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及健康需求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6
/ 2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及健康需求分析

李国雨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康巴什部   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10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和健康需求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应用堪萨斯心肌患者生存质量表(KCCQ)及健康需求调查表对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2019年1—9月收治的19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开展调查。结果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Ⅱ级142例与Ⅲ级、Ⅳ级48例患者的KCCQ体力受限、症状和生活质量3项分别为(73±18)分∶(56±21)分、(63±22)分∶(48±25)分、(60±18)分∶(54±15)分(t=6.19、4.02、3.06)。64例LEVF<50%和126例≥50%患者KCCQ体力受限和生活质量分别为(63±21)分∶(75±24)分和(57±17)分∶(64±18)分(t=6.72、4.31,P<0.01)。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体力受限的影响因素有年龄、性别、NYHA分级、LEVF以及CCI指数;心衰症状的影响因素为年龄、性别和NYHA分级;性别及收入状况对患者的社会功能有影响。超过半数患者需要基本知识教育、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康复指导、定期体检、建立慢性病健康档案、日常照料者、陪同就医服务、义诊、家庭签约医生、社区家庭急救呼叫系统。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健康需求迫切,应提供针对性医疗及社会支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生活质量;健康需求

引言

慢性心衰属于常见慢性疾病,在临床中比较常见,该疾病不仅发病率高,而且病程长,所以患者通常需要长时间用药干预,但在治疗期间,患者因对疾病认识不足,因此容易反复发作,影响生活质量,对此应注重护理干预的实施,这样才能在确保生活质量的同时,让患者更加认可和满意护理服务,现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9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65岁;②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的慢性心力衰竭II~IV诊断标准并确诊;③无认知功能障碍,能正确理解调查问卷内容含义且取得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2周内患急性心肌梗死或入院前3个月内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者;②合并恶性肿瘤,严重的肝、肾等重要脏器损害或进行放疗、化疗、器官移植的患者;③患有影响日常活动的其他疾病,如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运动器官损害或残疾等;④有先天性心脏病、精神疾病史及语言交流障碍者。

1.2方法

对照组中按照常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方式对病人进行护理,其中包括入院宣传教育、治疗健康教育、预后的常规护理等内容。实验组在进行对照组同样的护理常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心理干预,具体干预方式如下。生理护理是舒适护理中一项最重要的内容,生理护理不仅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护理,还需要保证患者在住院过程中感受到舒适。例如保证病房环境温馨舒适,保持整洁干净与室内的良好采光,将室内温度与湿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并在病房内配置电视机以及收音机等物品,保证患者的休闲娱乐。护理人员应当向患者介绍病房内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条规,避免患者出现违规现象,同时应当告知患者洗漱间、休闲区、娱乐区的位置,使患者能够尽快适应医院环境,这样做有利于后续治疗和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助于患者的病情好转。由于大多数患者缺乏相关的医学知识,对慢性心力衰竭没有完整的认识,往往认为这是一种十分严重的疾病,患者往往就容易出现患得患失、焦躁易怒、以自我为中心的情绪。在这个阶段,护理人员要与患者进行及时沟通,同时向患者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使患者对心力衰竭有正确认识,让患者对生命和治愈充满希望。除此之外,当患者主动向医生和护士寻求帮助,这时候护理人员要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帮助患者进行心理调整,让患者在治疗前后都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在整个疾病治疗期间和预后康复期间,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的主诉耐心倾听,保证对患者有及时的心理状态掌握,并运用有针对性的心理指导方案进行引导,教给患者慢节律呼吸法,从而对自身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帮助患者减轻焦虑、烦躁、恐惧心理,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并在乐观的情况下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2结果

2.1调查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中男性104例(54.73%),女性86例(45.26%),年龄在65~90之间,平均年龄为(76.53±6.98)岁。体重指数(BMI)为(28±3)kg/m2。文化程度:33例为文盲,26例为小学,38例为初中,54例为高中/大专,39例为大学及以上。婚姻状况:182例为已婚,8例为未婚/丧偶。收入状况:39例年收入不足1万,128例年收入在1~5万,23例年收入超过5万。NYHA分级Ⅰ级74例(38.95%),Ⅱ级68例(35.79%),Ⅲ级44例(23.16%),Ⅳ级4例(2.11%)。LEVF为(61±14)%。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为1.9(1~3)分。

2.2生活质量与NYHA分级

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Ⅱ级142例与Ⅲ级、Ⅳ级48例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KCCQ体力受限、症状和生活质量方面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生活质量与LEVF分级

64例LEVF<50%和126例≥50%患者生活质量相比,KCCQ体力受限和生活质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分别以KCCQ各项评分为因变量,以年龄、性别、BMI、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收入状况、NYHA分级、LVEF、CCI、NT-proBNP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找出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其中年龄、性别、NYHA分级、LEVF以及CCI指数对患者体力受限有影响;年龄、性别和NYHA分级对患者的心衰症状有影响;性别及收入状况对患者的社会功能有影响。

3讨论

慢性心衰是目前导致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运动耐力下降引起的呼吸困难和全身乏力、体液潴留引起的腹部水肿和腿部水肿、心脏扩大和心功能不全等心脏病引起的症状,会严重的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长期的药物治疗还会引起悲观、抑郁等一系列的不良情绪,在目前医疗卫生技术迅速发展下,社会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而在各科室护理中,综合护理也开始受到广泛关注,且受到患者的好评。慢性心衰属于心血管系统慢性病,常见症状有气急、胸闷、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还可以出现水肿、胸腹水、心源性肝硬化等,心源性猝死风险比较高,因病程漫长,需要长期治疗。治疗期间,因受到病情、心理、疾病认知度等多种因素影响,患者通常会出现依从性差现象,影响生活质量,因此需要做好护理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实践中,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应用广泛,其作为现代化护理模式之一,无统一流程和措施,护理模式比较灵活。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在临床的应用,主要是以患者面临护理风险为依据,为其提供综合性护理计划,一方面可以避免患者受到不良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可以降低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冷丽丽,栗超,苏兴,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2019(6):41-42.

[2]范中杰,陆益花,孙瓅贤,等.对比堪萨斯心肌病问卷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估[J].中华医学杂志,2009,89(46):3244-3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