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园内养殖技术创新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3
/ 2

动物园内养殖技术创新研究

夷倩芸

江苏省淮安市动物园, 江苏 淮安 223300

摘要:经济在快速进步,这种趋势下的畜牧养殖也日益在扩展规模。相比于其他行业,畜牧养殖面对于更大疾病威胁,有必要注重日常的防控。这是由于,暴发式的各类动物疫病都将威胁至动物的繁衍进而也增添了养殖損失。从总体来看,养殖业也将遭到威胁。针对畜牧养殖,有必要解析各类动物疾病的根本病因;结合常见疾病的状态,探析适当的防控策略。

关键词:动物园内;养殖技术;创新研究

引言

目前我国养殖规模化程度不断提升,动物流动性不断加强,给养殖场开展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造成较大压力。动物疫病发生与养殖理念、养殖技术、养殖管理等因素密切相关,为确保对疫病控制和饲养环境安全,减少疫病发生,降低动物死亡率,要按照动物疫病的流行规律,从阻断疫病流行的主要环节人手,才能有效防控疫病流行,提升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1动物养殖中常见疾病类别

养殖业范围内,畜牧养殖表现为重要价值,优良的畜牧养殖可以推进总体的畜牧业进步。自从入世以来,各行业都日益明确了畜牧养殖体现出来的自身价值。为了推进发展,就有必要在根源上防控动物疾病。从现状来看,动物疾病包含如下这几类:传染性的疾病、寄生虫带来的疾病、日常的普通疾病。动物无论感染了哪一类疾病,都将威胁本身的生存,情况严重时还将造成死亡。确保禽畜的健康,关乎长期的养殖业总体质量。这是因为,饲养健康的动物才会体现出最优的市场价值。由此可见,有必要强化针对于动物病情的日常防控。具体来看,动物疾病可分成如下类别:

1、传染类疾病。通常来看,动物若染上了传染类的某种疾病那么很易死亡,干扰到整体性的养殖。产生这类疾病,根源即为细菌或病毒带来的侵害。从实质上看,传染疾病会构成较大伤害性。然而若能适当予以防控,即可减小附带的总体损失。传染病包含了初期的潜伏状态、前驱的阶段、后期发病阶段。这类动物疾病根源于多样的传染因素,若传染至人体那么还会伤害健康。

2、寄生虫引发的某些动物疾病。通常状态下,动物本身寄居了寄生虫,繁衍的寄生虫将会威胁至寄存的动物生命。从分类来看,寄生虫包含了原虫、节肢类的动物、蠕虫这样的三类。在这之中,动物体内可寄生蠕虫或原虫,体外寄生的是节肢性的寄生虫。寄生虫依托于某类介质才会传播动物疾病。例如:不洁净的水源或动物食料,这些都可被寄生虫当做传播载体。

3、常见的疾病。普通疾病附带的伤害性相对是较少的,但若没能妥善管理那么常见疾病也将增添额外的养殖损失。从类别来看,普通疾病又可分成内外科的以及产科的几类。在这其中,外科类的包含了动物四肢或者眼睛患有的疾病,也包含了外伤;内科疾病即为泌尿、消化道及呼吸性疾病。与之相比,产科疾病呈现为复杂性。

2优化措施分析

2.1严格遵守消毒制度

养殖场应做好消毒工作,应严格根据消毒规范进行操作,将这一工作的落实纳入养殖场工作人员的考核内容中。第一,预防性消毒。这一方式是结合日常饲养管理对圈舍、场地、用具以及饮水等开展消毒工作,进而防止普通传染病。养殖场不需要固定安排时间消毒,可按照经营的现实情况进行安排,通常每周消毒1次即可。第二,在所有经营环节中实施科学的消毒程序。消毒工作需要耗费人力和物力,但能有效抵御疫病传播,避免养殖场受到不应有的经济损失。第三,定期更换消毒药品。就疫病防治而言,如果一直使用单一药品,有可能导致耐药性。养殖场还需要定期更换消毒负责人员,以免长期从事这一工作造成怠工现象,影响防疫工作效果。第四,科学合理地配置和使用消毒药品。工作人员应根据药品说明书的指示配置药品的浓度,采用合理方式消毒。

2.2消灭传播源媒介

为减少疫病发生率,经营者应严格执行媒介生物的灭杀规定,才能有效消除疫病传染途径,从源头解决问题。经营者应按照各种疫病的传播媒介以及高发期,实施有效的手段消灭传播疫病的生物,避免养殖场受到影响。

2.3实行“全进全出”

对于养在同一圈舍内的动物,采取“全进全出”的方式。在动物全部离开圈舍后,进行彻底打扫和消毒。消毒工作完成后,空圈要放置15d以上,才能引入下一批动物,如此方能防止出现连续感染以及交叉感染现象。在养殖期间,相关养殖人员需要强化自身的认知,了解不同牲畜在养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不同疾病,根据当地的极易流行高发时节做出相应的检疫制度,通过严格遵循检疫制度的方式开展各项日常操作,并且还需要定期做好养殖牲畜的疾病定期检查,做好养殖区域内的消毒处理。从根本上提高动物的抗疾病能力是防控措施的主要目标。而在深处进出养殖场的程序中,应当严格规范,对各项细节管理内容进行把控,避免动物在进出养殖场的过程中感染疾病,尤其是在疾病多发季节,更应当强化检疫力度,必要时做好疫苗的注射,以保证动物的健康。

2.4人为因素优化

在进行常规养殖活动时,大多数养殖户都为个体养殖,基本不会配置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很多喂养以及消毒工作都是养殖户亲力亲为,这就导致养殖现场往往较为脏乱。同时还有一定的养殖人员,根本不知道动物防疫的重要性。这是由于这类养殖户为个体养殖,其家中养殖的牲畜,不过2-3头,即使出现疫病,也可在短时间内处理。虽然小规模养殖发生疫病大规模传染的可能性较低,但依旧有可能会引起传播性,严重时还会导致养殖人员出现人畜共通病的感染。

而当个体养殖户的养殖牲畜出现疾病时,很多养殖工作者都凭借经验进行用药,其不仅缺乏专业知识,还缺乏有效的技能操作,對于患病动物盲目给药不仅不能有效治疗,还有可能导致动物病情加重,甚至带来毒性,无法达到疾病治疗的效果,而严重时不合理用药还有可能直接导致牲畜死亡。在牲畜死亡后,很多个体养殖户会觉得十分可惜,所以会将病死牲畜拿到市场加以贩卖,这样会极大的影响市场的安全性,导致其他民众出现感染。

就目前来说,我国的畜牧养殖主要以小规模养殖为主,部分个体户养殖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各项操作都依靠人力进行,而即使是小规模的养殖场,很多养殖场在进行地址选择时都较为不当,并且缺乏有效的喂养配套设施。很多养殖场在建设时,投资者往往会在选址时选择价格较为便宜的地区,没有做好实地考察。这种选址方式会导致养殖场周围的自然环境无法保证,有可能会在极为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养殖不仅会影响养殖条件,还会导致养殖过程中污染物对周围的地形产生污染,形成恶性循环。

结语

动物疾病涉及到多样因素,在这之中包含了传染的根源。妥善防控突然性的动物疾病,就要在根本上确保饲养环境的洁净性。勤于打扫舍内卫生并且明确日常性的饲养规律,从全方位入手真正杜绝隐含的病因威胁。从目前来看,畜牧养殖范围内的疾病防控仍没能完善,有待长期的改进。未来的实践中,还需不断摸索归纳珍贵的防控经验,服务于持久且稳定的养殖业质量提升。动物疫病的发生与养殖理念、养殖技术、养殖管理等因素密切相关。为提升养殖场疫病防控工作效果,改善经济效益,养殖场应从阻断疫病流行的主要环节入手,建立和落实完善的管理制度,阻断疫病传播,对易感动物进行有效保护。

参考文献

[1]刘惠平.动物疾病病因及控防措施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3(11):139.

[2]刘安全.探析动物疾病病因及控防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2):281.

[3]牡丹.浅谈动物疾病病因及防控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5(04):273+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