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 泸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四川省泸州市 646100
血生化是一种定量分析血液中蛋白质、离子、脂类、激素、代谢产物等成分的检验手段,在临床病情评估、诊断及治疗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伴随人们行为习惯的改变,慢性代谢性病变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中血脂水平异常也趋于常见,而血脂异常是诱发各类心脑血管病变如脑卒中、心肌梗死、冠心病等的常见危险因素,通过血脂水平的测定,也能够在一定程度反应机体心脑血管病变的风险。血清胆固醇是血脂水平检测中的主要指标,也是血生化检验中的主要内容。临床工作中发现,血生化检验中血清胆固醇水平异常较为常见,本文主要就常见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就相应的处理对策进行介绍。
1 血生化检查中血清胆固醇异常的常见原因介绍
1.1、血生化检验的流程
接受血清胆固醇检查的患者,需要保持空腹12h,一般在晨起空腹状态下采集外周静脉血5ml左右,通过3000r/min离心10min左右后后,提取血清,需要置入4℃左右的冰箱中进行低温保存,并立即送入检验科进行血生化检查。采用全自动血生化分析仪进行血清胆固醇水平的测定,须严格遵循血生化分析仪相关操作标准进行检测。
1.2、血生化检查中血清胆固醇水平异常的主要原因
血清胆固醇参考范围评定标准为成年人正常指标范围为2.9~6.0 mmol/L,血生化检查结果示血清胆固醇水平异常即血清胆固醇水平偏低或偏高,其中血清胆固醇水平偏高即>6.2mmol/L,血清胆固醇水平偏低为<2.7mmol/L,现阶段诊疗中以血清胆固醇水平异常偏高常见,而血清胆固醇异常均会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诱发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常见原因如下。
1.2.1、血清胆固醇水平异常升高原因:目前血清胆固醇水平异常升高的常见因素有原发性因素及继发性因素两类,其中原发性因素有混合性高脂蛋白血症、白受体LDL-R缺陷、遗传性高胆固醇血症等,继发性因素有慢性肝炎、糖尿病、肝脏病变、药源性因素、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类脂性肾病等。
1.2.2、血清胆固醇水平异常降低原因:原发性因素有低β脂蛋白血症、无β脂蛋白血症、α脂蛋白血症、家族性LCAT缺乏病、移酶缺乏病等,继发性因素有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肝硬化、严重营养不良等。
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异常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现阶段血清胆固醇异常高发的主要因素为各类继发性因素,如长期严重营养不良、严重贫血、肝功能异常等,会导致胆固醇水平的异常降低。但现有调查显示,血清胆固醇水平升高的发病率要显著高于胆固醇水平降低的发病率,这主要与现阶段人们生活行为习惯改变相关,如长期作息不规律会直接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导致肝脏损害,饮食不规律、营养结构不科学、以糖尿病为主的慢性代谢性病变的高发,均有可能导致胆固醇水平的异常升高。
2 血生化检查中血清胆固醇异常的处理对策介绍
血清胆固醇即机体血液中各类胆固醇的综合水平,在合成胆汁酸、肾上腺皮质激素、维生素D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胆固醇还参与细胞膜的构成,通过血清胆固醇水平的测定,能够反映机体脂质代谢状态,同时能够为部分慢性病变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目前诊疗中以血清胆固醇异常较为常见,这主要与患者的行为习惯相关,如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合理、缺乏运动等,这类患者继发心脑血管病变、慢性代谢性病变的风险较高。而血清胆固醇水平偏低也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长期异常偏低会导致机体正常功能的损害。目前针对血清胆固醇水平异常的处理,需要在明确具体原因的基础,实施针对性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2.1、作息调整:作息不规律会直接影响正常生理功能,导致血清胆固醇水平异常,患者需要明确作息调整的重要性,结合自身作息习惯,进行循序渐进式的调整,科学的作息时间为晚上十点左右入睡,六点左右起床,确保每日睡眠时间在八小时左右,作息习惯可根据患者自身的年龄、机体状况进行个体化调整,但需要保证每日作息规律,睡眠时间充足。
2.2、饮食调整:饮食不规律、饮食结构不科学是目前广泛存在的问题,也是导致各类慢性病变高发的主要原因之一,饮食须以清淡新鲜、规律适量为基本原则,胆固醇水平偏高者,需要严格限制脂质的摄取,尤其是红肉类食物,日常多食用新鲜蔬果及鱼虾。胆固醇水平偏低者,可遵照医嘱适当增加脂质的摄取,但须以新鲜食物为宜。
2.3、用药干预:药源性因素也是导致血清胆固醇水平异常的主要原因,且多为长期用药者,需要结合现有用药情况,基于血清胆固醇水平异常情况的基础上,由主治医师进行用药方案的调整,患者需要严格遵循医嘱给药,切勿自行停药或更改用药剂量,提升用药的安全性,降低药源性因素对血清胆固醇水平造成的影响。
2.4、强化原发疾病治疗:部分原发性病变也是导致胆固醇水平的主要原因,而长期血清胆固醇水平异常将会严重影响正常生理功能,故而患者需要明确自身病变情况,积极配合临床治疗,控制原发疾病,调节血清胆固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