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阳市中医医院, 四川成都 641400
针灸是我国一种传统疗法,是从外向内进行治疗。正确针灸,能起到较好的解除疲劳、调合阴阳、调整经气、扶正祛邪、疏通经络、增加免疫力的效果,深受人们的认可。但针灸也不可随意实施,应注意相关护理。为了让各位读者正确针灸,下文给大家普及一些针灸前后的护理知识。
一、针灸疗法的功效
(1)疏通经络:针灸能将瘀阻住的经络调理通畅,让其发挥出正常的生理效果。正常经络是有内外之分的,内为脏腑,外络为肢节,其生理功能主要是运行气血。当经络不通时,就会阻碍气血运行,患者就会出现麻木、瘀斑、疼痛、肿胀等临床症状。为此,需要选择针对的针刺手法、穴位进行针灸,让经络达到通畅效果,以维持气血运行。
(2)调合阴阳:针灸能起到调合阴阳的效果,将失衡的阴阳调节到平衡状态,以达到针灸治疗的目的。虽然疾病机理比较复杂,但是总体上可将其归为阴阳失衡。为此,可以根据针刺手法、经穴配伍、经络的阴阳属性等调合阴阳。
(3)扶正祛邪:针灸疗法还具有较好的扶正祛邪效果,扶助身体的正气,同时驱除身体内的病邪。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等一系列过程,其实就是正邪相争的一个过程,针灸能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就是让其起到扶正祛邪的效果。
二、针灸疗法的一般护理
(1)对于实施针灸治疗的患者,待其入院后,要引导其到达指定床位接受检查和治疗。对于年龄比较大、患有中风疾病以及行动不便的病人,应给其安排方便的床位。并给病人介绍相关规章制度与病区环境,在此期间给患者测量脉搏、体温、体重、血压、呼吸等情况。
(2)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清洁以及安静,并根据天气变化,调整室内的湿度和温度,在实施针灸操作时,应注意保护患者隐私,使用屏风进行遮挡。
(3)对于新入院治疗的病人,每日早中晚各测量一次患者的呼吸、脉搏以及体温,连续测量三日。对于体温高于37.5摄氏度的患者,要加强体温测量,每日测量四次。体温高于39摄氏度的患者,要每隔四小时测量一次体温,体温恢复到正常后可改为每日测量一次。除此之外,每日测量一次二便和体温,以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
(4)加强病房巡视,以掌握病人的饮食情况、精神情况、生活起居以及睡眠质量等状况,同时做好有关护理干预。
(5)在针灸治疗期间,要密切观察病人的面色、神志、出汗、体温、脉象、皮肤、二便、舌像、呼吸等状况,以便及时发觉病情突变现象,或者是异常现象,然后给予及时的应急处理,并第一时间上报医生。
三、针灸前、针灸过程中、针灸后等三个过程的护理事项
(1)针灸前护理措施:①针灸之前做好相应解释工作和准备工作,并告知针灸治疗中可能出现的注意事项和感觉,以消除病人的紧张、恐惧心理。同时做好体位固定和保暖工作。②严格掌握针灸禁忌部位和禁忌症,若皮肤部位出现溃疡、皮疹、感染以及瘢痕等症状时,要停止针灸。③身体处于下述状态中不宜立即进行针灸治疗,分别为饱食、大怒、精神紧张、饥饿、过度疲劳、醉酒、精神萎靡等状态,应在充分休息之后再进行针灸治疗,且针灸时体位选择卧位。④为了保证足够的留针时间,在针灸治疗之前不可过多喝水,并提前排空体内的尿液,以防因尿急中断针灸治疗。⑤存在出血性病症、自发性出血症状或者是损伤后止不住血时应提前告诉医护人员,以免针灸治疗时出现意外。⑥女性在妊娠三个月内针灸时要注意针灸部位,不可针刺小腹部位的穴位。女性在怀孕三个月之后,针灸治疗时也要注意部位,不可针刺腰骶部与腹部等部位的穴位。除此之外,妊娠期的人群,也不可针刺至阴、三阴交、昆仑以及合谷等通经活络的穴位,以免引起不良后果。⑦对于儿童在卤门未合之前,不可针刺头顶部位的穴位。⑧在针灸时,对于晕针的患者要提前将此事告知医生,以便采取针对的应对措施,进而避免引起不良后果。
(2)针灸过程中护理措施:①针灸过程中,应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不可处于紧张状态中。并调整好自己的体位,以提升舒适感。针灸过程中不可随意更改体位,以免引起不适感,且若出现不适感时也要第一时间通知医生,以免引起异常现象。②实施针灸治疗中,要注意防寒、保暖、避风。③针灸治疗时,留针期间,家属和医生要密切监视患者的身体情况,看是否出现晕针症状,且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发凉、精神疲惫、恶心欲吐、多汗、心慌等不良症状时,应拔出所有针立刻停止治疗。然后调整患者的体位,让其处于平卧位休息,并注意保暖工作。
(3)针灸后护理措施:①针灸结束后,要加强避风保暖工作。②刺激比较强的针灸患者当日不可沐浴。③使用针灸治疗某些疾病时,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以便进一步巩固治疗效果。并保证心情愉悦,以便促进疾病康复。
上述内容即是针灸相关的知识,包括针灸功效、一般护理措施,以及治疗前、治疗过程中、治疗后的护理措施。为此,想实施针灸治疗的人群要详细阅读上述内容,以便提升针灸疗法常识,加强护理意识,进而促进疾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