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简单公式”模型,突破“多种形式”框架——以“球类”内容为例构建简单公式下的教学形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03
/ 2

探寻“简单公式”模型,突破“多种形式”框架——以“球类”内容为例构建简单公式下的教学形式

毛薇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尚田街道中心小学

【摘要】《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要求我们从技能、体能、运用三个维度构建单元教学,同时提出了课堂教学七个一的要求,明确了教材三个一的要求,同时对体育课练习密度也提出了至少50%以上的要求。想要根据新纲要的各种要求展现一节这样的体育课堂并不容易,对于青年教师而言更是难上加难。笔者借用专家、学者的讲座,名师、骨干的精品教学实践,根据配套教师用书,总结出了一套简单有效的“教学环节设计公式”,并尝试在球类单元中套用这个“简单公式”,实现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达到教学趣味性和多样性,让体育课堂变得不再单调。

【关键词】简单公式;指导纲要;多种形式;常规教学

《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要求体育课的教学内容需“趣味化”,教学手段应“多样化”,要求多种形式地开展体育课堂教学。青年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摒弃灌输式教学。在省纲要的指引下,为了使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教学环节的层次化,笔者在不断地尝试、体验、学习反思中发现改变动作、环境、任务三个因素,会出现多种组织方法。笔者在球类教学中试图巧借了“简单公式”模型,突破“多种形式”框架,让多样的教学环节设计变得更为轻松,让常规教学更加高效。

  1. 解构“多种形式”内涵,创设“教学环节”公式

根据省纲要的单元设计、上课建议和配套教师用书的单元架构发现许多单元的设计以“多种形式的单元活动方法”、“多种形式的游戏及综合游戏”或“多种形式的组合及综合活动”为内容进行设计,大量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表述,其价值都在于修饰“走、跑、跳、投等不同的动作”。

笔者发现改变动作的模式,动作的环境和动作任务就可以变换出多种练习方法。动作指身体练习的具体载体,单一动作、组合动作等,内含了身体姿势、动作时间、动作速度、动作轨迹、动作速率、动作力量、动作节奏等7要素。环境指身体练习的具体情境条件,包括场地、器械的设置,人与场地、器械的天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课堂情境文化等。任务是指某一动作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下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和要达成的活动目标等。一般以远度、高度、准度、速度、次数、时间、连续性等为主要指标。以上三个要素,可根据目标,任意调整,可见“动作”、“环境”、“任务”三者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他们互相联系又各自独立,“动作+环境”,“动作+任务”,“动作+环境+任务”都可以形成多种形式的练习方法。如“球”类教学建议中,以水平一“多种形式的运球游戏与综合游戏”为例,主要根据原地与行进间进行单元设计,可从身体姿势、时间、轨迹、力量、速度、节奏、距离、次数、人数等多维度考虑,并设置直线、曲线、圆形等环境,确定丰富的运球內容,让学生体验多种形式的运球方法,建立丰富的身体感知,夯实运动基础。

笔者将内容进行了表格化归纳,根据表格1中的动作、环境、任务,可以设计出多种形式的练习方法。例如:组合1=A1+A3,就是右手拍球比快;组合2=C1+E2,就是曲线高运球20米;组合3=B1+D2+E3,就是左手绕圏运球比稳。根据表格中动作、环境和任务的不同,我们可以进行多样的组合,让教学环节変得更具多样性,层次性。

5efe803246248_html_b79da86074177226.png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教学环节设计公式”就是“多种形式=动作+环境+任务”,可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中帮助教师设计多样的课堂教学环节。

二、在球类课上灵活运用公式,有效解决教学重、难点

这个“教学环节设计公式”不仅在篮球课堂上适用,在足球、排球也同样适用。以水平二足球脚内侧传接球为例,在根据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传球时腮屈膝外展不充分,脚尖没翘起;摆腿动作过分紧张,使摆速受到限制;在踢球腮前摆时膝关节伸直,形成直腮扫踢;踢球时上体向踢球腮一侧倾斜,脚掌内翻和停球时停球的踝关节没有充分放松,使球触弾离过远,而失去控制;踢球脚离地过高,使球漏过,过低使球飞出;对球箈地的时间判断不准,使球漏过或用力下压而停不稳球等易犯错误,结合公式设计教学内容,在不同难度的练习中重复练习达到巩固脚内侧传接球的技术动作,从而解决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环节公式”:“多种形式=动作+环境+任务”,笔者就四年级段足球即内侧传接球分析动作、环境、任务三个可变因素制订出课堂教学环节表格2。表中各个环节中的教学方法都是围绕传接球的重、难点而设计,分析动作:脚内侧传接球;环境:2米,3米,4米,2人一球,2人2球,3人2球,4人3球,任务:比多,比快,比稳,比直;来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方法,巩固学生传接球的技术动作与对球的控制与支配能力,在实践教学中明显发现学生兴趣足,练习积极主动,技术掌握也比传统教学更扎实,尤其在组合练习中,学生不仅复习了运球技术,还学会了运用技术去组合练习,有效提高了学生对足球的兴趣和水平。

5efe803246248_html_6b172587426ccdb.png

三、谨遵注意事项,拒绝公式“华而不实”

在套用这个公式的时候,笔者还要提醒大家几点注意事项。

1.套用公式设计教学环节要符合体育所追求的核心目标。用一句毛主席的话概括体育的核心目标就是“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笔者认为套用公式前必须要学会“教材的价值定位”,明确教这个教材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教?我们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的时候都要紧紧围绕着提高学生基本活动能力,提高身体素质,掌握一定的锻炼方法、技能和运用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等进行设计。切记懂得思辨,不要纯粹地追求多样,不是所有教材都适合多样,技巧类的教学也不能过于追求多样,什么手段适合什么教材,什么方式适合什么学生都值得我们去推敲琢磨。

2.套用公式设计教学环节要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相一致。笔者认为有了公式设计简便了,但也必须熟悉教材、了解教材,清晰地明白教这个教材的重、难点是什么,学生掌握时的易错点和纠错法是什么。只有对教材做到心知肚明,才能设计出更准确、更有利于学生技术、体能发展的教学方法与游戏。

3.套用公式设计教学环节要落实到常态教学。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着眼于常态教学,落实好教学常规,规范教学,从三个维度技术、体能、运用构建单元计划,多元发展学生的认知、技术,情感等。套用公式设计教学环节也要体现单元计划的意识,技术渗透要遵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不能只为一节课而设计。

总之,方法总比问题多,我们要学会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笔者心中时刻提醒着自己“目标刻在钢板上,方法写在沙盘上”,牢牢把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调控好可变因素,就能轻松设计出多样的球类教学环节。总结公式,套用公式,让多样的课堂变得不再是难题,笔者希望自己的分享,可以为体育老师们解忧。同时笔者也认为作为一线教师,定要紧跟省纲要的理念,多思、多学、多做,做一个会思考有思想的体育老师,让常态教学更多样化、趣味化,让学生爱上运动、更爱体育课堂!

参考文献:

[1]阮安生.发挥小学体育的特色优势,激发小学生的运动热情———浅析小学体育学科的趣味教学[J].新课程导学,2014(18).

[2]徐珺.让体育游戏激活小学体育课堂[J].新课程学习(下),2014(02).

[3]徐张恒.论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趣味性因素[J].中国校外教育,2015(2)..

[4]余立峰.组合练习在体育教学中的价值的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15.02: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