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胃黏膜切除术与胃黏膜剥离术治疗早期消化道癌及癌前病变的效果对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5
/ 2

用胃黏膜切除术与胃黏膜剥离术治疗早期消化道癌及癌前病变的效果对比

曹国书 黄晓芳

十堰市人民医院 湖北 十堰 442000

【摘要】目的:对比胃黏膜切除术与黏膜剥离术治疗早期消化道癌和癌前病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早期消化道癌和癌前病变患者,共6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胃黏膜切除术(EMR)治疗,观察组给予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具体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高,但是一次性组织切除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早期消化道癌和癌前病变时,为保证成功需要按照病灶大小与来源,合理的选择治疗方案。

【关键词】胃黏膜切除术;黏膜剥离术;早期消化道癌;癌前病变

EMR和ESD是两种治疗早期消化道癌与癌前病变的重要方式,其中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操作难度较大,且存在并发症。现选取60例患者为分析对象,就选择哪种方式治疗而进行详细的探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患者进行研究,男女比例为38:22。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年龄45~68岁,平均年龄(55.3±2.5)岁;对照组最大年龄67岁、最小44岁,平均年龄(55.2±2.2)岁;开展内镜检查之前具有存在明显的消化道针状,如腹痛、腹胀、进食异物感等,术前经染色和部分超声内镜检查,病变范围与深度均确定下来;病变部位:食管、贲门、胃角、胃体、胃窦等;不存在内镜治疗禁忌症;术前均给予常规检查,如测定心肺功能、血常规和出凝血时间检查等;患者知情并签署同意书。两组间差异性不明显,P>0.05。

1.2方法

对照组:EMR治疗。适用症:直径小于2厘米、分化良好的癌前病灶;局限于黏膜层或微小浸润癌。方法:注射-切割技术、结扎式EMR法、透明帽吸引式EMR法。这些方法尽管操作上存在明显差异,但是遵循原则基本相同,首先需要将美兰和1:10000的肾上腺生理盐水在病变黏膜下注射,充分分离黏膜与固有的肌层,随后针对隆起的病变黏膜使用圈套器高频电进行切除;值得一提的是,尽管EMR有多种治疗方法,但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次性切除病变的直径最大为2厘米,反之则需要进行分片切除[1]。

观察组:ESD治疗。首先将病变部位确定下来并染色,如果存在于食管区则开展碘染色、贲门区则同时进行美兰与碘染色、胃或直肠则美兰染色。采用氩离子凝固术标记隆起的病灶边缘,沿着标记使用HOOK刀将黏膜切开,其下层采用IT刀切开,以此将病灶显露出来,然后沿边缘进行剥离,或者邻近结束时在病变根部采用圈套器完成的切除。针对小血管,即创面可见,可以采用APC治疗,必要情况下针对术中出现的穿孔和创面可以采用金属钛夹进行夹闭操作[2]。

1.3观察指标

评价标准:完全切除:边缘与基地组织学不会残留癌组织;相对完全切除:不明或成阳性,需随访或追加手术;绝对非完全切除:残留癌组织,需追加手术[3]。

对比两组患者的一次性组织切除、并发症(出血、穿孔、狭窄)和手术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关于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均采用SPSS22.0软件,两组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条件为P<0.05。

2.结果

全部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用时41分钟,其中对照组平均用时38分钟、观察组为82分钟,切除肿瘤的直径在8到160ml之间,平均直径16ml,组间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n(%)]

3.讨论

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各类仪器、器械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促进了EMR、ESD的发展,这是治疗消化道早癌与癌前病变的重要方式,再加上新理念与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推动了早期消化道肿瘤的内镜下治疗。相比较于EMR,ESD具有显著优势:一方面,能够将病灶整块的切除;另一方面,能够切除来自固有肌层的病灶。缺点在于:具有很高的难度、操作时间较长,出现合并出血与穿孔的可能性很大,医者所掌握的内镜操作技术必须扎实。经研究发现,观察组出血率、穿孔率和狭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是一次性组织切除率高,且无局部复发,平均手术用时长,P<0.05。究其原因,这可能与ESD现正处于早期阶段,医者经验不足和熟练程度不高有感,随着技术的发展,会逐渐减少并发症;同时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对出血的有效处理。消化道穿孔尽管不会经常出现,然而这是严重的并发症,受解剖结构特点的影响多出现在肠道,在内镜下针对小穿孔可以采用止血夹将其直接夹闭[4]。

通过数据分析得知,患者术后生存率与安全性的提高有赖于严格的掌握内镜治疗的适应症,并且能够防止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尽管ESD的切除率比EMR高,但是在剥离和切割中具有很高的难度,手术时间长,患者很难在清醒的状态下耐受,尤其是消化道分泌物和胃腔内的血性液体在手术中极易引发窒息、误吸,为保证安全和手术的顺利的进行必须在静脉麻醉和气管插管的情况下。若患者不具备以上麻醉要求,则建议开展EMR治疗[5]。

综上所述,关于该病的治疗,在选择哪种方式时需要对患者各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最大限度的保障手术成功率和预后效果。

【参考文献】

[1]孙曦,张修礼,卢忠生,等.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内镜下切除与外科手术切除的效价对比研究[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3,30(1):15-17.

[2]郭大新,杨建民,徐启顺,等.内镜粘膜下剥离术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早期食管癌安全有效性的Meta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3,30(12):685-689.

[3]郝晋雍,黄晓俊,王祥,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治疗价值的临床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2012,18(12):1245-1250.

[4]沈陈波,杨建民,徐启顺,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和外科手术治疗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比较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2015,6(6):571-574.

[5]朱晓妍,朱靖宇,申星杰,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系统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3(16):3873-3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