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外阅读整合 有效阅读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02
/ 3

课内外阅读整合 有效阅读初探

王燕

云南省保山市永昌街道白塔小学 678000

【摘 要】

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学生们已越来越不满足于一本书(课本)、一堂课(课堂教学)所获得的知识。因此,在现行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能与课外阅读整合。这不仅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也是学习语文的必然选择。这符合学生内心的需求,也是深入理解文本的需要,是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必需。只有通过课前、课内、课外的各种形式的阅读才能将课内外阅读整合落到实处。在行动中正因为做到了课内外阅读整合,才使得我们课堂教学呈现出一番别样的风采,我们发现学生们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越来越深刻,对与之相关的课外阅读越来越有兴致。

【关键词】 课内外阅读;整合;有效阅读

现代社会是个信息化高度发达的社会,人们获得各种知识的渠道与途径越来越广泛。同样地,学生们也越来越不满足于一本书(课本)、一堂课(课堂教学)所得到的知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扩大自己的阅读面;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因此,在现行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能与课外阅读整合,努力营造阅读课外书籍的氛围,积极引导学生广泛地阅读,“让学生从大量的课外阅读和语言实践中丰富词汇,提高语感,提升文化素养。 ”

一、课内外阅读整合 ,必然的选择

1、符合学生内心的需求

儿童心理学为我们揭示了儿童期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有很强的求知欲。 ”③ 通过调查问卷显示,学生们在预习课文的时候,就已对文本中的人物及情节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教育学也为我们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科学、准确并全面地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 ”④ 从大语文观的角度去解析文本是教师教学的职责所在;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看,作为教师应当树立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质上,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以及他的文化积淀更多地是在课外。吕叔湘先生说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⑤ “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大量地阅读,才能增加人的文化底蕴。

2、深入理解文本的需要

教材中的课文一般来说都是一些节选的内容,不是进行了改编,就是进行了缩减。从深度上、体系上来说都不完备。学生们一篇课文学下来,往往只看到了冰山一角,或者只知道了一些皮毛,不能很深入地理解文本背后隐藏的内含,这样的课文已不能够全面地阐释作者的本意,从而对学生全面而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造成了困难。只有将这篇课文前前后后相关的内容有所了解后,方能把握住文本的精神实质。因此,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去阅读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书籍就显得格外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入了洞察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文字背后隐藏的奥秘。

3、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必需

我们学校开展了“一优二促”的工程,这项工程明确提出:“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成长”。课内外阅读相结合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去阅读课外书籍,同时也能促进教师去阅读相关的课外书籍。一方面教师要求学生去阅读的同时,也会为了能够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而去进行相应的课外阅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阐释文本的内含,把握好文本的实质,也才能更好地督促与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

二、课内外阅读整合 ,行动中“放飞”

1、课前资料收集式地阅读

教材中有不少文章是有关于人物或历史性事件的,这些人物或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都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只有将这些事件的来龙去脉了解清楚才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的内容,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学习的积极性,为更好地学习文本奠定资料上和情感上的准备。例如,在学习《孔子游春》这篇课文时只有对孔子这个人有了一定的了解,你才能对这篇课文中孔子借水说理有一定的认识,才会对孔子的形象有更进一步地把握。

同样地,在教学《虎门销烟》时,只有对鸦片战争前后的那段历史有个大概的了解,才能明确“虎门销烟”的重大意义,才会为学好这篇课文打下一定的基础。

2、课内资料补充式地阅读

一般而言,教材中的很多课文在选入课本的时候都做了一些调整,省去章节或内容,要么省略了前因后果,要么省去了细节的交代,尤其是低中年级的课文更为普遍。于是,学生在学习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仅仅借助课文是很难深入地去理解文本内容的,因此在课堂上做一些有意识的拓展与补充是非常有必要的。

(1)以人物促读。

在教学《说勤奋》这篇课文时,童第周刻苦努力的事例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同学们仅仅只知道他所取得的成就就是“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至于他后来在生物界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学生们是不知晓的。这时在教学中补充一些这方面内容的介绍,学生们就会对他这种勤奋的意义有更深入地体会。又如《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中,学生们对李时珍“扯下一点(草药)放在嘴里嚼嚼”的行为有些难以理解。这时补充李时珍曾冒着生命危险吞下曼陀罗的事例,学生们就会对李时珍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有所感悟。

(2)以情节促读

在预习《负荆请罪》一文时,学生们只知道蔺相如是一个不愿与人发生冲突、顾全大局的人,至于他机智勇敢的另一面,不甚了解。对于书中提到的“想当年,秦王那么厉害 ,您毫不惧怕,针锋相对地跟他斗,唇枪舌剑,寸步不让,多解气”不能深入地理解,此时,让学生们补充说说有关于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学生们就会对蔺相如的性格有一个全方位的把握,也有助于学生对《负荆请罪》中蔺相如识大体、顾大局的做法有个更深刻的理解。

3、课后延伸拓展式地阅读

一篇课文学完以后,学生们心中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好奇,他们要么对故事的起因特别地感兴趣,要么就是对故事的结果特别地在意。再有就是对文章中的细节处的描写特别地有心。总之,会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这时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式地阅读。

(1)探索起因式地读

在学习完《三顾茅庐》后,学生对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及前两次来茅庐拜访的情况比较感兴趣,此时让学生去读一读《三国演义》中的有关章节,去感受《三国演义》生动的故事情节,了解《三国演义》中生动的人物形象,这对引导学生们阅读名著是很有帮助的。

(2)追寻结果式地读

有些课文学生们在用心地学完以后,对故事中人物的命运及遭遇充满了好奇与担忧,他们迫切地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些什么。在学习完《普罗米修斯盗火》后,学生

们对大英雄赫剌克勒斯救了普罗米修斯后,他们俩的命运倍受关注。这时教师卖一个关子,让学生们去读一读《古希腊神话》,学生们是会欣然接受的。

(3)推敲细节式地读

《桂花雨》是台湾作家琦君的一篇借物抒情的散文,是根据她的《故乡的桂花雨》改编的。在中学课本中就有她的这篇文章。在学完这篇课文后可以要求学生们去读读她的原文《故乡的桂花雨》,这样就会对她久居他乡,思念家乡,回忆童年美好时光的情感有更深刻的体会。

三、课内外阅读整合 ,别样的风采

众所周知,课外阅读是让学生大量阅读课本以外的知识,它为丰富语文课本内容,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将课外阅读的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会让课堂教学呈现出别样的风采。

1、使文本中的人物更鲜活

苏教版教材中有许多关于历史人物事迹的文章,如《徐悲鸿励志学画》《虎门销烟》《郑和下西洋》《三顾茅庐》等,大部分学生对徐悲鸿、林则徐、郑和 、刘备、诸葛亮这些人物只是一个感性上的认识,有的还只是一个人称的符号而已,然而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学生们对人物的经历及其在历史长河中所起的作用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一个个关于此人及此事的诸多问题在他们的脑海中转悠。《三顾茅庐》一文教学伊始,揭题后,让学生对课题“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中的两个人物作一个系统而简洁的介绍。通过课前对学生读相关文学作品的作业布置,学生能将刘备何许人也及相关轶事娓娓道来,尤其对诸葛亮叱咤风云的一生更是如数家珍,“乐不思蜀”,“乐”于表达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不思”课本上那些稍显短小平淡的“三顾茅庐”的内容了。这节课就教学对人物的介绍与评价如何?我认为可以,学生兴趣所在,而且为下节课更好的学习《三顾茅庐》作了铺垫。要不,学生怎么能猜测出诸葛先生睡了“半晌工夫,又睡一个时辰”的真实用意呢?否则学生还真以为诸葛孔明先生是个大懒虫呢?

2、使文本的内容更具体

说实话,就现在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他们对有些题材的文章的理解还不能达到一定的深度,怎么办?看来光靠感悟还不行,教师也不放心呀!更何况如果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未免太糟蹋了编者精挑细选的文章,如《走,我们一起去植树》。

课中学生读书质疑:为什么把一棵棵树比作一座座绿色工厂呢?为什么植树能让风沙乖乖低头,鸟儿翩翩起舞呢?还有学生问“老师,什么 是‘四化’”?怎么办?老师越俎代庖,直接告诉学生们吧!不行,要不然,你会发现学生那仅有的一点好奇

心和求知欲会在你滔滔不绝的教诲中被淹灭和抹杀,太可怕了。点燃它吧!老师布置:回家找一找关于植树和环保方面的知识读一读吧!另外还不忘了布置几题相关的题目,如:光合作用是怎么回事?砍伐森林的危害有哪些?……相信不用老师,第二天的教学,学生已经对自己提出的问题了然于胸了。同时学生还对森林覆盖率,对森林资源和环保知识等作了补充说明。再让学生来读这篇诗歌,学生激情高涨,干劲十足,读到“走,我们一起去植树”时,那种号召力和劲头,那真是想马上扛上铁铲,拿上小树苗去植树的架式呢!

3、使文本的情感更丰富

《说勤奋》一课。

片段一:他用了19年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著作《资治通鉴》。

教学这句话时,可以从“19年”来了解编写时间的长,可以从“著名”来体会它的价值,可以从“史学”知道它的内容,可以从“巨著”感受到它的不一般。然而这些只是“了解”,“感受”而已。学生会读,而且会突出“19年”“著名”“巨著”这些词,但你仔细听听吧!这与无病呻吟没太大区别。不能这样上,要不然会糟蹋了这句话,布置学生回家找找有关于《资治通鉴》的内容和编写过程的相关资料来读读吧!学生通过阅读,知道了《资治通鉴》的有关内容及其历史价值,知道了司马光在编写《资治通鉴》时艰难的历程。再让学生来读这段话,学生读的字字生情,词词动容,简单中蕴含着不寻常。

片段二:童第周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这段话中“经过半年的努力”留下了空白,学生去猜想吧!当然可以,别忘了还可以让学生去搜集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毫不夸张地说,童第周足以与古人“如囊萤,如映雪”相媲美,学生为之而震憾,为之而感动。

课堂教学中这几处文本中的情感、形象、内容的再对话,让我们品尝到了文本中字里行间所蕴含的酸、甜、苦、辣种种滋味,也为课外阅读所带来的欣喜而振臂高呼。

四、课内外阅读整合,共同的进步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有一部分学生居住在县城,生活条件、学习条件相对比较不错,还有一部分学生家住农村,家庭条件及学习条件相对较差一些。由此产生了在课外阅读的情况也大相径庭。有的学生能够很方便地借助上网及书店阅读到自己想要阅读的书籍,而有些学生则绞尽脑汁也很难找到自己想要阅读的图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1%的学生居住的周围没有书店,只有29%的学生居住的周围有书店;30%的学生能很方便地上到网,70%的学生则很难去网上查找到资料。因此,针对这种情况,

我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一方面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拓展文本的内容。另一方面让那些学习条件好的学生提前阅读,并将自己的阅读所得或阅读的资源提供给别人。这样一来,学习条件好的学生就会有更多的阅读积极性,而条件差一些的学生也会格外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课外资源。从而,调动起所有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课内外阅读整合,丰富了文本的内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们在更为广阔的天地间阅读,舒展双翅,振臂高飞。

论文字数:4965个)

参考文献

①《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②汪笑梅、芮琼:《长成须读五车书》,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7年

③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版。

④胡厚福、成功:《教育理论》,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3年10月版。

⑤杨九俊、姚朗强:《小学语文专题研究》,2001年11月版。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