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53
摘要:通州位于北京市东部,京杭大运河北端。明清时期,通州古城路路、水路发达,经济繁荣,社会昌盛。本文选取对该时期通州古城布局进行探讨解析。对通州古城空间结构进行逐层梳理解析,同时对明清时期通州古城形态、演变特点进行简要分析。从空间横向方面解析,通州古城的空间分布则可划分为衙署区、仓储区、经济区等。从时间纵向上分析,通州古城形态的演变可划分为清晰的3个阶段。
关键词:通州古城 空间布局 结构特征 演变发展。
正文
1 城墙与城门
明清时期,由于绘图技术与史料的匮乏,关于通州古城城圈形态的记载十分模糊,因此与其它时期史料记载存在许多出入。明代嘉靖年间《通州志略》中城池图所示,通州旧城为方形。而清代康熙、乾隆年整体北尖南方,而并非方形。明正统十四年(1449),通州修建新城,旨在保护大运西仓与南仓。根据明嘉庆二十八年《通州志略》中《通州古城图》可知新城位于旧城西。据明代《通州志略》记载,新城形状为方形,而清代方志中则记载为长方形。今通州区新华西街自通惠南路至西海子西路段,地势北低南高,分布在路南侧的胡同、街道、建筑物地势均高于北侧,应为今城叠压于原新城上建设所致。并且在新华西街南仍保留有“新仓路”“后南仓小学” “新城南路”等名称。今玉带河西街呈“西北一东南”走向,街道地势较低,北侧仍然保留有“后南仓小区”“西营房胡同”等地名。据《北京市通县地名志》玉带河大街主要路段是在原玉带河起始河段上盖板修筑而成的。玉带河即原通州古城南护城河。因此,可判断新城大致范围应在新华西街南、通惠南路东、玉带河西街北的范围内。
《通州古城池图》中 连接新、旧城西门之间的街道名为新城北街,西仓南侧街道名为新城南街,两条街道均 为正“东一西”走向。但是,在民国二十七年《通县概况一览》及 1954 年通州地图中可以看到,新城北街呈“西南一东北”和“西北一东南”走向,且新城的北墙与南墙也同样呈现与街道相同的走向。据《北京市通县地名志》记载,新城北街后因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为“中山大街”,而“新城南街”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据踏查情况来看,通州区中山大街呈“西南一东北”走向,而新城南路呈“西北一东南”走向,走向与 1938 年和1954 年地图记载一致。由此可推测,明清时期通州新城北街与北城墙应为“西南一 东北”走向,而新城南街与南城墙应为“西北一东南”走向,新城整体应为梯形。 因此,明清时期通州古城旧城应为北尖南方的形状,而新城为西窄东宽的梯形,整体形态俗称“帆船”型。
2 道路与河道系统
据《元史》所载,元代郭守敬主持修建的漕运河道,开辟通惠河“上自昌平县白浮村神山泉” ,向东至大都,再穿过大都,“东至通州高丽庄(今张家湾)入白河(今北运河故道)”。元二十九年(1292)开工,至元三十年(1293)完工, “总长一百六十四里一百四步(约 82 千米)”。明清时期《通州志》中城池图所载,通惠河经通州古城北汇入大运河,而非张家湾处。今踏查通州水系,现存通州区内通惠河确实在通州老城区以北汇入大运河。并且在通惠河与潞河交汇处有大光楼一座,为清式建筑,两层,坐东面西背临大运河,楼门上有“大光楼”牌匾。
3 古城池
时期通州古城新旧二城具有池,旧城城池始建年代不详,史料仅见新城城池略有记载。明代正德六年,巡抚李贡巡视至新城,因流贼为患而深以为忧。于是下令“引水而环之三周。”而此时旧城应也同样有自己的池,却与新城的池并不相通。后因年久,至万历年间时两城的池变为“两城隍”气万历二十二年,户部郎中于士廉环视了两城的隍,认为可以合并为城池。他将通惠河水从城北引来注入池中,使得池“可通漕舟省陆輓费诏如议濬之”,并在池上建闸一座、桥四座。这项工程最终由郎中杨初东将其完工,一直沿用至清代。清代时期也曾多次进行疏通,如乾隆二年“知州韩亦诗详请挑挖护城河”。现存明清时期通州古城北地名“玉带河大街”应为原池的所在地。今玉带河大街街道为东西走向,与故城东路、南关大街十字相交,西段与车站路、新华南路、通惠南路等十字相交,并形成几段曲折。大街地势略低,在与新华南路十字交汇处微微向北弯折,从与通惠南路十字交汇处大街向西北方向倾斜,形成大钝角。此街道形状多曲折,应为原护城河因循城墙形状分布所致,并且街道地势较低于其他街道,应为填塞清代护城河北段而形成。
明清时期旧城中原有水道穿城而过,自城东外向南而去。明代嘉靖年间旧城中横穿通惠河支流, “历东西二水门,东南入潞河”,过通州南大街形成通流闸闸桥,与旧城西、东大街平行。乾隆年间,西水门“巳填塞,门外有额‘旧成治门’四字,后改作火局”,东水门北侧有通州旧城东门。从 1935 年的老照片中可以看出,当时正在改造通惠河城内支流河道。河道两侧堆积有许多城砖,河道右侧(北侧)隐约可见钟鼓楼和万寿宫。今通州区新华大街为东西向街道,总长约3700米。其东段北侧在2012年修筑地铁时,发现明清时期东城门遗址。街道从通惠南路至车站路段大街呈南高北低状。自车站路往东,街道地势低。至南、北大街与之交汇处地势凸起。今新华大街与南、北大街相交形成的十字路口地势高起,据史料记载,原南、北大街与通惠河城内支流交汇处有通流闸一座,上有通流桥。南、北大街与之交汇处地势凸起处应为原有通流闸闸桥的原因,而该街道此段则应为原通惠河支流河道所在。
4街巷
嘉靖二十八年《通州志略》所载,城中明代时共有五条主要大街,北门内大街、南大街、东门大街、西大街和衙署前的司空分署大街。四门大街中,北门内大街与南大街相连于钟楼,而东西两条大街并不相连。由于东西二城门分置于城中通惠河支流南北两侧,故而城中东、西大街分别与北门内大街和南大街相交,形成了两个“丁”字街。
明代城中除了四门主街还有一条衙署前的司空分署大街,位于北门内大街西侧,东西向,与北门内大街亦构成“丁”字格局。嘉靖六年,州治西南建有管河衙门工部管河分司,所以在州治前街道口“奎星楼”楼上嵌有石匾“司空分署街”字样,此街就命名为司空分署街,至清代时期一直被沿用。现有同名街道“司空分署路”位于司空小区院内。
5 结语
通过对明清时期通州古城的文献收集与整理,并结合参照明代、清代、民国等时期的考古、文献、地图等资料,对明清时期通州古城内空间布局进行逐层梳理,共对明代通州新旧二城的道路、水系、城池、街巷等进行对比分析。对明清时期旧城北尖、南方新城呈梯形的城市形态等进行了初步阐述,并以此为基础,对明清时期通州古城形态的演变特点及功能区的分布进行了简要分析。
参考文献:
北京巧通州区图书馆: 《百年沧桑(通州历史图片汇编化60-1960)》,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年9月。
傅祟兰; 《中国运河城市发展史》,四川:四川人民出版化,1985年11月。
李文治,江太新:《清代槽运(2008年修巧版)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10月。
毛峰:《京杭大运河时空演变》,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年6月。
宋大川主编,张利芳著:《北京考古志:通州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宋嫌; 《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 年4月。
于敏中等: 《日下旧闻考》,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 年2月。
张廷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 年4月。
赵尔巽!《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6 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