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智能建筑对建筑学的设计要求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02
/ 2

绿色智能建筑对建筑学的设计要求运用

王成东

淄博周村唯奥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5000

摘要: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是近年来新兴的建筑理念。人类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变化,可持续发展也备受关注。社会资源的主要形式是信息资源。数字化的快速发展大大加快了社会效率。在此基础上,智能建筑也应运而生。建筑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等方面的不断完善,也推动了绿色建筑展的发展。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和人类智慧的结晶。两者结合也是发展趋势。智能建筑给人类带来了舒适和安全,这主要得益于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应用。这是一个标准化、集约化、标准化的设计。既要保护自然环境,又要合理利用现有资源,使其朝着绿色建筑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的融合构成绿色智能建筑是建筑发展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绿色智能建筑;建筑学;设计要求;运用

1 研究背景

    1. 绿色建筑:2006 年由建设部与质检总局联合发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我国第一部从住宅和公共建筑全寿命周期出发,多目标、多层次对绿色建筑进行综合性评价的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提出了绿色建筑“四节一环保”的概念,中国的绿色建筑分为三个等级: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2012年5月6日,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首次以正式文件的形式提出了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目标。很明显,到2020年,中国绿色建筑将占新建建筑的30%以上。绿色建筑要求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

1.2 智能建筑:20世纪80年代,人类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变革。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信息资源已成为社会的主要资源。数字技术的迅速成熟极大地提高了社会效益,智能建筑应运而生。目前,“数字城市”已经在许多城市实施,有的甚至提出了一些建议、 “数字化地球”。世界上第一栋智能化建筑在 1981 年产生于美国,我国第一座智能建筑产生于上世纪 90 年代,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据预测,本世纪将有一半以上的智能化建筑在中国建成。

1.3 发展趋势: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的理念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也是人类智慧和社会生产力进步的必然产物。二者的有机结合是实现人类更高理想的必然趋势。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一步规范化、集约化建设和设计,是实现高科技智能建筑带给人类安全、舒适、高效环境的关键。只有合理利用现有资源,不破坏自然环境,才能实现智能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把融合了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技术的建筑称为“绿色智能建筑”。

2 绿色智能建筑在建筑学设计中的应用

早在2012年,我国财政部门与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就联合颁布了《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同时明确指出,到2020年,我国绿色建筑比例高于新建建筑比例。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信息技术的使用已经普及到各行各业。建筑设计也在不断探索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建筑的智能化水平。1981年,美国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建筑。上世纪90年代,中国还建成了第一座智能建筑。我国智能建筑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一些专家预测,到21世纪,中国将建成一半以上的智能建筑。

2.1 建筑方案

绿色智能建筑设计方案有明确规定,绿色智能建筑不同于传统的狭义空间结构设计,采用宽敞的大空间设计,采用框架、框剪和钢结构,建筑的空间布局可以灵活运用,避免建筑浪费。另外,为了给居民提供一个开阔视野的观景效果,建筑的空间造型简洁舒适,色彩搭配的运用让居民感到轻松愉快,真正实现了居住的舒适。同时,室内高度应尽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室内净高不低于2.6米,室外走廊高度不低于2.3米,以保证楼层高度。屋顶的设计还融合了绿色环保和节能的理念,有效利用太阳能为建筑提供相应的能源。

2.2建筑室内设计

一是建筑的遮阳效果。遮阳是绿色智能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在设计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剥离材料的遮阳效果。南面和西面的建筑物外窗一般应加设遮阳设计,可选用可调外遮阳。同时,还要结合建筑的地理位置和房间的采光时间,利用树木等高大植物等室外景观来提高遮阳效果。

二是采光与照明设计。采光是每个居民关心的问题。因此,建筑设计应充分考虑楼层高度和层间距离,科学计算室内照明时长,确保建筑采光和采光满足绿色智能建筑设计的要求。例如:在设计过程中,合理应用屋顶天窗、中庭和天井,为了加强室内采光,另外,可以在外窗处增加发光板和散光板设计,巧妙地将阳光引入室内。

三是通风换气。通风换气是建筑物冬暖夏凉的基本条件。建筑设计应尽量面向夏季风的主导风向,避开冬季风的主导风向。建筑门窗的设计还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设计尺寸,为室内提供良好的通风条件,将室内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第四,隔音。这座大楼是居民居住和休息的地方。在建筑设计中,应根据周边环境选择建筑材料,如交通、道路、大型制造厂等,为居民提供安静的居住环境。例如:住宅区不应有交通干线通过。如果居住区靠近城市主干道,则应选用隔音建材,增强门窗的隔声效果。此外,内墙和天花板可采用吸声材料,有效降低噪音。

空气质量。第五,绿色智能建筑设计的目标是节能、环保、智能化,室内设计应注重室内空气质量。许多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含有有毒有害物质,不仅对人体有害,而且对居住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因此,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应选用环保节能材料。做好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系统,严格检测进、排气的空气质量。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甲醛超标时采用自动通风系统进行预警。

2.3无障碍设计

在建筑设计中,各部分设计应满足jgj50-2001规范的要求,最大限度地为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方便;如为新建住宅,应按无障碍安全模式设计和施工,在方便、低成本的前提下,还应考虑各种问题;对于人口密集的公共空间,在建筑方面应根据无障碍模式进行设计和施工,设置无障碍座椅和伴随座椅;在无障碍通道和非主控设施附近设置醒目标志;属于公共场所的,应一次性建成无障碍设施。

2.4节约建筑材料

对于装饰格栅、浮板等构件,应结合导风、遮阳等功能,在设置时,应充分考虑风能和太阳能的最大利用,不宜设置大量纯装饰性构件。在选择建筑材料时,首先要考虑建筑的使用寿命,对于门窗、墙体等结构材料,最好选择可重复使用的材料。如果是商业或办公建筑,考虑到室内隔墙的灵活性,在隔墙材料的选择上可以选择轻质、可重复使用的材料。根据建筑物所在地工业发展情况,在满足安全环保要求的基础上,可选用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如粉煤灰、海泥砖等墙体材料,以废纸为原料生产保温材料,以麦秸为装饰材料等。生态城市的建设模式仍以商品化的形式呈现。提高工业产品的利用率,减少现场作业,采用干法施工,尽量采用预拌砂浆和预拌混凝土。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无论是主体结构还是局部构件,都应尽量选用当地建筑材料。土建工程与装饰工程可一体化设计施工。

结束语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建筑行业绿色智能建筑之路越来越宽,对设计和施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就建筑学而言,受绿色智能建筑发展的影响,在设计方案的制定和施工图的设计上都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要更加注重环保节能的理念。只要全方位遵循绿色智能建筑的设计要求,发展之路就会越来越宽广。

参考文献

[1]李南, 李湘洲.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的一体化发展[J].建材发展导向.2018 (4) .

[2] 苏婷婷.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9 (34) .

[3] 张颖锋.基于OPC技术在绿色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的研究[J].科学之友.2017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