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洪县中医院 四川省 遂宁市 629200
摘要目的:分析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防治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本院分娩的产妇100例,将实施常规护理的设定为对照组(50例),将实施产后盆底康复护理的设定为观察组(50例),对比两组产妇在盆腔肌纤维改善情况、美表现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产后妇女提供盆底康复护理,能够有效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改善盆底功能障碍症状,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和充分的安全性。
关键词:女性盆底功能障碍;产后盆底康复;防治效果;安全性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是一种由盆底支持结构损伤所引起的疾病,根据以往的护理工作经验发现,为产后妇女提供盆底肌康复护理能够对该疾病起到良好的预防与改善作用[1]。因此,本次研究为产后妇女提供盆底康复护理,护理效果良好,具体情况如下。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本院分娩的产妇100例,将其划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两组。观察组产妇平均年龄(27.21±5.28)岁,经产妇18例,初产妇32例。对照组产妇平均年龄(28.73±5.01)岁,经产妇20例,初产妇2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向产妇传授自行盆底肌肉训练的方法。对照组实施产后盆底康复护理,护理内容具体如下。
产妇完成分娩后,为产妇提供盆底功能检查,不该做盆底肌肉功能,观察产妇会阴处伤口是否存在硬块、压痛、红肿等表现,检测产妇测阴道的收缩压、评价产妇盆底肌力。
产妇经过分娩后,由于机体内分泌会在一段时间内处于失衡状态,可能会出现情绪不稳定的问题[2]。因此,护理人员在为产妇提供盆底康复护理的过程中,应当实施一定程度的心理干预,将预防或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具体方法详细介绍给产妇,积极与产妇家属开展合作,给予充分的安慰与鼓励,做好健康宣教工签,帮助产妇建立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使产妇保持放松。
指导产妇进行盆底肌肉锻炼,进行提肛运动,每次收紧肛门3秒以上。与此同时实施为期30日的干预治疗,所采用的设备为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通过物质反馈、电刺激等方法实施干预治疗,每周进行2次干预治疗,4周一疗程,每次治疗时间为20~30分钟,每两周对电刺激频率进行一次调整[3]。该治疗方法能够使产妇盆底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得到提升,加速神经细胞恢复,以改善产妇盆底功能[4]。
调查两组产妇在盆腔肌纤维改善情况、美表现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情况并进行对比。
通过SPPP13.0分析计数资料(χ2)和计量资料(t),分别表示为(n,%)和( ±s),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 1 两组患者盆腔肌纤维改善情况对比结果[n,(%)]
组别 | n | I类肌纤维 | II类肌纤维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对照组 | 50 | 7(14.00) | 23(46.00) | 4(8.00) | 23(46.00) |
观察组 | 50 | 7(14.00) | 33(66.00) | 4(8.00) | 34(68.00) |
χ2 | 0.125 | 6.189 | 1.162 | 7.082 | |
P | >0.05 | <0.05 | >0.05 | <0.05 |
表 2 两组患者两组患者尿失禁、脏器脱垂、性生活满意度对比结果[n,(%)]
组别 | n | 尿失禁 | 脏器脱垂 | 性生活满意 |
对照组 | 50 | 9(18.00) | 10(20.00) | 39(78.00) |
观察组 | 50 | 3(6.00) | 3(6.00) | 47(94.00) |
χ2 | 7.635 | 5.123 | 6.749 | |
P | <0.05 | <0.05 | <0.05 |
表 3 生活质量指标对比结果( ±s,分)
组别 | 精神健康 | 情感职能 | 社会功能 | 生理职能 | 躯体疼痛 | 精力 | 一般状况 | 生理机能 |
对照组 | 74.33±4.73 | 73.33±4.36 | 72.33±2.37 | 79.73±4.73 | 71.37±0.37 | 73.64±4.74 | 72.36±4.58 | 71.34±4.52 |
观察组 | 98.96±4.37 | 97.72±5.76 | 96.76±4.62 | 93.67±4.96 | 96.38±3.36 | 9.73±0.39 | 96.73±4.34 | 93.73±7.73 |
t | 7.254 | 3.154 | 4.541 | 6.153 | 4.035 | 4.065 | 5.212 | 4.713 |
P | 0.0135 | 0.0258 | 0.0148 | 0.0396 | 0.0281 | 0.0492 | 0.0311 | 0.0246 |
对于女性患者来说,盆腔手术史、肥胖、妊娠和阴道分娩、雌激素水平下降以及年龄增长等都有可能会引起盆底功能障碍[5]。为了对该疾病进行有效的预防,通常建立女性在产妇不要从事体力劳动,提倡晚婚晚育,产后进行常规的电刺激治疗和康复锻炼,注意日常生活卫生,对便秘、慢性咳嗽以及产褥感染等疾病进行积极有效的预防与治疗,降低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病率。肥胖与腹压增高是引起盆底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大幅增加患者患上盆底功能障碍的概率。这就需要患者对以往的生活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合理控制体重,尽量少喝或不喝咖啡。
经实验研究发现,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为产后妇女提供盆底康复护理,能够有效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改善盆底功能障碍症状,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和充分的安全性。
[1]徐菊芳,洪嘉颖,罗嫱欢. 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导的产后早期盆底康复训练对产后女性盆底功能恢复效果研究[J]. 中国当代医药,2018,25(11):178-181.
[2]张艳.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肌力减退的治疗效果分析[J].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8,5(13):14+17.
[3]马乐,刘娟,李环,李丹彦,葛环,张洁. 产后盆底康复流程 第一部分——产后盆底康复意义及基本原则[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5,31(04):314-321.
[4]李环,龙腾飞,李丹彦,葛环,刘娟,张洁,马乐. 产后盆底康复流程第三部分——产后盆底康复措施及实施方案[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5,31(06):522-529.
[5]蒋雪玲.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在产后盆底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6,9(04):35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