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 安徽合肥 230031
摘要:当前,素质教育成为新时代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在高职院校的课程教育中,强化德育教育成为学校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水平,树立有效的德育观,对于切实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未来就业竞争力,提升整体高职学生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就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来看,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学生德育素养提升。对此,本文介绍了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教育现状,说明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高职院校学生德育观的有效创新和实践对策,为高职院校提升学生德育质量提供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德育观;创新
新时代,高职院校在开展相应的课程教学中,强化德育教育是必然要求,只有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课程教学中,才能促进学生整体德育素养提升,目前的高职院校德育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需要教师们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促进德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树立科学有效的德育观,真正促进德育教育和高职课程融合,实现整体德育渗透,提升学生整体德育水平。
一、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教育现状
现阶段,国家高度关注素质教育,注重在课程教学中强化德育渗透,要求相关高职院校、高校等不断提升德育水平,全面贯彻落实德育教育理念,注重人文教育,以优质的德育素材促进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完善,切实提升整体德育教育水平[1]。在具体的高职院校德育教育中,教师要注重正确德育观的树立。就目前的高职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现状来看,德育课程主要是通高职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等课程中开展的,虽然德育课程是高职学生的必修课程,但是学校对于德育教育的重视度并不高,在实践教学中,对于德育课程的课程安排、师资配置、资源供应以及教育考核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轻视,整体课程教学成效并不理想[2]。除了在相关的德育课程中进行德育教育,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并没有相应的课程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课外活动以及实践开展不足,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兴趣也不高,德育提升意识也不强[3]。虽然在开展相关的德育文化活动上,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也会有一些涉及,但是教育并不突出,也没有发挥理想的文化氛围创建,学生整体的德育水平难以实现有效提升。加上现阶段互联网文化、新时期交际模式、经济发展模式等影响,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还受到了其他方面的影响,思想道德素养容易被误导,学生心理健康得不到关注,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一些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会引发校园恶劣事件的发生,这些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都是会带来一定冲击的。
二、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1.提升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需要
就目前的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评价来看,和全日制本科院校学生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在外界看来,高职院校学生本身的学习能力和基础就比较差,他们是在高考中落后才被迫上了高职院校[4]。因此,他们是在竞争中被淘汰下来的一批学生,他们不仅学习成绩差,而且还比较难管理,很多高职学生原来都是班级中的“学渣”、“小混混”,他们不仅不愿意学习,还会影响其他人学习,所以,社会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评价是不高的,加上以往高职院校的教育中并没有将学生的德育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导致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不足,这种情况下,高职学生整体德育素养比较低,在步入工作岗位后,也会因为德育素养过低被用人单位否定,影响了他们的就业。对此,开展高职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能够在强化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促进高职学生整体的德育水平提升,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敬业的职业精神等,这对于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就业竞争力提升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提升就业成功率具有重要作用[5]。
2.促进高职学生整体素质提升的需要
在高职院校教育中,对学生开展有效的德育教育,能够让学生认识到除了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学习外,提升自身的德育素养也至关重要[6],通过有效的德育教育,能够帮助高职学生不断提升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让学生将德育内化成一种自身的高尚品质,他们在今后的工业、生活等过程中,能够体现更好的素质素养,这对于他们而言是受益终身的。且优质的德育素养也能够让他们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更好的与人相处、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7]。高职院校学生整体素质提升了,高职教学质量也能够得到肯定,未来高职院校的教育竞争力也能够进一步增强。
3.推进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需要
当前,素质教育要求相关高职院校要积极强化课程教学改革,注重素质教育渗透,德育教育作为高职院校践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8],开展这一课程的教学完善和改革创新,能够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实践,让高职院校不断提升素质教育水平,通过科学德育教学观的树立,推动德育教学实效不断提升,这对于德育课程教学发展、推动高职院校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科学德育教育观,德育教育渗透不足
在高职院校的德育教学中,针对学生德育教育,相关课程教师并没有科学的德育教育观,就德育教育工作来看,教师开展对于高职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更多的是出于一种随意性[9],教师在德育教学工作中没有明确德育观认识,就会导致他们在开展德育教育中,缺乏有效的规划和设计,很多德育教育直接按照思想政治相关课程按部就班的教学,讲解课本教材内容,进行作业布置,周而复始,这其中,教师对于德育教学的实践效果并不关注,对于学生是否喜欢自己的教学也不关心,更不会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来进行相应教学策略的改善,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让学生的德育学习处于被动地位,整体德育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此外。在其他课程教学中,教师没有将德育课程进行渗透教学的意识,导致德育课程只是在个别课程中存在,没有更多的渗透教学。
2.缺乏全面德育教育观,德育教育不能发挥整体效应
实际上,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不仅仅需要进行思想行为上的教育,更需要深入学生的内在,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在高职的德育教学中,教师很少有全面的德育观,他们开展的德育教育工作更多的是一种单一的外在层面的德育教育,讲道理、树典型、入理论,这样的课程教学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明辨是非,懂得真善美,但是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肤浅的教育,新时期,很多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德育应该渗透到学生的心理方面,构建学生思想+行为+心理等为一体的全面德育教育观,这样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中,学生就能够获得更多的提升和发展,整体学习教育水平也能够不断提升。但是,目前在高职德育课程教学中,相关教师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对于一些心理健康问题严重的学生,不能及时使用有效的德育教育来促进他们得到缓解,不利于提升整体德育教学水平。
目前,互联网在高职学生中的应用普及也造成了一些新的德育问题,在互联网文化影响下,学生不可避免的受到不良网络文化影响,很多学生没有有效的抵御不良文化的意识和能力,很容易被不良文化影响。而相关高职院校在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因为没有全面的德育教育观,忽视网络德育引导工作,导致学生在不良网络文化影响下,出现思维偏差和行为问题,严重影响高职学生的整体德育素养提升,也不利于高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3.德育教育现代观不足,教学形式和方法落后
高职院校对于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并不是十分重视,也导致教师在课程教学创新实践上缺乏有效的探索,在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中,教师采取的课程教学方法相对比较单一,整体的德育教育理念和模式都比较落后,对于大部分高职学生来说,他们对于课程往往提不起兴趣,在具体的德育学习中更多的也是为了获得相应的学分,并不是真的想要学习这门课。甚至有效学生认为这门课程是累赘,需要他们花费大量时间来进行理论记忆和背诵。学生之所以对于课程缺乏兴趣和爱好,是因为课程教学创新不足,在德育教学中,教师没有有效结合现代化课程教学的发展特点和优势来进行课程教学创新,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也往往缺乏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应用能力,在相关的德育活动和宣传组织形式上,也不能有效的借助信息化的资源来提升德育教育效果,这些都导致课程教学形式古板、缺乏趣味,整体课程教学质量不高。
4.缺乏德育实践观,学生德育实践水平不高
在目前的高职院校德育教育中,教师更加注重理论部分教学,对于实践部分教学工作重视度不足,开展的德育实践教学活动比较少,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德育教育发挥实效,整体德育教育水平不高。课程教学以理论为主,学生的德育实践就很难得到提升,学生缺乏有效的德育教学实践能力,在具体的德育教学中,往往只会机械的背诵记忆相关的德育理论,对于在实践中应用如何去看、去听、去理解、去行动并没有清晰的认识,这样的德育教育是缺乏实践功能的,学生的德育水平也只能停留在理论阶段,不能真正让德育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学生德育素养提升缓慢。
四、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德育观的有效教育措施
1.树立科学德育观,保证德育教育贯穿高职教育实践
新时代,高职院校要树立正确的德育观,重视德育教育,才能推动素质教育开展,促进整体高职育人质量不断提升,在进行学生德育观的培养中,要注重铸炼品牌,推进德育工作特色化。学校要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努力铸炼“三自三成”(“三自”即引导学生“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主服务”;“三成”即“成人、成才、成长”)德育品牌,突出德育工作的校本特色,极大增加德育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要进一步健全体系,推进德育工作制度化。学校健全校长、专职副书记、学生处、辅导员、专任教师五位一体的德育管理体系,夯实德育基础。健全德育检查体系,开展班级常规竞赛,将德育工作融入教育常规督查范畴,纳入班级考核,确保措施落实。除了要在德育课程中开展德育教育,还要让德育教育融入更多的课堂教学,由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实现德育教育的全面教学渗透。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将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自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学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着重解析各个层面的价值含义。要让德育教育融入校园文化,要求相关班级都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书写上墙,让学生熟练背诵。利用升国旗、入党入团入队等仪式和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充分利用校园板报、橱窗、走廊、广播、易班等设施载体,营造体现主流意识、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在高职学生的日常管理中,也要组织学校党政干部、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训,建立完善师德师风评价指标体系,把师德师风作为各类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选树师德师风先进典型,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强化全面德育观落实,确保学生身心健康
在新时代下积极开展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讨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这也是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工作的重点,相关高职院校要不断探索创新高等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深入推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教学工作。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学理论依据的探讨,也包括课程设置、第一二课堂教育教学、心理危机预防和科学研究等诸多方面的具体实施方法和策略,还包括机构设置、运行机制等管理层面的探究,为高职院校深入推进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累宝贵的经验,同时,也为学校融入兄弟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交流提供机会和拓展空间。高职院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切实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抓好抓实,同时创新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工作方法,开展系列专题讲座,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推动院系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建设。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普遍问题、如何避免危机干预纸上谈兵、如何开展专业心理辅导等几个方面进行心理健康分管领导及负责老师进行系统培训,进行新时期的学生德育教育探索。
高职院校不断建立和完善校、院系、班级和宿舍等四级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网络体系,强化精神文明建设、阳光校园建设、德育建设和素质教育的落实,促进新时代下高职学子的德育素养培养,为有效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更好地为学生们的德育教育贡献力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职院校要加快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硬件建设。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内部设施完善,环境优美,为更好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利条件。同时,学校还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创造条件加强专兼职心理教师和辅导员等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培训,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水平。此外,还可以定期组织开展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通过主题教育班会、心理知识讲座等形式,邀请教育和心理专家进校园,给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有效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3.强化现代化德育观培养,促进德育教学创新
当前,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德育工作,必须要以现代化的课程育人观念和形式方法来促进课程创新,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提升德育课程教学的先进性。为进一步推进《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落地落实,强化德育教育育人工作,实现德育教育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弘扬德育文化,引导学生关注德育教育,提升德育教育素养,高职院校要积极创新课程教学工作,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举办如“善爱我”德育游园会、心理知识竞赛、“VIP”德育会员体验等多项活动。借助相关的德育教育活动开展,强化信息技术和手段应用,开展心理减压游戏、心理知识宣传和小测试、为参与学生定制德育教育书签等,还可以通过教学的信息化设计,强化多媒体在德育中的应用,通过心理电影赏析、人际沟通技巧、两性交往探密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职院校要积极通过课程培训标准化和德育教育教育活动多样化的方式,建立健全德育教育培训机制,坚持德育培训常态化、系列化,通过为班级德育教育举办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并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的培训方式,进一步构建学生德育教育和安全之基。此外,学校还可以积极创设“创造性艺术表达治疗之情绪管理”主题团辅、德育知识竞赛等活动,在校园营造出健康的德育教育教育文化氛围。学校德育教育教育活动内容多、参与度高、吸引力强,对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让学生在学习宣传德育教育知识的同时,学会悦纳自我、善爱自我、关爱他人,这对于切实提升德育教学实效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够借助信息技术,促进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发展。
此外,在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中,也要借助现代化、信息化的课程教学管理模式,促进德育教育的不断创新发展,例如使用“智慧德育管理系统”,遵循高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通过云储存与大数据技术进行管理。一是对班级管理进行实时评价和反馈,促进班主任及时改进班级管理。二是对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行为进行实时记录和评价,并及时发送给班主任和家长,坚持正面引导,及时矫正高职学生不良行为。充分发挥评价的正确导向作用,同时将学校和家庭教育有效整合,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原有德育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各学校还可依据学校实际增加评价内容。借助智能化的德育管理系统应用,提升整体德育教学和管理信息化水平,这对于切实提升高职德育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4.树立德育实践观,促使德育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培养队伍,推进德育工作优质化。学校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为指导,定期举行辅导员班主任工作论坛、研讨会、培训、技能比赛,加强交流研讨,提高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德育实践教学,高职院校要强化德育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结合,注重打造载体,推进德育工作常态化。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德育阵地建设和文化活动引领两大德育载体。强化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课、黑板报等德育工作主阵地建设,定期开展“文明高职人”、“我的生涯设计”等德育主题活动,加强学生文明、感恩、诚信、理想信念和爱国等主题教育,将德育工作融入学习、生活的全过程。为推动高职学生德育实践育人工作,强调教育与生活相统一。学院还可以积极探索和相关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关系建立,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践育人基地,强调教育与生活的统一,校企共育人才。同时,结合重大节日、重要时间节点和当前的时政情况,开展学雷锋系列活动、植树节活动等各类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等。抓实常规德育,促进工作实效。开展“星级学生”评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和校风。召开家长会,加强村、社区等共建单位的联系,健全家庭、社会、学校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同时通过国旗下讲话、黑板报宣传、班团活动等各种渠道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例如,为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暑期三下乡的形式,组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推进文化扶贫”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在学校德育教师和辅导员指导和带领下,深入交流,了解当地情况,实地走访农村地区村民,采访优秀党员,开展问卷调查。实践队的大学生们可以为农村地区学生分享红色长征故事,教唱红色歌曲,组织观看红色电影。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开展书法课、国学课、音乐课,以此来丰富孩子们的暑假生活。同时,实践队还可以为学生捐赠自己带来的图书,建立图书室,充分利用图书资源,开展图书阅读、故事分享、读后感等活动,丰富他们的学习生活。通过采访优秀党员、开展红色文化宣讲、向农村地区学生送爱心等多种形式,活动既主题鲜明又富有成效,有利于高职青年学子们在社会实践中发扬青春活力,提升综合素质,成长为符合新时代发展需要的优秀青年。
高职院校学生德育观培养对于提升实践德育教育成效具有重要意义。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要明确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并能够在课程教学中强化德育教育工作创新,改革德育教育形式,树立科学有效的德育观念,使用创新的德育教学形式和方法等,真正推动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促进整体德育教育质量不断提升。相关高职院校要认识到目前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能够通过有效的德育观教育实践,推动课程教学创新,为学生提供有效德育教育服务,推动高职学生整体德育水平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陈艳秋.“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德育路径建设探究——以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06):208-209.
[2]郑晓华.高职院校德育人文关怀问题研究——基于广西南宁市八所高职院校的调查[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8,8(03):37-46.
[3]刘纪勇,李浩.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思考与探索——以山东外贸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为例[J].黑龙江科学,2017,8(23):78-79.
[4]孙云龙,姜仲秋.地方红色教育资源校园传承视阈下的高职院校德育创新模式研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6(14):232-233.
[5]王鑫,黄涛,申晓红.批判·反思·建构——哲学视域中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构建[J].理论观察,2015(07):143-144.
[6]梁曼诺.从“职业关照”到“生命关爱”——探究卫生类高职院校德育的生命精神[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09):23-25.
[7]黄惠珍.高职院校德育实践活动管理机制探究——以江苏商贸职业学院为例[J].山西科技,2015,30(02):102-104.
[8]昝西娟.“双基地实践”: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新探索——以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5,38(01):119-122.
[9]张达文.试论德育导师制下的高职院校德育实践——以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02):76-78.
基金项目: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人文社科重点项目:(2018xjrw01:《新时代视域下高职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研究》);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18jxtd011:《“立德树人”教育课程教学团队项目》)。
作者简介:卢继富(1974—),男,安徽长丰人,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