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故事 ----- 静,是最美的状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1
/ 1

我的教育故事 ----- 静,是最美的状态

唐兴亮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实验中学

我喜欢这两种状态下的学生:

在课余时间,若是在走廊上,安静走着,不疾不徐,遇见老师礼貌地问好;若在教室里,总是安静地坐在位子上,或沉思,或读书写字,他(她)们安静的样子,很美!

在课堂上,他(她)们认真的听讲,遇到疑问,一蹙眉头,一旦有解,便喜上眉梢,一颦一笑都随着课堂(问题)而变化着,那种略带夸张的恍然大悟似的表情,让人喜欢!

因为静,会有一种特别的气质!

这些孩子,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成绩都特别好!

我们喜欢静,也需要静。

我们需要的静,是要从内心开始,不装样,不虚伪的那种静。

几个小细节,可以看出孩子是不是真静:

专注干一件事的时间够长。一节课40分钟,可以干一两件事就不错了,可有的孩子做一会数学,学一会语文,一节课下来,干的事够多,可专注的时间不长,这就不是真能静下来。

精力是不是够集中。在自习时,不会发现有个别孩子,会时不时的抬起头看看老师或其他同学,这些人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静不仅是学习的基础,也是一种美德!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很多时候,会接到家长这样的电话:x老师,孩子太不听说了,我们直接关不了,请你帮我们说说他(她)吧!有时,家长也会当面提出这样的问题。

其实,我们也理解家长的心情,因为我们整天的和孩子打交道,知道他们的脾气性格,知道青春期的孩子有多叛逆,也因为我们都是从家长走过来的,以己推人,家长的无奈与辛酸确实不易。

但 仔细想想,除了故意推卸责任之外,班里那些管不了孩子的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忙!不管父亲还是母亲,无一例外的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有的把孩子推给爷爷 奶奶、姥爷姥娘;有的虽在跟前,当却很少与孩子交流。小的时候,打为主,到了现在,又以放为主。平时忙于工作与其他事务,只有当考试的时候,才想起家长的 责任,一听考得好便罢了,若是不好,便是一顿劈头盖脸的教训;有个别家长,平时对孩子在校的表现不闻不问,当孩子有了问题,老师找到他时,作为家长解决的 唯一手段就是暴力。诸如此类,平时连基本的沟通都没有,遇事又会偏激,一次两次还行,时间长了, “管不了”不也就正常了吗?

再 看那些比较优秀的孩子,他们的家长不管地位、学识有多大的差异,但对孩子的关注和陪伴是比不可少的。在优秀家长介绍经验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提到这一点:不 管工作多忙,不管自己多累,只要有机会就和孩子聊聊,陪孩子说说话,聊点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有的家长为了听孩子说话,可以放弃早已约好的健身。这些孩子绝 对不会有“管不了的事发生。”

陪孩子的时间越久,孩子就越信任你。有了信任这个基础,沟通没问题,偶尔教训几句也不会腻烦!

想教育好孩子,当好家长,先陪好孩子。

优秀,源自于热爱

校本培训上,聆听了两位优秀老师的事迹报告,很受感动,也有很多感触:

刘老师的“除了奋斗,我别无选择”;陈老师的“热爱是最好的工作方法”,虽然说法不一样,但他们的优秀都以一个共同的特点:热爱。刘老师的教学成绩优秀,是因为他对课堂的、对语文的热爱;陈老师的育人效果显著,是因为他对学生、对教育的热爱。

把别人喝咖啡、娱乐的时间都用在钻研业务上,如果没有对教育事业的那份爱,哪来的这股劲头;为了一节课,可以把自己封闭起来,如果没有对教育的这份执着与痴迷,谁能忍受这份孤独?

班里有两个男孩子,平时大大咧咧,上课也也有点小随意,但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究其原因,两个字:热爱。如果你看到他们上课需要听讲的时候,他们那种投入的状态;再看看他们问题时的态度,我们就不难明白,他们成绩好的缘由了!与班里其他优秀的孩子比,他们对学习的渴望和热爱是发自心底的!

一个人的优秀与否,因素可能有很多,像智力、机遇等,不能说不重要,但对于职业的热爱,确实是第一要素!

当我们对于要做的事发自内心的热爱时,我们要想不优秀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