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肿瘤医院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研究生管理科 650118
[摘要】医学研究生培养是医学教育结构中高层次的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发展医学科学技术的双重任务,直接影响到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增加。如何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是摆在研究生管理部门和导师面前的一项新课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也在逐年加大。然而,研究生培养质量却在日益下降。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有管理原因和教师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研究生自身。现针对这一现状,结合我院研究生培养的实际工作,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制定培养方案,明确培养目标,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及轮转体系
(一)培养方案
研究生培养方案是培养单位进行研究生培养和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据,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总体计划,也是检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准绳,规范、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可以有效地保证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应结合研究生学位性质来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应侧重于临床实际操作的培养;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侧重科研能力及论文写作的培养。
(二)培养目标
1.专业学位研究生
(1)完成学位论文并发表;
(2)取得医师执业资格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毕业证、学位证;
(2)能独立处理本学科(二级学科)常见病;
(3)掌握诊疗技术,达到“高年资住院医师”水平。
2.学术学位研究生
(1)完成学位论文并发表;
(2)学习期间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正式刊物上发表文章,其中至少一篇为新闻总署发布的中文核心期刊或SCI收录的文章。
(3)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业中技术工作的能力。
(三)课程体系
1.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侧重点在于临床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充分体现应用性和实践性,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掌握某一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具有坚实系统的临床医学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熟悉临床科学研究过程;
2.学术学位研究生:学术学位研究生的课程侧重点在于学术理论、实验研究和科研能力等科学研究素养的训练,培养具有进行创造性学术活动和较高水平的科研工作能力,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本学科坚实系统的医学理论知识。
(四)轮转体系
1.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轮转、专科训练、住院医师。临床轮转在本专业二级学科范围内进行临床能力训练(至少15个月),内、外科至少在3-4个亚科进行轮转(含本科室);专科训练在本专业三级学科内进行临床强化训练(至少10个月);在导师所在科室承担住院医师的工作(至少10个月)。
2.学术学位研究生:科研实验涉及的相关科室进行轮转,直至科研实验完成。
二、建立研究生管理工作体系,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建立管理工作体系,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是实行教学管理保障的关键。我院应组建由主管院领导担任组长相关科室主任担任组员的研究生教育指导小组,确定研究生教育的政策及发展规划。各级管理部门分别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促进各个教学环节有序的运转,保障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三、严格导师遴选及考核,把教书育人作为导师工作的首要职责
严格导师遴选是实施培养过程中科学研究和学位授予保障的重要环节。“导师的任务绝不仅仅是传授专业知识就可以了,还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国家的人。”所以遴选的导师要德才兼备、能严于律己;能为人、为学、为师,做到既教书又育人。研究生管理科定期对导师的带教工作及能力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将与导师招生资格进行挂钩。
四、严格论文评审和答辩,把好学位论文质量关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质量好坏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此,必须从选题、开题、论文答辩到提交学位申请都要有一套严格的执行标准,为学位论文质量做出基本保证。
严把论文质量关,从而有效地保证学位论文答辩的原则性和严肃性,严把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是在目前的研究生培养体制下进一步保证并提高研究生水平的一种有效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研究生学位授予的质量,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项基础工作。
1.建立统一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考核研究生学位论文是否按照培养计划及方案按时完成,是否有开题报告、中期检查、结题报告等,在论文评审过程中,要求论文评审专家严格按照论文撰写规范和要求,参照论文评分标准,逐项评审、打分,形成一种科学合理的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
2.实行学位论文评审回避制度,积极推行论文盲评制度。论文评审实行导师回避制度,导师不参与所指导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评审专家的提名和聘请。参加盲评的学位论文必须隐去研究生姓名、单位、指导教师姓名及其指导教师的参考文献、致谢等所有可能涉及研究生及导师个人情况的内容,由研究生管理科送外单位,委托外单位论文评审专家进行评审,以保证学位论文评审的客观和公正。
3.严格答辩程序,学位论文盲评结果不合格者直接延期半年至一年答辩,医院组织盲评通过者进行答辩,答辩委员会应该由其学位论文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并由医院主管院领导审批组成人员的资格。严格答辩程序。
五、规范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
(一)、研究生管理部门:
1.负责新入院研究生的岗前培训,岗前培训的内容包括各项医疗核心制度、医院及研究生相关管理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病案质量、医疗保险、医院感染管理等内容,以及研究生临床常用知识内容培训、实践技能操作培训、科研论文写作、理想信念、医德医风、医患沟通、综合素质培训等,待研究生掌握本专业相关的基本操作后,方可进入科室;
2.组织导师参加师资培训,考核导师的带教工作及能力;
3.负责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盲评工作,研究生学位论文隐去一切可能暴露学生及导师信息的部分,由研究生管理科送外单位进行评审;
4.考核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相关指标,例如:经治病历资料是否完整(专业学位研究生)、实验记录本填写是否规范(学术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是否按照计划进行等;
5.制定及落实关于研究生培养的相关政策及措施,引导导师及研究生共同努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6.组织研究生进行理论和技能操作学习,提高研究生理论水平及临床技能操作水平;
7.组织研究生参加各种技能大赛或科研竞赛、学术讲座、病例讨论、教学查房等,培养研究生的临床思维及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
8.准确掌握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制定相关的培训计划(培训方式包括:师资培训、模拟考试、临床技能培训等),督促研究生按时完成各阶段培养目标(如: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等),在提高导师带教能力的同时拔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9.与学校研究生培养及管理部门联系,完成学校交办的各项工作;
10.及时掌握研究生的思想动态,及时纠正思想出现偏差的研究生。
(二)、研究生导师:
熟悉研究生培养方案及关于研究生培养的相关规定,按照培养方案要求,制定合理、可行的研究生培养计划;随时了解和掌握研究生的培养信息,实施指导、监督和管理;指导学生按照学分要求进行选课;指导研究生的论文的选题及按时完成开题报告、中期汇报(包含下一步工作计划)、结束报告(包含课题完成情况、修改及完善意见);定期检查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的情况并听取研究生学习情况的汇报。
1、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
(1)导师负责教会研究生在临床研究中的安全防护;
(2)填写学生临床轮转考核手册,每次出科时,要作出科小结,并进行临床轮转出科考核,出科考核成绩记录在临床轮转考核手册上;
(3)导师指导研究生在出科前完成5份经治的完整病历资料;指导研究生对未经治病人进行询问病史、查体及书写病历摘要;导师指导研究生对未经治病例提出发病机制、诊断和鉴别诊断及依据,治疗原则和预后分析判断,以此提高研究生理论知识的运用和临床思维能力;
(4)导师指导研究生进行手术或辅助诊疗技术操作。
2、学术学位研究生导师
(1)导师负责教会研究生在医学研究中的安全防护;
(2)指导学生完成学位论文实验记录并监督学生填写实验记录本;
(3)培养学生独立完成科研工作的能力;
(4)指导学生开展学术讲座。
六、建立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体系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评估体系
1.临床轮转考核
(1)具备独立管理病人的能力;
(2)掌握所轮转科室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发病机制、诊断分析、病历书写等)。
2.中期考核
(1)专业学位研究生诊疗技术应达到低年资住院医师水平;
(2)掌握本专业的临床理论;
(3)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例如胸穿、腰穿、骨穿、腹穿、插管、引流、包扎等)。
3.毕业考核
(1)专业学位研究生诊疗技术应达到高年资住院医师水平;
(2)临床操作(开腹术、开胸术、胸腹腔引流术、气管插管术等临床操作掌握程度及熟练程度);
(3)学位论文是否完成及发表。
4.科研能力
(1)掌握文献检索、课题设计的方法;
(2)具有科研思维、科研创新的能力。
(二)、学术学位研究生质量评估体系
1.理论学习
(1)掌握肿瘤靶向与个体化治疗、抗肿瘤中药的研究、肝胆胰肿瘤外科相关知识、肿瘤精确放疗等理论知识;
(2)专业文献检索及阅读能力。
2.轮转考核
(1)临床基础训练,掌握专业基本临床技能;
(2)实验室训练,掌握专业相关实验操作;
(3)实验记录本填写是否完整。
3.论文考核
(1)开题报告:由教研室组织导师检查研究生的文献综述能力及课题设置情况;
(2)中期考核:对研究生的学位课程、论文进展情况以及掌握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等方面进行考核;
(3)毕业答辩:答辩材料是否按时上交及完整、学位论文是否发表。
4.能力考核
(1)是否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业中技术工作的能力;
(2)是否有能力担任院校教学助教工作;
(3)是否能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学术讲座;
(4)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在正式刊物中的文章,至少有一篇是被中文核心期刊或SCI收录的;
(5)参与科研项目所出的科研成果获奖情况。
七、加强医学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中大部份为应届本科毕业生。本科生临床实习时期,正处在研究生备考阶段,由于专注于考研,忙于理论复习,忽视了本科实习阶段的临床实践。因此在本科毕业之时,存在书本理论知识强,而实际动手能力弱的“高分低能”现象,缺乏临床工作经验,从而给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造成一定难度。
无论临床型还是科研型学位的研究生,都应重视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理论与实践同样重要,特别是对于医学生而言,临床型和科研型学位的研究生相比,只是培养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一般而言,临床型 研究 生侧重于培养学生从事某一特定临床专业实践工作的能力,以培养高级临床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水平临床医生为目标。科学型学位研究生的临床技能培养目标,虽没有临床型研究生要求标准高,但医学是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科研的思路来自于临床,科研的最终成果也要服务于临床。因此加强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启发研究生的科研思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加强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科研能力包括科研洞察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合作沟通能力以及外文写作能力。
科研能力的提高。首先应从科研基本功开始,如文献阅读、综述撰写、课题选择与设计、实验方法、资料的积累与整理、统计处理、论文撰写等。
科学精神的培养是研究生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发,要通过系统的锻炼赋予他们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品质和潜在能力。多途径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能力。
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系统工程,它既适应社会经济和行业发展的趋势,又顺应现代高等教育发展潮流,为规范研究生的培养与管理过程,不断提高培养质量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如何提高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 傅金英
【2】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王绍荣
基金资助:1.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育人体系构建(ZLXS201910)
2.2017年云南省教育厅科学基金科学基金资助性项目2017zzx204;
3.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联合专项2018FE0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