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县中医医院 四川资阳 642350
【摘要】目的:对心电图在急性肺栓塞临床诊断中的实践应用进行了分析探究。方法:研究过程中,将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收治的50名急性肺栓塞患者当成了主要的研究对象。患者实际治疗过程中,在治疗前后均接受了心电图检查,最后对前后检查差异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本研究涉及到的50名患者中,有30名患者在治疗时接受了单纯的抗凝治疗,患者治疗前的心电图检查结论显示其存在大面积肺部栓塞。经过系统治疗后,其中14名患者的窦性心动过速现象已完全消失,另有9名患者的V5—V6导联S波缩小或完全消失,还有4名患者的阻滞呈不完全消失状态。最后3名患者在发病4h—3d的时间段内经过溶栓治疗后呈TⅢ倒置加深。50名患者中,还有20名患者接受了溶栓+抗凝治疗。治疗后,其中13名患者静息状态下的窦性心动过速消失,6名患者的导联T波出现直立。1名患者的V1—V2导联下T波倒置变为了T波直立。经过心电图检查后发现,所有患者的检查结论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在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诊断中使用心电图可以及时确定患者栓塞的早期表现,从而为后续溶栓和抗凝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该方法能够在现有基础上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应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患者;心电图;临床诊断;实践应用
急性肺栓塞患者的肺部循环根本无法保证,所以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都会受到影响。临床工作中,对急性肺栓塞患者及时确诊,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便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而心电图则是实际工作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诊疗方式,下文由此着手对心电图在急性肺栓塞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实践应用进行了分析探究:
1.资料与方法
1.1常规资料
实际研究过程中,将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收治的50名急性肺栓塞患者当成了主要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初均接受了血气分析、MRI、放射性肺通气、血液生化以及CT检查,均符合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诊断指标。此外,研究过程中为了保证研究结论的准确性,还排除了患有其他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精神类疾病的患者。50名患者中共有36名男性、14名女性,患者的年龄在31-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37±3.43)岁。患者的病程均在1-14d之间,平均病程为(4.65±2.18)岁。研究过程中,将50名患者分成了两组,其中的30名患者采用的是单纯抗凝治疗,而另外20名患者采用的则是以溶栓抗凝联合治疗为主的治疗方案。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已知晓本次研究的目的及内容,且签署了书面的知情同意书。另,开始研究前也已将本次研究报请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方法
首先是检查。检查使用的是我院装备的12号导联心电图机。检查时设备的标准电压为10mV,实际走纸速度为25mm/S。待拿到心电图后,由我院心血管外科的两位高年资主任医师完成对于图纸的审阅。
其次是治疗。患者在入院之初均接受了呼吸、血压以及血氧饱和度等常规监测,之后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症状为其实施了相应的药物治疗措施,之后对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以及酸碱平衡问题进行了纠正,并对患者施加了尿激酶以及低分子肝素。研究过程中,有30名采用了单纯抗凝治疗,而另外20名患者采用的则是以溶栓和抗凝治疗为主的治疗方案。总治疗时间为2个月,在治疗结束后再次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
最后是诊断标准。患者出现呼吸不畅、面色发绀以及剧烈胸痛等症状,之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心电图情况、体征、症状以及CT检查而得出的胸部肺栓塞情况来综合判断患者的实际病情。
2.结果
本研究涉及到的50名患者中有30名患者采用的是单纯抗凝治疗,其溶栓治疗前的检查结论显示均出现了大面积肺部栓塞。30例患者的心率为(118.24±2.34)次。经过抗凝治疗后,有14例患者的窦性心动过速症状已全部消失,这部分患者的心率为(85.56±2.77)次/min。另有9例患者的V5—V6导联S波呈缩小或完全消失状态。其余4例患者的阻滞并没有完全消失,3例患者在发病4h—3d的时间段内经过溶栓治疗后呈TⅢ倒置加深。除了上述 30例患者之外,另外20例患者采用的是以溶栓和抗凝治疗为主的治疗方案。经过治疗后,有13例患者在静息状态下窦性心动过速的症状已全部消失,另外6例导联T波出现直立。1例患者的V1-V2导联下T波倒置变为了 T波直立。50例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心电图检查情况均有所改善,详细数据如下表1:
表1:50例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检查情况汇总
时间 | S1 | TV6 | QⅢ | SV1 |
治疗前 | 明显 | 明显 | 明显 | 明显 |
治疗后 | 消失 | 平坦 | 消失 | 消失 |
3.讨论
简单来说,肺栓塞是由脱落后的血栓及其他物质堵塞肺动脉而造成的肺部疾病,这是一种合并症。相关物质堵塞肺动脉后极易造成肺部组织坏死,这一现象被称为“肺梗塞”。根据临床经验可知,呼吸困难、胸痛、发热、咳血、肺部湿罗音、胸腔积液以及面色发绀是肺栓塞患者在发病后最典型的临床症状。【1】总体来看,该病症的发病率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和病死率则仅次于心肌梗死和肿瘤。临床工作中,对发病后的肺栓塞患者进行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但日常工作中个别基层医院的医护人员专业能力有限、诊断经验不足,经常会出现误诊或漏诊的情况,耽误了患者的最佳治疗时间。
肺动脉造影检查是临床医学中诊断急性肺栓塞的重要标准,这一诊断方式需要对患者进行穿刺,并辅助使用造影剂,因此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副作用,例如出现头晕、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所以大多数患者都对其存在抵触心理。此外,该检查方式对医师的专业素质要求更高,所以实际应用范围非常有限。【2】和肺动脉造影检查相比,心电图检查的应用范围更为广泛,因其属于无创检查,且不会给患者带来不良反应、操作简单快捷,所以患者也更愿意选择心电图。本研究结论显示,在心电图检查的辅助下,经过相应的治疗后,患者的心电图情况均有改善。对比患者采取的治疗措施可知,我们可以从中得出以下结论:①抗凝或溶栓联合治疗以及抗凝治疗均可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有效纠正了患者的肺栓塞症状。②心电图在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得到了相对广泛的应用,可以帮助医生更好的对患者做出诊断,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心电图检查对于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治疗更为快捷有效,其能够打破时间等外部因素的限制,降低对医师的专业要求,安全性更高、副作用更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加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张艺,郭春锋.心电图鉴别肺动脉栓塞与心肌梗死[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10):64-65.
[2]潘登,潘月,陈惠红.动态心电图对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价值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04):592-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