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原油宝”事件风险分析与启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2
/ 2

中行“原油宝”事件风险分析与启示

张琳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南昌 330013

摘要:中行原油宝事件引发巨大的风波,给银行和投资者敲响了警钟。笔者通过分析此次事件的发生经过和影响,分析其背后的风险,并得到了一些启示,以期帮助各个部门加强风险管理,促进我国金融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原油宝;风险;启示

2020年4月20日,美原油期货2005合约跌成负值,引发中国银行的理财产品原油宝投资者巨额亏损事件,给证券金融市场带来巨大的波动和影响。虽然中行“原油宝”事件已经过去,但其背后暴露出来我国金融市场的风险却是不可容忽视的,我们应从原油宝事件中发现潜在的问题,做出相应措施应对金融市场上的风险,促进我国金融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1. 中行“原油宝”事件发生背景及经过

原油宝是中国银行面向个人客户发行的与境内外原油期货合约挂钩的交易产品。其中,美国原油产品对应的基准标的是WTI原油期货合约,英国原油产品对应的基准标的是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个人客户可以根据自己对市场的判断进行做多与做空双向选择交易。中国银行作为做市商为投资者提供报价,并进行风险管理。原油宝的产品机制与原油期货非常相似,虽采取保证金制度但不具备杠杆效应。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在石油滞销和价格战的持续作用下,美原油期货市场承受着巨大的下行压力。北京时间4月21日凌晨,美国原油期货市场最终跌破零元关口,出现历史上首次负值。美国WTI原油5月合约大幅下挫,最终以-37.63美元的价格收市,跌幅超过300%。由于中行的原油宝和美国原油挂钩,美油的暴跌导致原油宝也出现巨额损失。中国银行宣布以CME官方结算价对客户进行结算或移仓。很多投资者不但本金全部损失,而且还倒欠银行大额资金。此次原油宝事件引起了金融市场热议。

  1. 中行“原油宝”事件的影响

中国银行对美国石油期货暴跌做出的以CME官方结算价对客户进行结算或移仓,引发了巨大的影响。首先,最为直接受害者就是原油宝客户,投资者的本金不但全部损失血本无归,并且还需要补足所欠的交割款,损失惨重。其次,原油宝事件引起了股市“蝴蝶效应”。据wind数据显示,中国银行股票过去1周内杀跌4.19%,总市值蒸发近333亿元,形成了股票指数下跌的主要原因。股票市场集体走低,整个银行板块跌了近1200亿市值。与此同时,20万亿的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起波澜,理财产品的销售进入困境,同业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受到巨大冲击。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相继发公告暂停一部分原油产品的交易。除此之外,金融市场波动剧烈,在美国原油期货合约跌至负值之后的当天,规模共计约170亿份的三类ETF(恒生ETF、黄金ETF和H股ETF)皆出现了一个大幅度的放量异动。

  1. 中行“原油宝”事件的风险分析

  1. 中行“原油宝”事件中的市场风险分析

由自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石油价格频繁剧烈波动,与石油有关的金融产品都波动幅度较大。美国WTI原油期价格的下跌且跌为负数,使得中行原油宝多头投资者受价格的影响亏损惨重。说明中国银行和投资者对市场风险的防范意识不足,这是我国金融业机构和投资者都普遍存在的问题。在石油期货价格的剧烈波动下,投资者认为价格不能为负的惯性思维,导致他们贸然进入石油期货市场抄底石油,却缺乏了对市场风险的防护,没有任何对冲工具对其投资进行保护,必然使其暴露在市场风险中。

  1. 中行“原油宝”事件的操作风险分析

原油宝事件显示出了我国金融机构在交易与销售业务线中,暴露出来与客户、产品与业务操作有关的操作风险,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忽视近期风险事件及相关信号的警示

对于负油价这件事,经验丰富的投资者可能会了解能源负价出现的可能。在美国石油期货跌破零元关口之前,相关事件和信号向公众发出警示。2020年4月3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修改了IT系统的代码,允许负油价的申报和成交,并于4月5日开始生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也在之后的几天,和客户、清算公司传达了石油期货负油价的可能性。因此,在4月20日,石油期货跌破零元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并不感到意外。如此重要的警示信号,中国银行却忽视了它的重要性。中行不仅在产品设计之初没有对原油价格为负提前考量,在产品推出之后对CME的公告完全无视,没有提前对投资者做出风险警示和规则调整。

  1. 产品设计不完善

金融产品的一般规律通常是,石油基金ETF、纸石油等产品在设计时,一般都会选择提前一礼拜以上的时间去交割。全球最大的原油上市基金USO、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的原油产品在4月14日就完成了移仓操作,但原油宝却设计为交割日之前的最后一天才去移仓。石油期货交割日最后一天的价格通常容易出现剧烈波动,而中国银行仍规定这样的移仓机制,缺乏业内操作常识。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原油宝在最后时刻进行换月交割,缺少交易对手,难以平仓,遇到了流动性问题,导致了投资者严重亏损。

投资者在购买原油宝理财产品之前,要求签署《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个人账户商品业务交易协议》,该协议中要求风险评级在平衡型以上的投资者方可与银行签订协议。问题在于“平衡型”风险评级离普通投资者的认知相距甚远。首先,中行在推出石油宝做出的客户审查时,是否考虑到投资者需要补足交割款的风险。其次,出现补足交割款是否是“平衡型”风险评级投资者所能承受的,“平衡型”是否低于原油宝对投资者的要求。最后,在对原油宝进行风险评级的时候,是否考虑到产品的复杂性和风险。原油宝在产品设计上存在缺陷,是银行在实务中面临的操作风险。

  1. 中行操作不当

原油宝规定当价格跌到保证金低于20%的时候就强制平仓,但事实并非如此。最后交易日这天中行原油宝设定的交易时间是8:00到22:00,比国际原油期货市场提前了四个小时。4月20日晚上22点过后,美国WTI原油期货一路暴跌,客户操作受限,当价格低于保证金20%时,中国银行却未能及时平仓,客户对于账户资金急剧缩却无能为力。根据国际石油期货提供的“仿真数据”,中国银行实际上具有为客户平仓的条件和能力,却以最终的-37.63美元/桶的收盘价为客户进行结算,“保证金低于20%自动平仓”的风险控制机制如同虚设。

  1. 投资者理财水平低,风险防范意识低

除了中国银行的操作不当外,投资者本身理财能力水平低也是引发操作风险的重要因素。受中国银行的宣传影响,很多缺乏投资理财经验的“小白”投资者进入原油市场。在原油宝业务中,规定代客交易服务除客户手动平仓外,不允许自主决定替客户平仓。缺乏理财经验的投资者并不了解原油行情和交易制度,错过了自救的时机。此外,很多投资者因油价下跌而盲目抄底,受油价不能为负的惯性思维影响,忽视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允许油价为负的信号警示,风险防范意识较低,导致此次投资损失惨重。

  1. 中行“原油宝”事件的启示

  1. 加强风险意识与防控

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投资者都无法预见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市场上没有真正的专家,即使是拥有信息、资金、技术优势的强大企业,也会出现判断失误,遭受巨大损失,何况是缺乏经验和处于信息技术劣势的中小投资者。因此,我们在投资中应该加强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重视外部信号,检查内部漏洞,面对可能出现的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风险等风险,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在风险中获得收益。

  1. 完善产品的设计与制度的执行

此次中行原油宝事件显示出我国金融市场上存在金融产品设计不完善、金融机构业务操作不规范的问题。很多金融产品在推出上市前,没有充分考虑到产品的复杂性和潜在风险,审查客户流程也不规范。没有考虑到极端条件下事态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对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评测不足,给产品评定风险评级缺乏依据,为风险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此外,金融机构在业务操作方面存在不规范、不标准的行为。在原油宝事件中,中国银行未能严格按照合约规定“保证金低于20%强制平仓”,造成了客户更大的损失。因此,我国金融机构应完善金融理财产品的设计,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并且在实际业务中规范操作,避免操作风险。

  1. 谨慎购买理财产品,理性投资

中国银行在原油宝推出的时候,称原油宝对于没有专业金融知识投资小白也可以放心投资。尽管中国银行这样的诱导投资者的做法不合理,但投资者也应有自己主观判断。面对众多金融理财产品,一定要深入了解其风险和收益后,慎重做出投资决策,并且要不断加强理财经验和知识。此次事件也给盲目抄底的投资者上了一课,教导投资者要理性投资,不理性的行为往往是损失的开端。

  1. 加强金融机构的监管

中行原油宝事件也给我国金融监管部门敲响了警钟,应针对金融理财市场上产品设计不完善、宣传过度、业务操作不规范的乱象做出整治。监管部门应提高金融理财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严格审查金融机构业务操作,加大宣传教育,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通过加强监管,促进我国金融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1. 小结

中行原油宝风波虽已平息,但却给我们上了一堂风险教育课。原油期货的市场价格风险和银行在金融理财产品设计上、业务操作的上的操作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是我们应该重视的。此外投资者缺乏理财经验贸然进入金融市场和盲目抄底的行为也是不理性的。因此我们应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加强风险防控意识,理性投资。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使其完善理财产品设计,规范业务操作流程,促进国金融行业走上稳定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邓雅蔓 周琦. 追问中行“原油宝”事件 高风险产品为何变为常规理财?[J].中国经济周刊2020,(08),21-23

张琳(2000-01),女,汉族,吉林延边人,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金融学、金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