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第十四中学 55003
摘要:当前形势下,我国教育迫切需要通过改革来实现素质教育的全面升级和普及。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开展的数学习题教学,不仅肩负着传播数学文化和数学思想的重任,还要争做在高中课堂教学实现核心素养建设的典范。基于此,本文将对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核心素养;习题课教学
引言: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需要紧密围绕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改革纲要来建设,以及满足深化核心素养的教育要求。从探究教育、体验教育和反思教育等方面开展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独立思考、科学分析能力为目的的习题教学。同时,教会学生如何灵活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解题,使他们的解题思想和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加强和提高。
数学核心素养内涵
数学核心素养是基于数学学科的基本特点和原理属性所提出的,它要求学生在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能够满足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是需要通过不断地练习和训练来慢慢实现的,关于这一点,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有明确说明。从课堂教学的角度看,习题课是实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和数学能力形成的主要通道,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检验我自、展示自我、审视自我、成就自我的机会。
二、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策略
(一)逻辑推理下的解题思路探究
学习数学需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并在不断学习中使逻辑思维变得更强。逻辑推理是解决数学问题重要手段,推理能力强,解题思路往往也会很清晰,但对习题课教学来说,解题思路的阐述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完成,也就是说,老师要做出符合学生数学水平和认知的解释,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缜密的逻辑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例如,在△AOB中,OB边上的点为C,线段AC平分∠OAB,且△AOC是△ACB的2倍,求:(1)sinO/sinB;(2)若线段AC=1,线段CB=√2/2,求OC和AB的长。
老师在讲解这道题时,首先需要画出具体图形,并借助数形结合思想将所研究的问题与已知条件进行有效关联。显而易见的解题思路有两个,一个是应用余弦定理,列出有关角分线AC的方程组进行求解;另一个是把应用正弦定理,把问题(1)中的正弦比转换成边之比,也就是CB/OC,然后再根据三角形的关系得出相应边长与相应夹角的关系,进而求得最终结果。类似于这样的题型还有很多,设问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门,因此,若要从公式套用的角度进行讲解,显然不利于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老师需要采用点拨解题的套路,引导学生剥茧抽丝般地层层渗透,将每个环节的思路都详细地展现出来。
(二)习题背景下的数学文化理解与传承
数学文化的传播与渗透,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完成的任务,尽管它在高考中的作用极为有限。但学习和了解数学文化,对学生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还是有一定促进作用的,根据古希腊数学家们发现的正方形数命题,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孙子算经》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今有一书放物,外周有三十二枚,问积几何?因为物体总数相当于正方形数,所以由外周枚数32可知每行每列都是9,因此总数为81。解这道题时,重点不在于解题过程和思路,而是数学文化和思想的精髓,相信即便在考试中也不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但其中的奥义却可以被附加到其它应用中。通过对数学文化的学习和了解,能够帮助学生打开解题思路,扩展问题的探寻空间,从而使思维更加立体化。
(三)在质疑中完成知识的横向拓扑
思想的起点是发问,思想的延伸和思维的连续性需要不断的发问。在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对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帮助。
例如:已知圆O:x²+y²=1和直线l:y=kx+2,问:当k分别为k=0;k=1;0<k<1;k≥1;k≤0时,圆O与直线l的位置关系。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圆和直线的位置关系共分三种:相交、相切、相离,无论k取何值,都离不开这三种状态,因此,解这道题的关键在于寻找圆O和直线l的临界点,并随着位置关系的改变,寻找直线斜率的变化规律。数学习题教学中,老师可以由浅入深地设置疑问,也可以由难入手,引导学生带着强烈的疑问或者质疑求解,比如我们可以将上面的题改为求圆截直线中点A的轨迹方程。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已成为数学习题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老师在实际教学中,除了要检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外,还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数学核心素养考核的方案,尤其是对学生解题方法是思路的考核,要重点强调解题过程,而不是急于得出最终的结果。在这里,笔者建议减少数学选择题型,增加解答题,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排除干扰,使考核变得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高光祖.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策略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4):16.
[2]蔡晶晶.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数学单元复习课教学初探[J].福建中学数学,2019(05):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