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 广东佛山 542800
【摘要】目的:探究Rood技术结合改良Vojta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06/2019-03在南海妇产儿童医院就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Rood技术结合改良Vojta疗法,对照组单纯采用传统Vojta疗法,进行60d的个体化物理治疗,治疗前后均采用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粗大运动功能评价量表(GMFM-88)和综合痉挛评分量表(CSS)进行评定,疗程结束后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儿的GMFCS、GMFM和CSS测试结果均提高(P <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Rood技术结合改良Vojta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Rood技术;改良Vojta疗法;传统Vojta疗法;痉挛型脑瘫;
传统Vojta疗法通过对患儿身体一定部位压迫刺激、诱导产生全身性的反射运动[1]。Rood技术包括经皮异化技术、本体感受性异化技术和特殊抑制技术三部分[2],该技术可以降低肌张力和加强关节稳定性。传统Vojta疗法对刺激性紧张的患儿疗效欠佳。为了探究提高痉挛型脑瘫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通过Rood技术结合改良Vojta疗法,刺激痉挛型脑瘫患儿诱发带,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06/2019-03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小儿脑瘫康复中心就治,符合纳入标准的痉挛型脑瘫患儿50例。入选病例符合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15)制定的诊断与分型标准[3]。均为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Ⅰ~Ⅲ级,50例患儿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7个月~18个月。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各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患儿于治疗前后均由专业评估人员各评估1次。治疗组采用Rood技术结合改良Vojta疗法,对照组采用传统Vojta疗法,两组患儿均由训练师进行一对一训练,每日2次,每次40min,进行60d的个体化物理治疗。
1.2.1 传统Vojta疗法:①反射性翻身(R-U):通过刺激胸部诱发带,诱导典型的翻身运动,打破紧张性迷路反射,促进体轴回旋,用上肢支撑上部躯干,产生臀部抬高;②反射性腹爬(R-K):通过刺激肱骨内侧髁、股骨内侧髁、肩胛骨内侧下1/3等诱发带,诱导产生头部回旋、拇指外展、足背屈、骨盘抬高等动作。
1.2.2 Rood技术结合改良Vojta疗法:①训练患儿竖头时,治疗师一手支撑患儿头枕部,并做缓慢屈颈的助力运动;另一只手拇指和食指呈捏物状,快速轻柔刺激患儿前胸或者腹直肌,使头部从仰卧状态变成竖直状态,反复数次。②训练患儿翻身时,治疗师先使用较轻的手法,多部位,不定点抚触刺激患儿躯干侧面、肩胛区、髂前上棘等多处刺激点和反射区。③训练患儿腹爬时,治疗师一手按压患儿一侧屈曲下肢的脚面,使脚底贴住地面,另一只手的食指刺激患儿对侧髂前上棘或腹外斜肌[4]。
1.3评定标准:
1.3.1 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 GMFCS共分为5个级别(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Ⅴ级)的最高能力描述,级别越高代表运动功能越差。
1.3.2 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88) 包括88项,分为A(卧位与翻身)、B(坐位)、C(爬与跪)、D(站立位)、E(行走与跑跳)5个功能区,均按满分100分进行计算。所得分值越高,运动功能越好。
1.3.3 综合痉挛评分量表(CSS) 评分标准分腱反射,肌张力,阵挛共三大项,具体标准如下:①腱反射:0~4分,分值越高表示反射越亢进。②肌张力:0~8分,分值越高表示阻力越多。③阵挛:0~4分,分值越高表示阵挛时间越长。
结果判断:0~7分:无痉挛; 8~9分:轻度痉挛;10~12分:中度痉挛;13~16分:重度痉挛。评分越低代表患儿痉挛程度越低。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50例患儿均顺利完成相关训练,无脱落病例及临床不良事件发生。
见表1和表2和表3。
表1 两组治疗前后GMFCS评分比较 (`x±s )
组别 | 例数 | 时间 | Ⅰ | Ⅱ | Ⅲ |
治疗组 | 25 | 治疗前 | 2 | 8 | 15 |
治疗后 | 6 | 15 | 4 | ||
对照组 | 25 | 治疗前 | 3 | 8 | 14 |
治疗后 | 3 | 12 | 10 |
表2 两组治疗前后GMFM-88评分比较 (`x±s )
组别 | n | 时间 | 治疗前 治疗后 |
治疗组 | 25 | 60天 | 44.70±12.86 61.73±15.89 |
对照组 | 25 | 60天 | 37.29±14.60 49.83±18.01 |
注:与治疗组相比, p<0.05
组别 | n | 时间 | 治疗前 治疗后 |
治疗组 | 25 | 60天 | 10.08±1.87 9.48±1.32 |
对照组 | 25 | 60天 | 10.64±1.75 10.20±1.44 |
注:与治疗组相比, p<0.05
3 讨论:
痉挛性脑瘫在脑瘫患儿中的比例高达60~70%,而肌张力增高是痉挛性脑瘫的特征,由于肌张力增高则出现活动受限、关节运动范围变窄,随着成长而发生关节挛缩变形,降低肌张力是痉挛性脑瘫患儿首要要解决的问题[5]。
传统Vojta疗法虽然可以促进患儿运动障碍的改善,但缺点是易引起患儿激烈哭闹,影响患儿康复。我们通过临床探索发现Rood技术结合改良Vojta疗法可以通过较小刺激量,达到诱导患儿局部肌群的反射运动,降低局部肌肉张力或增强特定肌肉肌力,从而获得正常的运动感觉和经验,对一些容易引起刺激性紧张和单纯采用传统Vojta疗法效果不佳的患儿,均取得不错的疗效。
本研究表明,治疗组的GMFC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说明Rood技术结合改良Vojta疗法对痉挛型脑瘫运动能级的提高有较好的疗效。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儿的GMFM-88项评分及CSS评分结果均较治疗前提高(P <0.05);可见利用Rood技术结合改良Vojta疗法,能进一步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疗效。
综上所诉,Rood技术结合改良Vojta疗法是一项非常实用性的临床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运动能力及降低痉挛,弥补一些传统治疗手段不足之处,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麻淑君,杨冬清,孔祥颖.Vojta诱导疗法治疗脑瘫手法体会[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7,30(4):75-75.
[2]姚正委,李建道,张焕军等.Rood诱发刺激手法治疗脑瘫高危儿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17,24(17):3-4.
[3]《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编委会.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15):第一部分[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7):747-754.
[4]鲁欣.Bobath疗法联合Vojta疗法在小儿脑损伤综合征早期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疗养医学,2019,28(08):785-788.
[5]席音音,席嫚子.Vojta疗法在高危儿早期干预治疗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19,28(04):400-402.
作者简介:韦华扬,男,1979年8月出生,本科学历,民族:汉;籍贯:广西扶绥;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小儿神经康复和成人康复;职称:康复医学主管技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