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 山西太原 030013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输液护理中实行静脉留置针的效果。方法:选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并需要静脉留置针输液的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单双号抽签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30例患儿纳入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30例患儿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对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对,研究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为96.6%,较对照组的76.6%有显著提升,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儿科输液护理中,向患儿实施静脉留置针输液效果明显,并给予留置针输液患儿采用综合护理,能有效提高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减少穿刺次数,降低留置针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临床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小儿输液;留静脉置针;综合护理;临床效果
在儿科临床治疗过程中,由于患儿年龄普遍偏小,甚至有些为新生儿,自主能力差,易哭闹,在护理人员进行静脉穿刺的过程中大多数患儿不能很好的配合,对患儿采用常规静脉穿刺治疗效果不明显[1]。近年来,静脉留置针作为临床新兴起的护理方式,操作简单,降低对患儿血管的损伤,减少对患儿静脉穿刺的数量。但由于留置针在患儿血管中留置时间长,患儿易出现发炎、血管疼痛现象[2]。因此,在患儿输液过程中,对于如何进行静脉留置针护理是儿科临床最为关注的重点,现针对不小儿输液护理中实行静脉留置针的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文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疗诊治的需要行静脉留置针输液的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单双号抽签法将所有患儿分组,组别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为30例,研究组男童人数为18例,女童人数为12例,年龄在4~13岁之间,平均年龄(7.45±1.25)岁,住院时间为6~22天,平均住院天数为(14.11±1.36)天。对照组男童人数为16例,女童人数为14例,患儿年龄在4~12岁之间,平均年龄(7.58±1.22)岁,住院时间为6~24天,平均住院天数为(14.87±1.66)天。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住院天数等方面进行对比,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向患儿家长讲解静脉留置针的优点以及注意事项,在为患儿输液之前,护理人员要对药物进行核对,并向患儿家属讲述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用留置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①护理人员在为患儿进行静脉留置针输液时,要挑选优质血管进行静脉穿刺,例如静脉走向直、血管弹性强、血管相对较粗的,部分患儿需要进行头皮注静脉留置针,护理人员要征求患儿家属为其剔除局部头发,位置一般在患儿头皮正中央或双侧浅动脉附近。②在为患儿进行静脉留置针之前,在保证包装完好无损的前提下,对整套针管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将管内气体全部排出,对患儿静脉穿刺部位进行局部消毒,在为患儿进行留置针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规章程序操作,保证留置针操作一次性完成,降低患儿的痛苦。③在患儿入院后,护理人员要与患儿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为患儿家长讲解静脉留置针的优势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并解答患儿家长所不理解的问题,让其对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以及患儿自身病情有一个整体认识,方便患儿及其家属在治疗过程中能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由于患儿年龄偏小,控制能力较差,容易产生哭闹行为,在静脉穿刺时不能很好的配合护理人员,因此,护理人员要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有效地心理护理,消除患儿家长的疑虑,使患儿及其家长与医护人员建立相互信任。
1.3 判断指标
应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实行调查,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数据运用SPSS22.0软件分析处理,其中本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s)表示,本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中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率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 结果
2.1 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
对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对,研究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为96.6%,较对照组的76.6%有显著提升,差异显著(P<0.05)。具体结果如表1。
表1两组患儿家长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 | 例数 | 非常满意 | 满意 | 不满意 | 满意度 |
对照组 | 30 | 8(26.6) | 15(50.0) | 7(23.3) | 76.6% |
研究组 | 30 | 12(40.0) | 17(56.6) | 1(3.3) | 96.6% |
X² | 5.1923 | ||||
P | 0.0226 |
3 讨论
目前,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留置针的操作技术以及留置针生材料等方面也随之提高,静脉留置针已成为临床静脉注射最为常用的方式,并得到医护人员广泛认可[3]。随着留置针在临床静脉输液中的频繁应用,由于留置针引发的不良事件也随之增加,因此,如何选择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降低对患儿静脉穿刺的次数,提升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成为临床医护人员的热点话题[4]。对于需要静脉输液的患儿,以往传统静脉穿刺由于穿刺次数多,对患儿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容易产生恐惧以及抗拒的心理,进而降低治疗效果[5]。向患儿采用静脉留置针可有效降低穿刺次数,降低患儿静脉输液的痛苦,然而静脉留置针的安全性是护理人员必须重视的问题,护理人员需做好护理干预,尽量满足患儿的需求,促进护理人员与患儿家属治疗的和谐关系,并建立良好的沟通,进而提升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儿科输液护理中,向患儿实施静脉留置针输液效果明显,并给予留置针输液患儿采用综合护理,能有效提高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减少穿刺次数,降低留置针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临床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杨诗月,雍彩霞,席慧菊.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07):974-976.
[2]左丹黎.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中的效果研究[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02):154-157.
[3]罗丹丹.外周静脉留置针结合预见性护理在神经内科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01):210-212+216.
[4]陈丽君,李爱求,张雯娟,陆群峰.PDCA循环法在儿科门诊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0,27(01):186-188.
[5]刘洋.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预防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9,32(24):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