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第一医院儿科 福建省龙岩市 364000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儿科临床中应用阿奇霉素出现的不良反应与药学监护进行分析研究。方法:研究对儿科在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应用阿奇霉素治疗的137例呼吸道疾病患儿进行了观察,采用计算机对患儿随机分组,一组采用常规的用药和护理方式,一组在药学监护下进行用药,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数据是7.89%(3/68),对照组数据是12.39%(12/69),两组不良反应数据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儿科临床应用阿奇霉素治疗疾病给与药学监护可以确保用药的合理性,从而有效减少不良反应,显著提升用药质量,这对于减少医患纠纷也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儿科临床;阿奇霉素;不良反应;药学监护
引言
阿奇霉素属于抗生素药物,可有效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厌氧菌、格兰阴性菌以及革兰阳性菌,并且对肺炎支原体以及衣原体均具有较强的杀伤效果,在儿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但在用药过程中患儿也会出现发烧、胃肠不适、过敏性皮疹以及过敏性休克等不良反应,严重增加患儿的不适感,所以加强对药物特性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在儿科临床中应用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与药学监护,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儿科在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应用阿奇霉素治疗的137例呼吸道疾病患儿进行了观察,采用计算机对患儿随机分组,一组采用常规的用药和护理方式,一组在药学监护下进行用药,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共计有患儿69例,包含男性42例,女性27例,其年龄在1~9岁之间,平均年龄数据是(4.2±0.4)岁,病程在2.5~8d之间,平均病程数据是(5.1±0.7)d;观察组共计有患儿68例,包含男性44例,女性24例,其年龄在1~8岁之间,平均年龄数据是(4.1±0.8)岁,病程在1.5~7d之间,平均病程数据是(4.8±0.5)d。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差异性经SPSS22.0检验提示P>0.05,可比性良好。
1.2方法
对这13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阿奇霉素所致不良反应病例的年龄分布、性别分布、给药途径、药品剂型、不良反应累及系统、不良反应程度分级,并对儿科临床应用阿奇霉素治疗的药学监护要点进行归纳总结。药物不良反应程度分级包括轻度、中度、重度,轻度即轻微反应,症状不发展,无需治疗,中度即症状明显,重要器官或系统功能受累,重度即重要器官或系统功能严重受损,危及生命安全。
2结果
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数据是7.89%(3/68),对照组数据是12.39%(12/69),两组不良反应数据差异性显著,P<0.05。
3讨论
3.1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本次研究过程中的全部110例患儿,给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之后出现的不良反应重点包括了胃肠道、过敏、静脉炎和神经系统损害等等,根据上述文中详细分析可以知道,导致不良反应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下面几方面因素。1)胃肠道反应全部患儿中产生胃肠道反应率最高,临床上胃肠道反应的重要表现就是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大多数胃肠道反应患儿都是经过静脉滴注阿奇霉素之后才产生的。2)过敏反应所有过敏反应的病患包括过敏性皮疹以及休克两方面。阿奇霉素的口服或者静脉滴注,都会产生过敏性皮疹现象,产生的时间不一样,有十几分钟,也有几天的。过敏性休克大多数出现在静脉滴注几分钟之后,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脸色苍白等情况。3)静脉炎大部分患者出现静脉炎也是浅静脉炎,静脉血管作为急性无菌性炎症,部分的患儿产生了发热、白细胞总数增多的情况。4)神经系统产生损害临床上神经系统损害患儿的表现就是口干烦躁症状。经过综合研究分析的结果表示,导致不良反应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除去与药物本身所具有的毒副作用、患儿抵抗能力差等有密切关联之外,和用药不科学、不合理有直接关系。例如给药剂量较大、静脉滴注的速度快、静脉滴注的时间更长、应用高浓度药物、给药途径不合理等,所以,都可能导致患儿产生不良反应。
3.2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药学监护方法
应将阿奇霉素的药学监护制度进行完善,并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临床用药制度进行创新和改革,使中心的药学管理模式不断健全起来,特别是针对应用阿奇霉素的儿科产生的不良反应,临床相关人员一定要重视,严格落实儿科不良反应的监护工作。在临床中,医生要加入到日常的医疗查房工作中,这样能够对患儿的详细情况有具体的了解。在患儿用药期间,要对其实施全程医学监护,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另外,护士还要做好药品清洁以及保管的工作,使得阿奇霉素的应用效果达到最好。最后,要不断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这点是特别重要的,可以经常开展专业培训与讲座活动,以此来提升医护人员的自身专业素质,从而使其正确掌握阿奇霉素的用量以及浓度等,确保患儿用药安全。
阿奇霉素在儿科疾病的治疗中使用十分广泛,尤其是呼吸道疾病。近几年,随着气候和环境的恶化,儿童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不断升高,这也使得应用阿奇霉素治疗的不良反应十分高发。阿奇霉素所致不良反应主要是过敏性皮疹、胃肠道反应、头晕等,过敏性休克也有发生,但比较少见。阿奇霉素作为新型抗生素在儿科治疗中得以广泛应用,患儿用药后可在短时间内进入组织内,并快速吸收,杀菌活性较强且可与衣原体以及肺炎支原体均发生作用,相对于红霉素来说,阿奇霉素具有更强的合成支原体蛋白质的能力,并且具有更加稳定的灭菌作用。患儿用药后其机体内的吞噬细胞会吞噬阿奇霉素,将药效直接释放于病变部位,而阿奇霉素半衰期较长,对相关疾病的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阿奇霉素作为一种新型的半合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抑菌效果显著,可通过与病原菌中的核糖体50S亚基进行结合,从而对病原菌的转肽过程进行抑制,对具有RNA依赖性的蛋白质合成进行阻断,最终达到抑菌效果。阿奇霉素因其显著的抑菌效果,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炎症感染性疾病,尤其是下呼吸道感染,成为下呼吸道感染的首选抗生素药物,而下呼吸道感染在儿童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是儿科常见疾病,因此,阿奇霉素在儿科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总而言之,应用阿奇霉素将造成患儿产生很多不良反应,给患儿身体健康带来影响,所以儿科门诊医护人员要按照阿奇霉素应用资料综合自身的临床经验,有效提高用药合理性,减少并发症产生几率。保证药物在儿科治疗过程中具备更高的安全水平。
参考文献
[1]汤凤玲.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5):6886+6888.
[2]段彦清.儿科临床中应用阿奇霉素发生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02):217+220.
[3]张灵鋆.儿科临床中应用阿奇霉素发生的不良反应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5,(24):355.
[4]张静,石祥奎.儿科应用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不良反应61例分析[J].淮海医药,2016,34(01):97-99.
[5]司斌.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的不良反应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03):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