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广济医院消化内科 湖南岳阳 414000
【摘要】目的:分析复方苦参结肠溶胶囊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多个医疗中心就诊的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68例,依照双盲随机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84)及观察组(n=84),前者予以常规治疗,后者予以常规治疗联合复方苦参结肠溶胶囊进行治疗,分析组间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60d证候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60d DA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苦参结肠溶胶囊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应用效果较好。
【关键词】复方苦参结肠溶胶囊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应用效果 溃疡性结肠炎病变主要波及结直肠黏膜、黏膜下层,系炎性细胞浸润黏膜组织所致,常见腹痛腹泻以及黏液脓血便[1]。而在中医理论中并无溃疡性结肠炎病变,根据其病因病机,可将其分为“休息痢”及“肠澼”等疾病范畴内,且可在中医辨证理论支持下将其分成不同的证型。本次研究以2016年1月-2018年10月多个医疗中心收治的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经双盲随机法分组后,分别予以常规治疗、常规治疗联合复方苦参结肠溶胶囊方案,分析组间治疗效果差异,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择取2016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多个医疗中心收治的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68例,按照双盲随机法分成对照组(n=84)及观察组(n=84)。对照组,男49例,女35例,年龄18-56岁,年龄平均(41.12±3.58)岁;病变波及直肠40例,波及全结肠15例,波及直肠乙状结肠29例。观察组,男45例,女39例,年龄19-60岁,年龄(41.65±3.81)岁;病变波及直肠38例,波及全结肠16例,波及直肠乙状结肠30例。对比组间一般资料,数据无显著性差异,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标准
纳入标准:(1)参照相关文献[2],符合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诊断。(2)意识清楚,无精神系统疾病。(3)所有患者、家属均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且自愿参与。
1.3排除标准
排除标准:(1)精神系统疾病。(2)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凝血障碍及传染性疾病患者。(4)严重内科及外科疾病患者。(5)药物过敏患者。
1.4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比如予以美沙拉嗪肠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及复方苦参结肠溶胶囊,其中常规治疗方案与对照组一致,复方苦参结肠溶胶囊用量用法如下,国药准字Z20150002,北京中惠天药业有限公司,0.4g/粒,4粒/次,3次/d,口服。2组均持续治疗60d。
1.5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1)组间治疗效果差异,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评估中医证候积分,主症0-6分,次症0-3分,按照无、轻、中、重,分别计为0分、2分、4分、6分,0分、1分、2分、3分;症状总分治疗后缩小幅度≥70%为显效、≥30%且<70%为有效、<30%为无效。(2)组间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差异,治疗60d后统计中医证候总分。(3)组间治疗前后DAI评分差异,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60d统计DAI评分,分数越高,提示疾病活动程度越严重。
1.6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以SPSS 17.0软件分析数据,利用百分比(%)、( )分别表示计数及计量资料,开展 检验及t检验,以P<0.05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组间治疗效果差异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组间治疗效果差异[n(%)]
分组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 |
观察组(n=84) | 37(44.05) | 38(45.24) | 9(10.71) | 75(89.29) |
对照组(n=84) | 25(29.76) | 39(46.43) | 20(23.81) | 64(78.57) |
| —— | —— | —— | 5.0429 |
P | —— | —— | —— | 0.0247 |
2.2组间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差异
观察组治疗后60d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组间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差异(分, )
分组 | 证候积分 | 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差值 | |||
治疗前 | 治疗后60d | t | P | ||
观察组(n=84) | 15.95±2.75 | 6.18±1.95 | 26.5613 | 0.0000 | 9.73±1.08 |
对照组(n=84) | 15.41±2.68 | 8.45±2.10 | 18.7354 | 0.0000 | 6.67±1.25 |
t | 1.2889 | 7.2599 | —— | —— | 16.9772 |
P | 0.1992 | 0.0000 | —— | —— | 0.0000 |
2.3组间治疗前后DAI评分差异
观察组治疗后60d DA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详见表3。
表3组间治疗前后DAI评分差异(分, )
分组 | DAI | 治疗前后差值 | |||
治疗前 | 治疗后60d | t | P | ||
观察组(n=84) | 9.22±1.27 | 3.50±0.67 | 36.5100 | 0.0000 | 5.72±0.95 |
对照组(n=84) | 9.10±1.35 | 4.48±0.79 | 27.0707 | 0.0000 | 4.66±0.61 |
t | 0.5934 | 8.6709 | —— | —— | 8.6052 |
P | 0.5537 | 0.0000 | —— | —— | 0.0000 |
3.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发于肠道的炎症性疾病,病程一般较长,而且复发风险较高。溃疡性结肠炎病灶处黏膜纹理减少,或模糊,甚至消失,或表现为接触性出血、加息肉、脓性分泌物附着等[3],建议经氨基水杨酸制剂及激素等药物治疗,比如美沙拉嗪[4]。本次研究中,两组均予以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该药物能够直接作用于病灶肠黏膜,降低结肠黏膜分泌活性,抑制炎症因子合成释放,从而缓解局部病灶炎性反应,但该药物存在长期使用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且病情容易反复等缺陷,增加患者身心压力及负担。故需寻求更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溃疡性结肠炎在祖国医学中,多认为其病因与外感时邪以及饮食不节等诸多方面有关,常见病机包括湿热、血瘀等,其主要病位为大肠,活动期为湿热蕴于肠道、经络气血损伤、大肠传导失司,而缓解期则为虚火内炽、伤阴灼络,但二者均以湿热蕴肠、肠络不通、迫血妄行为病机基础[5]。故需清热燥湿、敛疮凉血、通络止痛。复方苦参结肠溶胶囊是一种近几年来逐步开始应用的中成药,以苦参、地榆及青黛等药物为主要成分,可清热燥湿、凉血敛疮、解毒止血。本次研究中,相对于使用常规治疗方案的对照组而言,联用常规治疗及复方苦参结肠溶胶囊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
P<0.05),而且治疗后60证候积分(P<0.05)、DAI评分(P<0.05)更低,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差值更高(P<0.05)。本次研究结果证实,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利用常规治疗方案过程中,加入复方苦参结肠溶胶囊,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有利于预后。
参考文献:
[1]利湿和血汤辅助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炎症免疫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 费香勇. 中国中医急症. 2017(06)
[2]《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问卷》评估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生存质量[J]. 郑发鹃,张苏闽. 中医学报. 2015(08)
[3]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分型与TNF-α的相关性研究[J]. 王亚军,吕永慧,董晶,谢日升.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4(09)
[4]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现状[J]. 刘玉婷,郝微微,历娜娜,温红珠,曹丽静,李佳. 中华消化杂志. 2014 (08)
[5]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2010,苏州)[J]. 杨春波,劳绍贤,危北海,陈治水,张万岱,柯晓,胡玲.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1(01)
[6]复方苦参结肠溶胶囊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NF-κB及STAT6活化的影响[J]. 赵佳,沈霖,范恒,朱锐. 时珍国医国药. 2009(08)
[7]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2007年,济南)[J].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欧阳钦,胡品津,钱家鸣,郑家驹,胡仁伟. 中华消化杂志. 2007(08)
[8]炎症性肠病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存质量[J]. 周璐,陆星华. 中华内科杂志. 2004(05)
[9]陈俊余,王剑,程丽敏.穴位贴敷配合药物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8,37(10):1144-1147.
[10]刘国山,施丽婕.溃疡性结肠炎在中医药领域中的文本挖掘[J].中医药学报,2017,45(4):40-43.
[11]汪芸,张玲,曾艳.p53、KRAS、APC蛋白及Ki-67在溃疡性结肠炎2种中医证型患者中的表达特点[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1):1-4,12.
[12]智建文,李华山,杨祎,等.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中药灌肠方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评价[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42(9):1193-1195.
[13]复方苦参结肠溶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J]. 仝战旗,吴整军,赵美玲,杨波,陈丙跃.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9(09)
[14]复方苦参结肠溶胶囊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J]. 范恒,庄雄,段雪云,梁丽,廖奕,唐庆.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9(23)
作者简介:孙丽群,女,(1978.12.01-),汉族,出生地:湖北咸宁,学历: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消化内科主任,研究方向:消化系疾病与消化内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