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程教学中保护学生学习兴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07
/ 2

在新课程教学中保护学生学习兴趣

高也

辽宁省凌海市大业镇初级中学

摘要:课程改革以其坚定踏实的步伐向前推进,作为我们初中的数学教师从开始的不理解到慢慢的接受,到如今已初尝其中的快乐。在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中,教师也拥有一份满足和兴奋。课改是对我们教师的一种挑战,也是一种锻炼。转变观念,努力成为一个创造者,引导者,解惑者,学生的合作伙伴儿。

关键词:课程改革 创新 能力 自主 培养 兴趣

课程改革以其坚定踏实的步伐向前推进,作为我们初中的数学教师从开始的不理解到慢慢的接受,到如今已初尝其中的快乐。在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中,教师也拥有一份满足和兴奋。课改是对我们教师的一种挑战,也是一种锻炼。回顾走过的路曲曲折折,心中有许多感慨和体会,下面就如何保护学生兴趣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两个方面谈谈我的认识。

传统的培养目标更多地关注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因此传统的教学倾向于知识的灌输。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曾在历史上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培养了不少优秀的人才,但是它缺乏对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以及科学态度等方面的培养。致使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望而生畏,丧失信心。并且将影响其终身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和信心。记得课程改革前,学生感到数学最难学,枯燥,讲的公式和题目离学生生活太远,还要做很多的题。有的学生甚至说:“老师,到我高中我肯定报文科,听别人说高中数学更难学,想及格都特别难。

而新的数学课程总目标中,第一条就是让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学生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有满足感及兴奋感。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也证明兴趣是学习的牵引力和加速器。在教学中。我们把保护学生的兴趣作为重要任务,在教学中,我们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 满足学生的体验要求。据我们调查,学生刚刚接触数学课时是喜欢数学的。学生大多都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希望亲自体验。就是要充分保护和利用这个积极性,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实践活动。新教材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探究,在教学中,我们尽最大努力满足学生的实践要求。例如以前讲打折销售时,老师费力讲公式,等量关系,感觉讲得挺明白,但学生一做就错。现在课堂设计让学生自己扮演售货员和消费者,让学生切身体会打折销售的实质,学习效果非常好。

2.充分展示教师的人格魅力。学生喜欢一门课程常常是从喜欢教这一门课的教师开始的漂亮干净的外表,渊博的知识。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高尚的道德情操,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比较喜欢年轻的教师,然而岁月无情,老师不可能永远年轻,但可以有一颗永远年轻的心,不断的补充新知识,接受新事物,经常深入班级,了解学生学习态度,兴趣,愿望,主动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让学生感到老师可敬可亲,从而喜欢你,喜欢你的数学课,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3.善于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在解决问题与探究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愉悦。例如在讲某一定理的时候,教师讲些相关的数学史,学生愿意听。但不可能堂堂讲故事,老师也没有那么多有趣的数学故事,渐渐地,我发现学生的兴趣有些降低了。这时我认识到,仅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不够的,应该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所以在教学中尽量加强课堂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印象比较深的是学习“生日相同的概率”,可随机在班级挑选13名学生,然后对学生们说他们中至少有两人出生的月份相同。这些起点高,落点低的问题,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运用已有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我发现这种成就感比新奇刺激更具长久动力。

4.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任务和要求,采取因人而异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承认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现每个学生的独特性。例如,有的学生对数学证明特别感兴趣,尤其喜欢几何证明,有些学生对数学与生活和社会问题联系感兴趣,喜欢带着问题去做社会调查;有些学生对数学概念和规律感兴趣,喜欢进行一些逻辑的理性的思考和探索。面对这些差异数学老师怎么办?过去的教育方法没有充分重视学生的差异,甚至削长补短,严重挫伤了学的积极性,很快的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现在,要求老师爱护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他们进一步动手动脑学好数学,要给每个学生创造机会,比如,我教的一个学生。基础知识不太好,但对数学证明特别感兴趣,而且非常聪明,有些证明题我都让她来做,效果非常好,他因此非常爱上数学课,其他学科进步也不小。其实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人人有材,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随着时代发展知识是学不完的,题目更是解不完的。基础数学教育应该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发展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就是应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树立起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强烈意识和正确的思路,为学生的自主性发展提供适宜的土壤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具体做法:

1让学生自己在学习中发现问题。

在课堂上学生会提出各种问题,老师不能因为学生提的问题与本节讲授的知识无关,就一句话,“初中数学不研究,以后上高中,上大学就知道”来回答。首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因势利导,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问题有价值,这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养成提出问题的习惯都有好处。记得在研究”反比例函数图像性质”时,采用观察图像法,有一名同学就提出“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对吗?”这个问题也许有的学生知道答案。我当时就说,“这个问题提得好,谁能回答?”同学们七嘴八舌,但回答都不是很好,我就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集中解答,帮助学生尽快步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是求知的开始,为了鼓励学生“奇思妙想提出问题”。要求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提出十个有意义的问题,并将问题质量纳入学生的评价中。然后,选取学生所提问题中有价值,有可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

2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注重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外书,上网,听广播,看电视等,可以使学生多方面获取信息,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需要教师加以指导。教师平时应多看课外书,为学生做些选择,我建议学生看青少年版《十万个为什么》,《科学探索》,《大众科学》等课外读。平时我也比较注意跟踪电视台的科技栏目,其实给学生指出获取最新信息的渠道。为了激励学生在课外定期开展数学趣味知识竞赛,动手能力比赛,科技助论文评比,数学小制作作品展等。使学生热爱数学,并逐步进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

3在学习一定阶段由学生自己进行小结,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编写,自问,自答,自解题,也是使学生学会独立学习和整理信息的有效方式。每一章学习结束后。都要进行章末小结,我要求学生每个人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建立知识结构图,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我还要求学生尝试着编写习题,可自问自答。也可小组交换,你问我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新的教育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行为仍在不断探索中,就是应深入研究数学课程标准,转变观念,努力成为一个创造者,引导者,解惑者,学生的合作伙伴儿。

参考文献: 

[1]刘丽霞.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2015.04:52-53. 

[2]高志祥.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名师在线,2018,(06).

[3]陈向阳.谈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7(5).

[4]李祖超.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教育[J].当代教育科学,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