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评价体系下的高三数学复习教学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8
/ 2

新高考评价体系下的高三数学复习教学策略研究

周永锋

福建省仙游金石中学

摘要:“一核四层四翼”已经成为新高考评价体系,对于高三数学复习教学,需要明确认识到当前的教学工作与新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文章分析这种差距造成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以期完善高三数学复习教学工作的理论研究。

关键词:新高考 评价体系 高三数学 复习教学

引言:数学作为高中教学模块的最重要一环,时常决定着高考的最终结果。在当前的新高考评价体系下,高中数学复习教学,不仅需要追求高效率、更要追求高质量。在当前这样以科学技术驱动的社会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学习任何科学技术都不可回避的。而高三数学复习是对整个数学基础体系的巩固和提升,对学生日后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有限的高中数学教学时间里,必须通过一切可行的办法提高高三数学复习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一、新高考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

2019年末,教育部考试中心明确提出了新高考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是由“一核”、“四层”、“四翼”构成的。何为“一核”?即高考的核心功能是什么,这是回答“为什么考”这一问题,其“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是对素质教育背景下考试的核心作用的抽象表述,其中“立德树人”是对高考根本任务的阐述,“服务选才”是对高考基本功能的概括,“引导教学”是基础教育对高考的现实要求;“四层”回答的是“考什么”这一问题,通过明确“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考查内容”在高考中的引领、导向作用以及在高考考察的重点内容,呈现素质教育背景下高考主要目的的科学释意;“四翼”回答的是“怎么考”这一问题,即通过“基础性、综合性、应用型、创新性”等维度来评价高考在素质教育体系中效果,通过“四翼”来强调对知识的融合贯通、对理论内容的学以致用以及对意识和思维的创新开拓。

二、新高考评价体系下的高三数学复习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高三数学复习教学的认知尚浅

一般情况下,高三数学的复习工作主要分为三步走,第一步即“一轮复习”,这一阶段通常是以教师为主导,由教师带领学生对前面所学的所有内容进行系统性的复习,以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第二步即“二轮复习”,这一阶段通常是以学生为主导,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加强对重点难点内容的攻克,以到达拔高的目的;第三步即“三轮复习”,这一阶段通常是师生互为主导,教师不断纠正学生的问题,学生不断拔高巩固自身的知识结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因为对复习认知上的偏差,以及旧教材新高考的原因,很少能完整的推进这三轮复习,通常只能完成两轮或者两轮半,但是要知道高三时间是十分有限的,要做到高效的复习,必须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即合理的安排复习的进度,完整的推进三轮或者三轮以上的复习。

  1. 教师缺乏知识的迁移能力

实际上,高中数学是对不同知识点进行综合运用的过程,但是如何能够灵活的调动大脑中的知识结构,需要考验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这种能力并不是天生的,是需要在课堂教学以及课后练习中不断总结和提炼的。一个优秀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通过不断知识迁移来启发学生,需要使用灵活的教学范式,帮助学生举一反三。但是在实际中,对于这种能力,有一部分教师是欠缺的,他们时常被书本禁锢,难以跳出思维的陷阱,不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地发现知识之间的无限联系。

  1. 高中学生对数学复习缺乏兴趣

无论何类学科,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的学生往往愿意不愿其烦主动去专研,这些学生的数学成绩往往也不会差。但是一旦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那么学生就极容易被复杂的公式推导埋没斗志。观察发现,导致学生失去数学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有教师的教学方式沉闷死板、教师本人过于严肃拘谨以及课堂内容杂乱冗余等原因。对于备考的学生来说,一旦失去对数学复习的兴趣,那么及其容易陷入“失去兴趣——成绩下滑——失去兴趣”的恶性循环,因此需要从根本上斩断这一恶性驯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新高考评价体系下的高三数学复习教学策略

(一)明确高三数学复习教学的基本思路

高三对于高考复习来说是极为短暂的一年,并且要同时复习数门课程,要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学好最具有挑战性的科目——数学,必须要做到高效率和高质量。因此必须厘清高三数学复习教学的基本思路,即必须立足高考、精讲精练。也就是说,在实际的复习教学中,与高考大纲无关的内容可以一笔带过,不必耗费过多精力,以此节省时间。同时在高考大纲中出现内容,选择最贴近高考实战的教学思维进行高效的讲授,以此达到精简内容的目的。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数学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应用这一课时的复习教学中。在正式的开始讲课之前,先带着同学们回顾下相关的知识,但是并不完全是通过教师自己去讲授,通过三角形的常用公式A+B+C=π,带领同学们推导出正弦定理为a/sinA=b/sinB=c/sinc,然后让同学们观察公式以及结合对应的高考题目归纳出正弦定理的应用范围,通过这些高考题告诉学生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通常是应用在解三角形这一问题中,但是不可冗余的举例,即只需给出这些题目以及解题的思路,并不需要当堂演算过程,解题的过程要求学生在课下完成并试着进行总结同类题目。由此来达到贴近实战,节省课堂教学时间的目的。

  1. 串联知识结构,提高教学灵活性

在日常的教学中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以此开拓学生的思维。数学的知识是由一个个点构成的,教师需要在复习过程中不断地将这些点串联在一起,形成知识面,再形成知识网,在这个网中可以从任意的两个或者多个知识点之间找到连接线,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扩散学生的做题思维。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数学空间几何体与斜二测画法这一课时的复习教学中。在复习空间几何体之前先让同学们回忆空间中点、线、面的关系,等同学们准确的说出“三个公理”之后,再引导学生回忆如何判定空间中线和面的相互平行和垂直关系,于是就能很自然的从这些判定定理回到最基本的空间几何体,最后让同学们列举出我们所学过的所有空间几何体,包括多面体、棱柱、棱锥、棱台以及旋转体等,此时将这些多面体放在一起对比,问学生这些多面体之中是否存在上述的平行或者垂直关系。如此便能很自然的将知识点串联到一起,达到发散思维的目的。

  1. 运用多种手段提升课堂效果

复杂数学问题叠加沉闷的课堂氛围,学生极易失去学习的兴趣,降低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导致学习成绩下滑。这是高三数学复习教学不得不重视的问题,高考的压力之下,不仅学生会感到紧张,教师也会感觉到压力,但是教师不能因为这种压力而失去动力,相反需要想方设法的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激活课堂氛围。

在人教版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的性质和图像这一课时的复习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微课的形式,一改传统的教学风格。首先教师需要提前制作flash动画视频,将三角函数的图像用动画视频来展示,按照课本先后顺序展示各个三角函数的图像,然后通过图像解释每一个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等性质,再将这几个函数进行两两对比,加深学生对不同函数的理解,最后将所有三角函数的性质和图像列在同一张图片内,方便学生总结。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总结:综上所述,新高考评价体系体现了党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关注,包含了建立德智体美劳全面教学体系的要求。因此在高中数学的复习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不断改正教学工作中的问题,优化调整教学策略,以此来适应新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为21世纪的中国培养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陶新芝. 探究高考真题培养数学素养——2018高考试题在高三复习中的教学运用[J].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9, 000(016):31-32.

[2]孔德鹏. 由2018年江苏省高考数列题引发的教学反思[J].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2019, 000(001):106-109.

[3]梅华[1]. 适应新课改 迎接新高考——浅谈高三数学复习策略[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19, 000(009):P.127-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