分为动力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

(一)动力机制的构建 动力机制是维持校企合作活动持续进行的前提和条件,是合作机制的核心内容。校企合作的原始动力应该来源于校企双方促进生产方式转变的理性诉求,形成双方认同的价值观,将企业的长远发展与学生的终身职业发展相协调。构建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当前需要抓住下面几个主要因素:

1.通过设立“校企合作办学基金”等方式,引导和鼓励学校参与合作教育,调动学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制定和实施“双师型”教师职称评聘制度,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通过全面推行劳动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调动学生参与合作的主动性。

2.在制定有关法律时,如《企业法》,要有明确的条文规定生产条件先进的企业有为教育服务的责任和义务。同时,通过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如对参与校企合作办学的企业,可根据接受学生的数量和消耗企业材料的费用,享受一定的减免税等,以此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合作办学。

3.职业学校要树立面向市场、融入社会、开放办学的思想,把开展校企合作办学视为学校办学的道路和特色。同时在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制定鼓励学生、教师参与校企合作办学的相关政策。在政府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下,企业方面也需提高认识,重视人才培养和技术革新,把开展校企合作办学纳入企业发展规划,以此推动自身的改革和发展。

4.给予行业组织财政专项补助以推动其参与课程改革,建立中小企业实习中心,对中小企业校企合作指导与服务。用减税方法鼓励大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发挥骨干示范作用。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印发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 5.出台更加灵活多样的校企合作政策,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不同类型的院校和专业,应当出台因地制宜的校企合作政策。避免大一统,增加实习实训、顶岗实习、工学交替的类型,在时间上给予更多的灵活性。

6.完善政府购买的制度 

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技术教育,除自身具备构成必要性动力因素之外,政府激励也是重要的外在因素。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健全政府补贴、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管理和评价。”学生在企业学徒、顶岗实习,教师在企业参加实践锻炼,企业派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开发课程资源,都会增加企业成本,同时企业也为社会提拱了公共服务,按照公平原则,政府应该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此外,还可扶植校企合作的服务机构,利用政府事业单位、企业单位等搭建各种服务平台,对于符合标准的服务机构,当地政府予以认可,并批准职业院校和企业购买该机构的服务。  

(二)运行机制的构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合理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基本条件是校企双方均具有较强的民事行为能力。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早已具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能力,对于企业财产具有自主处分权;职业院校作为一种事业法人,活动经费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投入,因而在机构设置、人员聘用等方面都受到政府的限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较差,导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这种机制上的反差,对于以追求运营效率为目标的企业一时难以适应。因此,建立法人治理的现代学校制度,提高职业院校资源利用效率和质量考评机制,是构建校企合作高效运行机制的基本途径。

1.从资源配置上看,政府应该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机制,彻底改变按照教职工人数平均拨款的经费制度,形成生均拨款与办学质量奖补相结合的拨款机制,激励学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从考评标准上看,建立创新导向的考核指标体系,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加大考评结果的区分度和有效度,鼓励教学创新和制度创新,压制平均主义的“大锅饭”文化。

3.从考评主体和方法上看,主要依靠第三方评价机构的诊断性终结评价,兼顾学生的写实性过程评价(是否及时授课、提供的教学资源是否丰富等等),不再使用感情机制导向的内部投票式评价。由制度趋同过渡到文化趋同,校企之间才能在创新驱动战略的大框架下,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构建稳定运行的合作机制。

(三)保障机制的构建

如何建立和落实校企合作保障机制,建立职业学校和企业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既是职业学校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实现社会服务功能、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客观需要,是高校与企业在合作中寻求共赢的必然选择。

1.规范对校企合作的管理

政府应在有关文件法规中明确校企双方在校企合作办学中各自的地位、作用、权利、义务和相互关系等;校企双方应通过签订协议等形式明确各自责任,通过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防止短期行为和流于形式,有利于在产学研结合运行过程中规范双方行为,形成契约机制,保障校企合作办学长期稳定开展。

2.加快适应校企合作的基础能力建设 学校要大力转变思想和观念,特别是改革封闭式教育观念,树立促进科技经济发展,主动适应企业需要的开放式教育理念;改革教育体制,走社会化服务,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办学之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与生产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内容及课程。

3.校企合作须有“就业准入制度”保驾护航

要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的“用人单位招录职工必须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从取得职业学校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中优先录用。劳动保障、人事、工商等部门要加大对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的监察力度。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和完善就业准入的法规和政策。从执行层面上将就业准入制度落到实处,从体制上保证职业教育优先发展,保证基于职业资格的人才使用规范有序。

4.职业院校自身要加强和创新校企合作制度建设

校企合作的学校制度包括在学校章程、发展规划、办学条例等制度文件中确定校企合作在学校办学中的地位,规定校企合作在学校决策系统、管理系统中的组织形式、功能与运行机制。重点是校企合作办学组织领导、校企合作工作的管理运行、人才培养模式(定单培养)、校企合作项目(特色或创新项目)等方面的创新。职业学校要通过制度设计保障企业的合理价值诉求与有效资源顺畅进入院校,并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和利用,形成校企合作的关键动力。通过考核激励分配制度改革,调动各方积极性,使校企合作各项政策付诸实施,在专业建设、能力提升、深度参与行业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等方面成效显著。企业则要以诚信为基础。在与学校合作中相互支持,以诚相见,搞好合作。以互惠为核心,合作的基础是寻找利益的交汇点,只有互惠互利,合作才能长久。企业要提升合作层次,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涵,做到“以联合推动合作,以融合提升合作”,与学校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共同设置岗位课程,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搭建毕业生就业平台,使校企合作之路持久地走下去。

(四)评价机制的建立

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教育类型,旨在为产业发展、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其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课程建设等必须符合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校企合作评价机制的建立有利于职业院校理解行业企业需求、动态诊断校企合作问题、增强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1.教育和政府主管部门要联合制定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办学评估考核办法,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组织开展对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办学工作的评估督导,促进校企合作办学工作的规范开展,同时在政府对职业学校的评价工作中加大对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方面的评价权重;职业学校与企业也应制订各自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工作的具体评价指标,纳入各自的质量保障体系中,以不断检验、改进校企合作办学工作。

2.教育和政府主管部门要将校企合作纳入学校评估和企业评价的指标,表彰鼓励先进。对校企合作办学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对校企合作单位负责人进行评估考核,对校企合作有突出成绩的企业负责人进行表彰奖励,每年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奖励在校企合作上有突出表现的企业负责人。其他部门,要加强对企业校企合作工作的指导,将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水平作为企业科技进步、实绩评价的重要内容。

3.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指导,将校企合作办学紧密程度和水平作为职业院校办学业绩和水平评价、工作目标考评的重要内容,作为职业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方面,作为高水平示范性学校、示范专业评审考核的重要条件。

(五)文化交融机制的建立

校园文化是指一所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包括校园的建筑风格、景观设计、绿化美化等物质环境和学校的校风、学风、教风、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师生员工精神风貌等。企业文化指的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企业精神、企业理念和员工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校企文化的融合就是将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通过专业教育、活动开展、环境氛围营造等方式,在精神、制度、管理等方面实现校企文化的有机融合。

校企文化交融机制的建立可以使校企合作升华和进一步深化。让学生了解企业工作价值观、理解企业文化及管理内涵。也使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用人单位也找到了人力资源管理和员工素质提高有效途径和方法。职业院校在校企文化的融合上努力创新工作思路,探寻有效路径,构建起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

1.校企合作表层文化机制建设。

各专业加强与企业的文化对接,在教育教学、管理等各方面融入企业元素,要主动贴近企业,把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的特色元素、企业徽标等蕴涵企业文化的表述及象征装潢在学校走廊、实训室走廊,学校大厅中。企业生产规范、作业流程表等在各班级教室、实训室墙上随处可见。

2.校企合作中层文化机制建设。

要积极与企业互相渗透,学院按照企业员工培训的方式,进一步邀请企业老总对师生进行行业及企业发展史、奋斗史及企业理念、企业文化的讲座。教研室、专业带头人要在不同场合经常为教师分析企业生存发展面临的艰难和压力,同时通过座谈会、教学反馈会、兼职教师评比会等方式,让企业管理层深刻的感受到学校的教学质量,主动融入企业文化之中。

3.校企合作深层文化机制建设。

通过专业建设调研论证会、课程设置研究会、师资队伍建设会、教学团队建设会、产学院机制及教学做一体化学术交流会、人才培养研讨会、实训基地建设会等,通过专业剖析、说课、说单元、说专业、学生技能大赛等活动,将企业文化融入教学各个环节,同时,各专业教研室要积极参加企业重大活动,要主动承担企业的相关研发项目、创新项目。教师要在企业实践锻炼中能深切感受到有主流企业为背景,给自己思维方式、教学方式、课题争取、研发能力带来了明显拉动效应。要时刻关注企业发展动态、结交企业朋友、服务企业需求、赢得企业满意。

结语

深层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管理体制、办学体制、运行机制问题,而且涉及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问题;还有赖于教育部门和职业院校的积极性,更有赖于企业行业的积极性,一些重大政策问题还涉及到财政、税务和企业管理等综合部门。通过制度保障体系来规范校企合作的管理;通过利益机制来驱动校企通力合作;通过保障机制来规范校企健康合作;通过激励机制来促进校企全面合作;通过评价机制来进一步推动校企长期合作。最终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加快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从校企合作的体制角度切入,深化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角度切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校企合作的法律、制度和规范建设为突破口,加快职业教育的法制建设,以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为依托,让社会各界更加认识职业教育的重要战略地位,促进职业教育的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进一步改善。

参考文献

[1]国外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及其给我们的启示.全国高职高专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议论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郝克明.建立健全我国劳动者学习培训的体制和机制,终身教育国际论坛报告集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刘来泉.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纵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王军伟.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报告.教育部职业教育专项研究课题成果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殷翔文等.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制度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7).

[6]全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座谈会文件.2005年教育部职业教育专题会议资料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王文槿.校企合作的企业调查.教育部职教所职教研究动态[G].2008,(11).

[8]余祖光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机制研究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2012-04-06 人教网

[9]丁金昌.童卫军.黄兆信.高职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创新 [J] .教育发展研究,2008,(17):67-70.

[10]邢晖.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改革的深水区[N].中国教育报,2008-1-31.

[11]徐建平.创新体制建立机制优化管理—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设途径探析.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12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