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常见原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2
/ 1

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常见原因

李君君 

营山县中医医院 四川南充   637700

有很多病人常常问医生,能不能不抽血呢?为什么要天天抽血?原因在于人的身体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且每项化验都是根据患者疾病去实施的,它是判断体内各种功能及异常变化的重要指标,是目前临床最常见的检验项目。虽然我们平常称之为抽血,但在医护人员面前它是血液标本,作为常见的检验项目,其结果是医生给病人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及真实性,应保证血液标本是合格状态。

血常规检查中的三大系统,分别为红细胞系统、白细胞系统、血小板系统。检查内容为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白细胞分类计数和血小板,通过观察它们数量及形态分布情况可判断血液状况和疾病。除了合格血液标本外,还有不合格血液标本存在,它被称之为缺陷标本。为了能够准确提供临床检验数据分析结果,不造成不必要的误诊或纷争,检验人员应在发现血液标本不合格时重新采集血液标本,以保证最终检验报告的准确性,若是有采集样本不合格情况发生,及有可能造成医生的误诊或错过患者治疗的最佳时间。既往有学者对血液标本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不合格原因占比最高的为溶血,其次为采血量不准、凝血、血液标本放置时间过长等各种情况[1]

一、溶血

溶血为什么发生?红细胞破裂为溶血,形象一点描述为血“化”了,血液呈半透明状态,当溶血标本拿去检测时会直接对仪器的测定产生影响,致使结果丧失真实性。血液标本发生溶血原因非常多,主要有:1.采集前,消毒液还未风干便进行操作或者准备的注射器针头太细导致血细胞途经针头时就已破裂,导致有空气进入真空采集管。2.采集中出现抽血困难或在采血时压脉带捆扎时间过久(通常建议不宜超过1分钟),导致淤血过多。3.血液存放时间过久。4.运输过程中血液标本发生挤压或震动。除此之外还有病理因素存在,如患有血液病、肾病等。

二、采血量不准

采血量不准主要原因在于采血过程中血液流动不畅或检验人员因经验不足没有按采集管上刻度进行采集,而一些血液标本如凝血试验和红细胞沉降率等,当抗凝剂没有达到合适比例情况下,也会致使血液标本采血量不准确的情况发生。

三、凝血

凝血主要原因在于检验人员技能不熟练,很多刚进入医院实习或刚刚毕业的新检验人员,因抽血的技能还不是特别熟练,反复进行穿刺或采集血液以后忘记把抗凝管摇晃均匀使出现凝血状态。另外,有的病人因血管壁过硬、血管充盈情况差等在检验人员进行抽血时回血过慢,也会出现凝血情况。

  1.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过长

采集血液标本10分钟后,检测结果会趋于稳定。医院使用的常规试管中虽然都有使用抗凝剂,但是当血液离开机体仍然不可避免的发生部分凝聚,但是当血液采集后时间越拖越长,那些凝聚血小板又会自动解除凝固状态。为了避免该结果发生,在采集血液标本后应及时摇晃均匀放置10分钟或24小时内拿去检测,使检测结果更加真实准确。另外,还有标本采集必须马上送检的情况,如血气分析,血沉等。

五、其他情况

抽血胳膊和输液手背同侧采集,不当操作或意外造成标本污染等。除工作人员造成因素以外,患者的不配合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空腹采血一般主张12小时前停止进食并停止服用一切对检验项目有影响的药物,而因患者有时会忘记医护人员叮嘱,偷偷进食或使用某种药物也会造成采集血液的标准不合格。

那么,针对以上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常见原因,该如何避免呢?

上述原因分析可以看出,检验结果不合格与检验人员关系较大。针对检验人员造成的标本不合格情况,检验人员应使用专用针头,加强锻炼抽血技能,立争做到“一针见血”,在采血试管血液达到指定量标准后立即拔出针头及时送检。针对病人造成标本不合格情况,检验人员应对患者强调该检验结果的重要性,询问患者私下服用药物并情况的原因,方便患者配合。排除检验人员及病患造成检验标本不合格情况,还需对采样的各种仪器按规定定时检查。医院应加强对检验人员培训及教育,规范血液采集操作流程且增强检验人员责任心,在每日抽血后及时送检,若遇需长期保存的血液检验标本应分离出血清保存至冰箱,最大限度降低血液标本不合格率。

同时,患者要谨遵医嘱,为了自身健康应在检验人员告知检验注意事项时,认真聆听并百分百执行,如要求空腹采血时,采血前三天不要食用过于油腻和高蛋白食物,也不要大量饮酒,采血前一天晚八点后不要进食,以免影响检验结果指标;有晕血症患者应提前告知方便检验人员另作安排等,以保证最终结果的准确性。通过本文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都对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常见原因有所了解,应从检验人员操作及患者配合两方面着手,确保血液标本合格,从而顺利完成血常规检测。

本文中相关资料来源:

[1]张梅青,对导致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的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 2018,16(21): 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