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老年科 200336
【摘要】目的:有效的规避和化解护理风险,降低护理风险系数,提高护理质量。为老年病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以风险管理理念为指导,根据老年病房患者的特点,通过识别与分析老年病房护理安全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进行风险评估,提出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指导临床规避和化解护理风险,确保护理安全。结果:护理人员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促进护理管理质量。提高老年病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论:在老年病房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通过对老年病房潜在的护理风险的识别与评估,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和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老年病房;安全护理
护理风险是指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患者及护理人员本身发生的护理目的之外的不良事件。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医院有组织、有系统地消除或减少护理风险的危害和经济损失。它是一种通过对患者、护理人员可能产生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正确决策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1]。医疗行业是高风险行业,而老年患者由于身体生理功能退化以及疾病的多发性、复杂性、突发性、猝死率高等特点,常可影响老年人的安全,使得老年患者成为医院风险管理的高危人群。随着护理安全风险系数极大地增加,护理安全保障可靠性增大[2]。基于此,在老年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1 护理风险产生的原因
1.1来自患者本身的风险
护理风险很大程度来自患者本身。病人年龄大,身体机能衰退,生活不能自理者多,卧床者居多。有的病人视力、听力减退,有的病人呈老年痴呆状,反应迟钝、言语不清、肢体活动受限,甚至大小便失禁等。因此,病人各种治疗处置多,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需求量大。
1.2与疾病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
老年病人疾病种类多,且多种疾病集于一身。因此,要求护士掌握全面的医学知识,具备娴熟的护理技巧,勤于观察,善于发现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
1.3老年科急危重症抢救多,死亡率、猝死率高
老年病人病情变化急骤,容易发生猝死,要求护士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及专业技术,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病情观察需细致、全面、及时、准确,具有熟练的应急能力,有效地做好急救处置,准确使用各类监护、急救仪器,为抢救病人赢得时间。
1.4药物不良反应多,多重耐药发生率高
老年人由于患多种疾病,服药种类多,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容易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病理组织在药物使用中产生耐药性,加之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和敏感性差,在护理中应注意给药安全,加强用药管理,仔细观察药物作用和副作用,合理安排服药时间,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3]。
1.5老年人心理问题突出
老年病人由于慢性病及病情复杂多变,治疗时间长,对疾病的转归、治疗、前景等认识不足[4]。例如治疗效果不明显时,便会产生焦虑不安的心理,病程长,病情稍有反复或久病不愈,常引起病人猜疑。而有的病人在病情危急或自知不能治愈的情况下,产生绝望情绪,急躁易冲动、情绪不稳定。有的老年病人则有对死亡的恐惧心理。因此,要求护士应根据不同病人的心理状态积极做好安慰和疏导工作,避免不良情绪的影响。
1.6医院内意外损害
1.6.1病人及家属的就医行为也是构成护理风险的主要因素。如病人家属对疾病的严重性认识不足,护理不当引起走失、自杀、一次服用大量药物、跌伤、骨折等。
1.6.2系统因素主要有管理机制不完善,如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监控制度不完善。
1.6.3服务系统、设备缺陷,地面湿滑易致病人跌倒、骨折等。
1.7护理人员认知局限性
护理人员本身的主观因素,包括身体因素、情绪因素,也包括环境因素及患者的情绪影响和疾病因素。另外,检测手段的制约及医疗器械、药品、血液带来的风险。
2 护理风险管理对策
2.1护理风险的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对潜在的和客观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系统的识别和归类,并分析产生护理事故的原因。因此风险识别,实际也是一个动态监测过程[5]。
2.2护理风险的评估
2.2.1总结以往临床资料法
通常从累积的临床资料入手,分析和明确各类风险事件的易发部位、环节和人员等[6]。例如,从护士长每天对各岗位护士检查、病房质控小组每周定期检查中积累的临床资料中进行总结,讨论分析曾经发生过的风险事件。工作中发生潜在的护理风险事件:①护理意外事件:如跌倒、坠床、烫伤、压疮、意外脱管等。②技术操作方面:静脉穿刺、PICC置管不成功,导尿、鼻饲插管失败等。③非技术操作方面:口服药错发、漏发,注射、输液错误。通过分析评估,原因主要有两方面:①工作人员因素:缺乏风险防范意识、责任心不强、理论知识不扎实、技术操作不熟练、护理管理不到位。②患者自身因素:年老体弱各种功能衰退、疾病复杂多变等。对潜在的护理风险的性质、损伤的程度、发生的概率进行评估,最后根据风险的大小排序,制定采取措施的优先顺序。
2.2.2工作流程图法
包括综合流程图和高风险部分的详细流程图,由此全面分析各个环节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
2.2.3调查法
设计专门调查表,调查关键人员,可能发生风险事件的信息。
在护理工作中可以把后两种方法结合运用,流程图法便于直观分析、全面综合。调查法有利于了解风险之所在,并且可以补充及完善流程图。
2.3护理风险控制
2.3.1风险教育是提高防范护理风险的基础
将病人安全、护理风险管理编入护士和新进护士岗前培训课程,组织护士学习护理风险管理知识,并就相关案例进行讨论,加深对护理风险的理解,提高护士防范风险的意识。
2.3.2提高护理技术水平
加强专科业务培训,掌握护理安全评价方法,准确评估老年病人现存和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新入科护士进行护理安全意识学习,加强专科理论,专科技能训练,加强护理技术操作的训练与考核,提高护理急救技能。
2.3.3健全护理风险管理制度
据根老年患者特点,增加危险因素的评估,如跌倒、烫伤、压疮、坠床等危险因素的评估,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制定完善如协助生活不能自理患者进食、为卧床患者变换体位等生活护理工作流程;完善入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的项目及住院患者告知签字制度。
2.3.4加强护患沟通
加强护士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最大限度的规避风险[7]。在治疗前由医生与家属交谈,将治疗的必要性、治疗意义和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风险等告知家属,避免发生并发症后因告知不详而引起纠纷。正确处理护患家属之间的关系。加强交流与沟通,融恰与家属之间关系,促进护士与患者家属间的相互理解,从而减轻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护理行为的误解[8]。
2.3.5熟悉国家医疗法律法规变化
增强护士的法律意识,用法律规范护士的行为,建立完善的风险识别机制,建立防范处理护理事故的预案,完善预防自杀、自伤、他伤、走失、跌倒、坠床、骨折等多项护理安全防范措施。
2.3.6合理安排人力资源
加强中午、夜间、节假日时段的护理安全,根据老年病房基础护理量大的特点,排班新老护士搭配,加派人员协助早晚班护士完成护理任务,抓好重点环节、重点病人、重点操作、特殊操作、高难度操作,专人负责以防止发生意外。
2.3.7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环境
保持病区的地面清洁干燥,保持人行通道畅通,医疗仪器如旁监护仪、氧气筒、吸引器摆放在指定位置,医疗仪器的电线卷放有序。保持足够的照明。病区要光线充足,厕所、走廊灯光不能太暗,转角位置必须亮照明等,并要定时检查,及时维修。改善硬件设施。病床和椅子高度适当,床有床栏,凳子要有靠背。床脚轮要有良好制动。平推车、手推车要有刹车、有安全绑带。
3 小结
护理风险贯穿于整个护理活动过程中。护理风险管理不容忽视,风险管理已成为现代医院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病患者除具有一般临床科室存在的风险外,还因患者年龄偏大、生理心理功能障碍、病情复杂多变等特点而存在更多已知和未知的高风险因素。因此,老年病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尤为重要。建立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去识别、分析、评估这些因素,制定出有效的防范措施,将护理风险管理与护理质量管理相结合,在护理实践中不断寻找护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正确化解并处理护理风险,才能提高护理质量,切实为病人提供更加安全、有序、优质的护理。
参考文献
[1]李惠聪.护理风险管理与患者安全[M].北京:军事医学出版社,2009:1-3.
[2]杨玉英,张素超,南根红.运用护理风险管理程序提高护理安全的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4):88-89.
[3]刘淑英.老年病科临床护理工作的特点分析与管理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6,(24):32-33.
[4]李映晖,吴志娟,丁连沐,等.前馈控制在老年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6):3191-3194.
[5]董晓红,李淑珍,黄雅彬.心血管内科老年病人的护理风险管理[J].全科护理,2009,(161):2978-2979.
[6]刁冬梅,林岩,卢玉贞,等.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效果[J].护理研究,2007, 21(3):629.
[7]王纯霞,郭燕.护士长加强病区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与体会[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4):65.
[8]吴海飞,何双英,朱丽.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1(36):88-89.
作者简介:华东芳(1971-),女,主管护师,本科,主要从事老年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