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介入术后 20例血管迷走反射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5
/ 2

心血管介入术后 20例血管迷走反射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

李静 刘庆 谭艺峰 孙丰菊

大庆龙南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453

【摘要】目的:分析在接受心血管介入术后出现血管迷走反射的患者中,给予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6月期间接受心血管介入术后出现血管迷走反射的20例患者为对象,对患者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给予综合护理,对所有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接受护理后的SF-36分值明显高于护理前,数据比较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心血管介入术后出现血管迷走反射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可行性较强。

【关键词】血管迷走反射;心血管介入术;综合护理;生活质量

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介入术成为常用的方式,但是,在接受心血管介入术治疗的患者当中,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较为常见[1]。其中,血管迷走反射的发生率可达到5%左右,患者如果出现血管迷走反射,容易出现心率和血压下降、呼吸不畅、昏厥等情况,这不仅不利于患者的恢复,还可能威胁患者生命安全[2~3]。我院针对心血管介入治疗后出现血管迷走反射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基线资料

从本院2019年5月至2020年6月时间段内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中选择20例接受介入治疗后出现血管迷走反射的对象进行研究,研究内容预先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核,且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在所有患者中,男性为10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为37~67岁,17例患者发生于股动脉穿刺,3例发生于桡动脉穿刺。

    1. 方法

护理人员需要针对20例患者出现血管迷走反射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给予患者综合护理,主要内容如下:

      1. 抢救与护理

在患者拔管的时候,护士需要在场,并且在患者加压包扎期间,每隔15min进行一次巡视观察,重点做好患者血压、心率与心律的变化,对其面色变化、神志状态等进行观察,查看患者是否出现恶心呕吐、频繁打哈欠等情况。护理人员需要观察患者术侧肢体的末梢循环状态,将呼叫器按钮放在患者伸手可及位置,让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后第一时间呼叫。护理人员需要让患者再出现不适反应后去枕平卧,并让其头部偏于一侧。及时进行静脉补液,第一时间告知医生,做好抢救的准备,必要时遵医嘱为患者注射适量多巴胺等药物。

      1. 预防护理

(1)心理因素预防。心血管介入术是一种新技术,很多患者对治疗不够了解,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在治疗前,为患者详细讲解治疗方式、优势、注意事项等,可以让治疗情况较好的患者与患者进行交流,从而帮助其缓解情绪,自我放松。治疗后及时告知患者结果,不良结果可暂时保密。

(2)血容量不足预防。患者术前禁饮、禁食时间不过太长,以2~4小时为宜,术后及时让患者恢复进食,并让其多饮水。患者需要少食多餐,并且多食用清淡、易于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3)尿潴留预防。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排尿,并且详细讲解床上排尿的目的。在进行拔管前,需要指导患者将膀胱排空,对其排尿情况进行监测。如果患者床上排尿困难,可进行导尿处理。

(4)拔管预防。在拔管前,需要准备好药品,并且预先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在进行拔管的时候,动作要较为轻柔,准确选择压迫位置,不要进行大面积猛压,拔管力量要适宜。

    1. 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分析,选择SF-36量表进行统计,量表内容包括患者生理功能、心理功能、情感功能与社会功能等。总分值为100分,患者得分越高,其生活质量越高。

    1.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需代入SPSS23.0软件包检验,t检验数值,以(5f378465c8962_html_15900df5694a786f.gif ±s)表示,P<0.05即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所有患者接受护理后的SF-36分值明显高于护理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可见下表1。

1 患者接受护理前后SF-36分值比较[5f378465c8962_html_15900df5694a786f.gif±s),分]

时间段

SF-36得分

护理前(n=20)

44.6±2.4

护理后(n=20)

87.9±3.8

t

43.085

P

0.000<0.05

3 讨论

针对接受心血管介入术治疗的患者,在其血管迷走反射后,护理人员需要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与压力感受器放射性调节相关。患者大动脉壁存在很多传入神经末梢的压力感受器,当患者血管出现被动扩张的时候,神经末梢就会出现牵张刺激等情况,引发心血管反射。这样就会导致患者心迷走神经的紧张度出现增强,且心血管介入后,血管容易出现被动扩张,压力感受器会较为兴奋,导致血压下降、心率减慢。

其次,与内脏感受器放射性调节相关。患者空腔器官出现扩张后,容易引发心率减慢、外周血管舒张等情况,进而出现血压降低的症状。患者接受心脏血管介入治疗后,很多患者不习惯床上排尿或者较为紧张,容易出现尿潴留,一旦膀胱内尿液潴留较多,就会出现充盈扩张,导致反射性心率减慢。

最后,与血容量相对不足有关。一些患者术前的禁饮、禁食时间较长,且术中出血、出汗较多,再加上术后可能饮水、进食不足,就可能出现渗血较多等情况。这会导致患者血流量出现不足,血压水平出现下降。

我院针对出现血管迷走反射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与常规护理相比,综合护理要点更为全面,护理人员会结合患者血管迷走反射的发生原因等,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和处理,避免血管迷走反射的程度出现加重,及时缓解患者的相应症状,帮助患者尽快恢复。

【参考文献】

[1]王凤.心血管介入术后血管迷走反射的原因和护理[J].名医,2019(12):143.

[2]陈广娟.心血管介入术后血管迷走反射的原因和护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0):22+29.

[3]夏春燕.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并发血管迷走性反射的护理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0):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