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劳动保障技师学院 天津市 300162
摘要: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维审视职业教育人才“供给”层面现实困境,深层次分析教学“供需错配”的实质,从提高质量入手,以生为本,用改革的办法推进主体、环境、资源、方式、文化、评价等多维度的有效供给策略,更好地适应中职生学习“需求”变化,促进供需双方协调共振,提高专业教学效率。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教学效率
一、问题提出
近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从经济学角度看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合理配置要素,通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维为中职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笔者作为一线专业教师,分析目前学院加工制造专业的现实困境,立足“需求侧”,通过供给侧教学改革实践,提出专业教学去产能、补短板的对应策略,实现供需匹配,打造高效专业课堂。
二、现实困境
(一)人力资源市场供需存在结构性矛盾
从本市近三个季度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报告分析,供求结构性矛盾问题突出,企业“招工难”与毕业生“找工难”现象严重,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加速了智能世界的到来,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新零售、新金融、新制造、新技术、新能源冲击行业产业升级换代,传统行业用人需求量削减,新兴产业企业求贤若渴,其发展所创造的就业岗位又招不到合适的毕业生,供需错位非常严重。
(二)中职专业教育供给存在结构性矛盾
最近网络看到的一篇文章《专业化教育真的能满足产业需求吗?》,文章谈到“互联网+公共(或共享)自行车”在各个城市成为生活中的常态,但翻看我们《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加工制造类与交通运输类,均没有找到自行车这个专业,我们总在说“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事实上逐渐开启的智能时代的产业是复合的。由此可见,中职专业供给与产业需求之间明显已经存在巨大落差。但是,我们依然还在用2010年修订的专业目录来管理2017年的专业建设,显然是非常不合理的。
(三)专业课堂教学供给存在着结构性矛盾
审视中职生的专业课堂,你会发现中职的专业课堂依然在沉睡,教师们不研究时代的变化,不研究教学对象需求的变化,只是简单做个复读机,进行着刻板教条的知识单向度地“供给”。学生认为课程乏味无聊,教师老套死板,造成了如下的窘境:上课时,清醒没有发呆的多,发呆没有睡觉的多,睡觉没有玩手机的多。有的学生人在教室、实训室,但精神已游离于课堂之外。
三、原因分析
(一)“2.0”与“4.0”之间的供需错位
工业4.0时代新兴产业的发展亟需一大批创新型、复合型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但目前中职教育依然沿用着“职业教育2.0版”的培养模式,试图用标准化的专业设置、课程、教材和师资,生产“标准化”的产品。“2.0版”生产出的产品不能适应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所创造就业岗位的需要。因此,“职业教育2.0版”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智能时代的“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版”的人才需求存在着供需错位。
(二)中职毕业生知识结构不合理
产业升级下现代企业需求的人才特征是跨学科、专业的跨界复合型人才,现阶段我们培养的学生知识范围还只是局限于传统的“专业”范围内,所学知识陈旧,与产业应用脱节,许多实训设备已被产业淘汰,无法适应现代产业升级的需求,大量的岗位已经突破了传统意义的专业概念。例如,“互联网+共享自行车”是加工制造、工业设计、社会公共服务以及投融资技术的结合;电子商务是“互联网+传统营销”的结合;“机器人”是电子、机械、通信、自动控制、计算机等技术的结合。
(三)中职专业教学无效供给现象严重
中职课改已经进行了十几年,在不断地探索与实践,许多学校已经有了较大的变化,如过去教师授课,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照本宣科,现在变成了“新技术老课堂”,将黑板换成投影、粉笔换成鼠标,“电灌”代替“口授”,“照屏念字”代替“照本宣科”,但本质上其实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同是复读机,学生是储存器,教学过程成了知识的灌输与记忆的单向度过程。这种变化与飞速发展的智能时代的变化相比,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教师们并没有深入研究教学对象个性化、自主化的学习需要,专业课堂依然是一种无效的供给,专业课堂无聊乏味,学生枯坐课堂,心不在焉,教师没有教学动力,学生没有学习兴趣,这些现象依然还是大多数中职学校专业教学的常态。如此教学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满足产业升级的需求吗?
(四)严重忽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将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的育人目标,但目前中职专业教学依然存在“重知识、轻能力、忽视情感”现象,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工匠精神等素养的培养严重缺失,制约中职学生的职业发展。
四、改革路径
(一)确保人才有效供给,提升专业与产业对接度
针对我市近几个季度人力资源市场供需情况分析,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产业市场需求量增大,现有的毕业生已不能满足服务产业升级需求,要确保市场需求的人才有效供给,就要提升专业链与产业链的对接度,提升产业链良性发展,深入了解产业链的各环节并进行分析,淘汰落后专业,优化人才配置,面向特定的“服务域”,增设有效对接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专业教学中提供与产业链对接的专业领域知识技能等供给,为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升级补上人才需求短板。
(二)着力提升供给主体,有效提升人才供给质量
教师是专业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决定人才质量的关键因素。职业学校需要的教师不仅要有渊博基础理论知识的“软”能力,还要有岗位实践的“硬”能力。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要积极地为教师创造条件深入企业实践,感知企业文化,了解生产工艺、操作先进设备、传承工匠精神、锤炼岗位技能、孵化教学案例,更好地“反哺”教学,从而有效地提供“人才”供给质量,实现人才供需的有效匹配。
(三)提档升级供给环境,有效延伸专业课堂功能
全新智能教育时代已经开启,教学环境的提档升级应致力于突破空间、时间壁垒,突破传统教室的空间设计,使学生的学习空间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扩大专业教学活动的发生地,将教学活动的空间延伸至实训车间、机房、教学模拟室等;突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搭建个性化学习时间,实现跨平台、跨终端的泛在学习应用。精细化管理专业教学环境,创造大数据分析、校企联动、线上线下、虚拟(互联网+、实训仿真技术)与现实(实验、实训操作)结合、安全与隐私保障的无时不能、无处不能的专业学习环境,将专业课堂的功能有效延伸,为专业教学提供有力支撑。
(四)优化供给资源配置,保证教与学的有效实施
一是通过网络去收集OER、MOOC,微课、专业资源库、在线精品课程等国内外的教学资源,降低优秀教学资源的获取成本;二是灵活构建特色的APP辅助学习软件、虚拟实训仿真软件、微视频课程资源;三是淡化时空、专业、学科边界,开发与岗位需求对接教学资源;四是教师备课时结合以上三点整合重构、持续优化改进教学资源,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组织,设计不同的课程结构,创设与学生需求相匹配的优质高效的供给资源,供学生线上线下学习,实现自适应学习,保证教与学的有效实施。
(五)混合创新供给方式,确保专业教学有效供给
教学环境的提档升级、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在线学习让知识的储存量无限大,但它也存在着“碎片化”样貌的不足。创新混合式教学就是利用求知者现有的新旧范式,将传统教学与在线学习统一形成一种新的学习范式,将过去定制的教学模式迁移为一种个性化的教学模式,较少的关注知识的传递,更多的关注探索与发现,从理解学生开始,把提升学生学习动力作为教学活动设计的指导原则,教师设身处地从学生角度看他们的立场、焦虑、内在学习动机,创造出一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体验,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知识、技能,还能在互动学习活动中感受进步、体验收获。
(六)重塑专业课堂文化,增强专业教学管理智慧
专业文化对中职生专业成长影响是巨大的,更新升级的学习环境给予了学生更多的灵活性和控制力,但如果学生缺乏玩转这种作用机制的方法和文化规范,这样一种转向个性化的环境可能会适得其反。中职生的认知、自控力都比较弱,“说教”在他们身上很难奏效,但如果巧妙地设置些亲身参与的体验去触发他们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中熏陶、润泽学生,认知的种子就会根植于学生的心灵。
(七)完善多元智能评价,凸显核心素养养成教育
将传统专业教学课堂仅着眼于“以教为中心”的唯技教育,转变到着眼于“以学生为中心”,摒弃经验总结式的判别与群体选拔式的束缚,利用智能化时代的优势,以强化育人为目标,全面考虑学生的核心素养,设计多元考评机制,智能采集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进行挖掘分析,科学了解学习情况,客观真实地评价学习者的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过程,判别学习者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可视化的显示,有助于学习活动的进一步开展,也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整以生为本的教学策略,发挥优化评价的功能。
从供给侧的角度谈中职专业教学改革并不是直接否定“需求侧”,恰恰相反,是以“需求侧”为导向,增强中职专业教学供给的精准性、科学性、有效性,实现供需双方协调共振,提高专业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