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百花齐放——浅谈语文教学中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04
/ 2

让语文课堂百花齐放——浅谈语文教学中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范瑞琪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鲁木齐市第 41小学 830000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早已不能适应当今的语文教学,只有转变语文学习的方式,才能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在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中快乐学习! 使语文课堂也百花齐放!

关键词:语文教学 多元化 学习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能有个性地发展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理念。这一理念反映在学习方式上就是倡导基于自主的学习。“给孩子一些权力,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 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给学生更多的思考、交流、动脑、动手及共同提高的机会 ,“行是知之始”,课堂上只有让学生动起来,运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积极参与,才能感悟文本以及文本以外更深广的知识,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多元化学习方式,简单地理解就是指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来自主获取知识。要求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思维品质,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那么,在教学中究竟该如何做呢?

  1. 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前提;民主的课堂氛围为保障。

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应当极大地注意发挥其能动性,创造性。这就需要教师首先在观念上破除“好为人师”,在课堂上要变展示自己为展示学生,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舞台,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提高他们的学能。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情感关系是实现学生主体参与的前提。首先,师生关系平等是前提条件。只有师生关系平等,学生才可能有“自我”,才能有机会进行探索性的学习和研究。这种平等的关系需要教者能够走近并走进学生,学会“蹲下身子”与学生交流,让学生觉得你就是他们的同伴。其次,民主是催化剂,只有在民主的讨论氛围中,学生才会没有心理负担,做到畅所欲言,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发现和见解。教师教学要有意识渗透民主意识,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营造民主的氛围,鼓励学生质疑、批评、争辩,提高其民主参与能力。最后,要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在哲学中,“和谐”是指一个系统与外部客观世界之间及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在课堂教学中要创造和谐和平衡发展来建立师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拥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为课堂中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创设了良好的外在氛围。

  1. 丰富的学习内容为中心, 多彩的学习方法为手段。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是课程的被动接受者,他们只是知识的容器,只能做“听话的孩子”,在这种教学方式下,他们不会去探究、去选择,更不会去创造,课程教学变成教师的“一言堂”,完全失去了生命活力。提倡自主,就必须尊重选择。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为学生创造选择的机会,扩大选择的范围,发展选择的能力。

1、 语文是用文字来表达美,图画是用色彩来体现美,它们都是美的再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盛唐诗人王维笔下的山水别有神韵,表现深长悠远的意境,极有画意。可见,语文和绘画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在学习《画风》一课中, 学生拿起手中的笔, 画一画你感受的风是怎样的? 从而进一步领会了课文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培养了其创造想象能力。

2、 我们书上的很多课文都非常适合组织学生编演课本剧, 让学生通过角色的扮演,提高口语表达、思维和表演等能力,从而起到以演促学,以演促悟的效果。例如:在《酸的和甜的》一课中,我设计让孩子们演一演小狐狸在葡萄架下转来转去动脑筋想办法的样子。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悟了词语的感彩,朗读时,自然能做到声情并茂。课堂效果自然很好。

3、 学习语文其实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教师应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想”的机会,让学生在想象中再学习,再创作! 记得在教学《学写儿童诗》时, 孩子们兴趣盎然。

4、讨论交流学习会使学生相互激励,互相启发。正如萧伯纳所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一下,一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交换一下,一人就有两个思想。” 如教学《曹冲称象》时,我问学生“你们想想当时大臣们是说的?你有更好的办法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立刻你一言,我一语……这时,我再顺势而导,不但很轻易地理解词语“议论纷纷”,而且孩子们也开动脑筋想办法,从而体会到了曹冲是个遇事爱动脑筋,解决问题的聪明孩子。

  1. 精彩的多元评价是画龙点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以及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小学语文学习应多元评价。

  1. 评价语言的多元化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更要掌握好课堂评价的艺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准确而又得体,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最好方法。当然,对精彩的发言要及时给予高度的赞扬,但对于回答错了的呢?也要允许学生出错,因为此时也许就是最好的课堂生成!记得在教《揠苗助长》那篇寓言,在指读课题时,谷雨城就误读为“拔苗助长”,对于待进生的他,我并没有立刻纠正,而是说:“你瞧,谷雨城的知识多丰富呀!他告诉我们这则寓言故事还有一个名字叫《拔苗助长》……我顺势而导告诉孩子其实“揠”的意思就是“拔”。这不就是精彩的生成吗?

  1. 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传统的评价教师比较重视对学生知识、技能掌握上的评价,比较忽略学生在学习整个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情感、习惯、能力、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其实抓住时机评价学生的发言能够起到很好的引领、导向、促进作用。

总之,不管哪一种学习方式,它都不是孤立存在、一成不变的,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之间存在必然的、紧密的联系。教给学生系统的语文知识固然是重要的,但让学生学会独立地掌握多元的学习方式更为重要。多元的语文学习,会让课堂更加和谐,更富有诗意,能给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课堂更具艺术的流动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不忘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关注学生的发展,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百花齐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