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第十五中学
摘 要: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是实现化学学科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它与学科课程在各自不同的领域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素质,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它的开展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长化学知识,还可以扩大学生视野,养成动手动脑习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合作精神,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笔者结合自己的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探讨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化学 兴趣小组活动 教学作用
引 言
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逻辑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深入地思考和实践。而就目前来看,初中化学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境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多数学生及家长对初中化学重视不够。化学学科只在初三学年才开展,学习时间相对较短,中考占分较少,导致许多学生和家长认为化学没有其他占分较多的学科重要,在化学学习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都较少。二是许多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不能保持。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知识点众多而分散,许多内容需要强制记忆,加之演算化学过程需要严谨的逻辑思维,理解微观知识需要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相对有一定难度,导致许多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从初三刚开学时的好奇很快的变成枯燥乏味,到了下学期知识点难度增加,有些学生知识点脱节,很难跟上学习进度,更别说保持学习兴趣了。三是化学实验开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受教学时间安排影响,主要以教师演示为主。学生实验往往只围绕中考理科实验展开,造成实验开展少、深度不够的问题,导致学生觉得实验就是“照方抓药”,很难自主控制实验过程,更谈不上自主完成科学探究,实验整体效果不理想。
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的方法也不一而足。结合笔者多年的初中化学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当前情况下,开展好化学兴趣小组活动是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成效的一项很好的举措。因此2018年9月笔者向学校申请成立了“化学探究”兴趣小组。“化学探究”兴趣活动的目标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科技参与意识、科技实践意识、科技竞争意识、科技创新意识和观察、思考、动手、创造等能力。
一、开展化学兴趣小组活动,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让学生爱上化学
兴趣是学生形成自学能力、创造能力的源动力,学生一旦对某一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执着的、锲而不舍的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甚至一辈子为之努力。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初中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他们兴趣十分广泛、思维异常活跃,求异思维发展非常明显并且有着无与伦比的创新欲望。化学在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正是孩子们好奇的对象。作为一名初三化学教学一线的老师,这种感受尤为深刻。
笔者每届都会碰到很多的好奇宝宝,有的喜欢询问各种各样的化学知识,有的喜欢咨询各种新鲜事物的化学原理,有的则喜欢自己在家中完成自制化学实验。经常有同学把自己制作的花瓣浸出液拿来让笔者欣赏,还有同学给笔者发送他在家中自己完成小实验的视频。可见,学生对化学本身还是有浓厚的兴趣的。那么,如何呵护学生的兴趣及好奇心?笔者认为,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就是很好的一个实践方法,它为学生提供一个施展奇思妙想的平台,让学生无限的创造力得以开发结果。
二、开展化学兴趣小组活动,有效拓展课堂教学的外延,让学生学好化学
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所以现代化学教育要求教师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体会科学家如何面对疑难情境,学会收集和加工需要的新资料,最终达到问题解决的探究过程,从而获得真实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
课外兴趣活动小组作为第二课堂,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拓展,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才能的舞台。在活动中,学生可以运用自己的知识、智慧,探索真实生活情境中的问题,这不仅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磨练意志的过程。短短的半年时间,虽然每次只有周四中午的短短半个小时,但是兴趣活动小组先后完成了火焰产生原理的探究、初中常见元素的检验、活性炭与木炭吸附性的比较、烧碱性质的探究、“花式”熄灭蜡烛方法的探究和寻找“最强金属”的探究、物质结晶方法的选择、风暴瓶的制作等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同学们的化学知识在不断累积,对探究活动更加了解,小组成员相互之间的配合默契倍增,对化学实验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举一个例子:在本学年上学期后半程的一次小组活动中,笔者做了一次大胆的“甩手掌柜”。活动开始时,笔者问小组成员们“给你一支蜡烛,你有多少种办法熄灭它?”同学们觉得很问题太简单,有点意兴阑珊。但是随着讨论的深入,他们联想到课本中介绍的燃烧和灭火的知识点,再结合日常经验,思维一下子被插上翅膀,大家发现原来熄灭蜡烛还可以有如此多可能的方法。大家非常兴奋,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出了剪去烛芯、制作简易灭火器、倒扣烧杯、用冰块降温灭火、导出石蜡蒸汽、在石棉网上摁灭、用扇子剧烈扇动、喷洒干冰、导出石蜡蒸气等等五花八门的灭火方法。笔者不对他们的方法进行评价,任由他们自己设计实验、选择药品和仪器、进行实验并获得结论。可能是自己“当家作主”的感觉太美好,也可能是放飞思维的快乐太剧烈,连续的两次实验活动中,大家一直都是欢声笑语的,也为笔者展示了同学们不可思议的脑洞,而这也成为了笔者印象最为深刻的探究活动之一。
短短半年的兴趣小组活动,时间不长,但收获颇多。笔者带的三个参加小组活动的班级,化学单科平均成绩分别从期中考试的第6名、第7名、第12名上升到期末考试的第1名、第4名、第7名,优秀率从82.2%、69.4%、75.6%上升到95.6%、91.8%、86.7%。
三、开展化学兴趣小组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素质,让学生超越化学
初进实验室,有的同学战战兢兢,怕打碎玻璃仪器,怕放错了药品,连火柴都不会划;有的同学胆大性急,不管什么药品都想混合在一起,仪器使用不遵循操作规范。对此,笔者一边鼓励孩子们大胆实验,一边多次强调并演示实验仪器的操作要领,对过分小心的孩子笔者会说“我也不知道,你试试看”,对胆大的孩子笔者会说“请稍等,想好后再动手”。
活动初期,同学们不明白科学探究是什么,笔者带着他们一步步熟悉探究的步骤,一点点学会从已知的知识入手探索解答未知的问题;然后通过一幕幕现象的观察让他们体验到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宏观世界的神奇与美丽。通过化学现象分析,实验报告的书写,同学们不仅掌握了科学知识获取的方法,也提高了他们的化学表达能力。
有人说:知识只有通过不断“运用”才能真正的“活”起来。课外兴趣活动小组中的探究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习了理论知识,在活动中通过实验、探究、讨论等过程,完成对课堂所学理论的验证,并实现了知识的升华。通过研究实验方法,自己动手操作、突发情况的处理以及活动过程中互相探讨学习,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创新能力、动手动脑能力及团结协作能力。
笔者认为,这些能力的培养不仅对学习化学有益,对学习其他学科,以及自身以后的成长、成才都有积极的作用。
四、结束语
课堂教学仍是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主要渠道,但在现代化教育活动中,从培养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学生来说,课外活动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开展课外兴趣活动小组对推动化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对培养具有民族精神,有现代意识,有公民素质,有学习能力的人才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半年的实践,笔者也在不断的反思和总结,将在今后的活动中,精心策划、认真安排、细心指导,让兴趣活动小组发挥更大的作用,让每个学生快乐的学习,有效的学习,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liuxinyuan2012,《科学探究——物理教学的灵魂》,学科网,http://www.zxxk.com/article/437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