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9
/ 2

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研究

张笛铌

云阳县彭咏梧小学

摘要:教育信息化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实现教育公平方面是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处于信息技术应用阶段,信息技术及相关应用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包括教育在内的诸多领域的创新。通过研究,我们要推进教育公平与均衡的教育信息化,实现义务教育均衡、教育资源平衡的和谐发展和城乡教育的现代化。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育公平、教育均衡

  1. 前言

多年以来,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大多是借鉴其他教育水平发达的国家的经验。但是这些经验在教育发展水平落后的情况下虽然可行,但是在我国经济、教育等各方面实力快速发展的今天,一味的借鉴已不是长久之计。因此去改变思路,着力创新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战略急需发展。在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教育信息化下,要充分考虑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历史和未来方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教育信息化模式,促进教育公平进步,紧跟世界教育信息化的步伐。

  1. 正文

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公平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教育公平已经成为每个国家教育政策的一个主要因素。我国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审议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号召“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20字工作方针中包含了教育公平,并明确指出教育的发展“以促进公平为重点”、“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201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将教育公平作为三大着力点之一[1]。

(一)教育信息化的意义

教育信息化是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全面深入的运作,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优化教育过程,开发创新的人力资源。教育信息化对促进教育公平与平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教育信息化促进了教育内部的公平与均衡

(1)教育信息化促进了师生关系

在以往的观念中,老师跟学生的关系一直是师道尊严的非平等关系。老师是知识渊博的权威也是道德的权威,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讲的一些知识并且没有发言权。随着当今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师生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老师从以前的传统控制者那里成为了学生学习的组织和引导者。学生能够利用网络以及电视等信息媒介来搜索一些自己需要的资料,来积极主动的获得相关的教育信息资源以及应用知识,来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并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教育信息化改变了过去的教学观念与模式,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平等化与均衡化。

(2)教育信息化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关系

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因为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知识背景与成长环境均不一样,从而使学生之间的沟通较少。然而在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每个学生都是公平的,他们能够利用计算机网络来互动以及进行沟通。因此,教育信息化使得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的频繁且便利,促进了师生之间关系的和谐。

(3)教育信息化促进了教育与其他部门的关系

教育是社会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与其他职能部门增进联系。在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情况下,教育和计算机网络以及电视等媒体之间的合作,使教育更加的透明与公平。例如,高考改革的信息可以通过报社、地方卫视电视台以及广播电台、省招考网站来进行通报,公开公平的招生。这也充分体现了促进教育公平与平衡的重要性。

(4)教育信息化促进了教育部门各地区的关系

现代教育信息化拉近了区域间教育进行交流,使教育更加的公平与均衡。在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大环境下,落后地区跟发达地区能够用远程教育来联合办学,最终实现互惠互利。比如湖南省落后点的中学通过远程教学跟县级实验学校来一起进行办学,并且一起来学习一样的课程资源,从而实现教学信息资源的共享。教育信息化合理的缩短了发达地区跟落后地区的差距,促进了教育部门各地区的关系的和谐发展。

(二)现阶段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实施教育信息化是进行现代教育重要的保障,然而教育信息在促进公平教育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教育内部以及外部的不公平问题。

(1)教育内容的差异

为什么教育公平难以实现,最直接的原因是教育内容的差异性。不可否认的是,现在优秀教职工大多处于城市教育系统之中。这些优秀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的研究成果,在同一体系内会有很好的流通——公开课的展示以及优秀工作者报告等等。可这样优秀的研究成果,却很难流通到偏远地区。由于地理因素的阻碍,使城乡教育系统之间的沟通难以进行,更难谈同步,因此,教育内容的差异使得教育信息化的公平与均衡性发展受到了阻碍。

(2)教育资源的分配倾斜

地方政府财政投入的重点一直很照顾重点学校,且城市大于乡村,强校大于弱校,这种投入的差异性只会进一步拉大实际教学成果的差距。非重点学校的教育质量由于缺乏政府的重视和投入,生源和师资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重点学校因为政策的隐形优惠拥有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教育资源的分配倾斜对教育的公平与均衡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三)促进公平均衡的信息化教育的对策

(1)引导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引导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方法。除了共享教育资源之外,信息化的进步也可以促进教育信息的公开。城乡之间通过信息化渠道实现无缝沟通,可以使相互之间直观地感受到差异性,从而促使双方行动以弥合差距。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大力建设优质资源,另一方面要将优质资源集中展示[2]。决策者需要获取更多的信息以保障决策的安全可靠,同时,要积极引导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促进城乡教育同步发展。

(2)同步提高城乡学生的素质

同步提高城乡学生的素质是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手段,也是最基本的手段。虽然古语有说过“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可在“行万里路”难以达成的时候,“读万卷书”便成了最优秀的解决方案。通过信息设备,无论孩子身处哪个地区,都可以看到优秀的教育成果。而且不仅仅是教育系统的信息化同步,更应该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城市的孩子需要知道乡村学生的课堂课余生活,同样,乡村孩子也应该对城市生活有所了解。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加以适当的引导,同步提高城乡学生的素质,将城乡学生的差异性减少到最低。我们需要跳出传统思维,巧用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通过创新与发展智慧教育,激发学生的智慧和创造性,促进教育利益相关者(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会公众等)的智慧养成与可持续发展[3]。

  1. 结语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公平的共性是突破以往普通地区和学校为基础的“小模式”、“旧模式”,实现全国乃至全球范围的改进、发展和共享。随着信息化以及云技术和大数据的不断发展,我们必须珍惜和把握机会,改造中国教育,创造引领世界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柴葳.教育民生:教育新起点的一抹亮色[N].中国教育报,2013-01-11(1)

  2. 陈琳等.促进深层学习的网络学习资源建设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12):69-75

[3]杨现民.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J].中国电化教育,2014,(1):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