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南广镇初级中学
【摘要】本文先回顾吟诵的历史溯源、兴盛到式微,进而迎来复兴的历史机遇的历程。然后着重阐述吟诵对古诗文教学“激发兴趣、利于记忆、易于理解”的三大重要作用,最后客观分析吟诵回归依然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关键词】吟诵回归 教学
吟诵,是我国传统的美读诗词文的方法,是历代文人和师生教学、欣赏、创作的特殊手段,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重大的文化价值。惜哉百年以前,西方教育思想涌进中国,它却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与语文失散了多年。幸哉大批有识之士,顺应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之大潮,登高疾呼,深入挖掘,着力推广,吟诵回归语文渐成教育共识与必然。迎潮而上,吟诵教学如何守正创新,如何增强吟诵表达质感,激发其高出一筹的表现力,如何创造新时代吟诵“教学增量”?这些都是值得当下语文教育人深思的问题。
一、吟诵归来,传统复兴如箭在弦。
古人读书,往往“先自吟诵,声振左右”“万事不关心,终朝但苦吟。”——吟诵作为一种口耳相传的技艺,萌发于先秦, 发展于魏晋六朝,辉煌于唐代,光大于宋元明清,曾是汉语诗文传统的诵读和教学方式,在私塾或家学中广为传授。遗憾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猛烈冲击传统文化,不仅使中国的国学被人冷落,而且使吟诵之学也渐渐式微。解放以后,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吟诵这块领地无人问津,濒临失传。至此,吟诵的命运似乎被判定,打下地狱,重入轮回。
然而,一大批对吟诵情有独钟的有识之士:陈炳铮、华钟彦、唐文治、赵元任、叶圣陶、朱自清、朱光潜、周有光、朱东润、赵朴初、南怀瑾、叶嘉莹、戴逸……或撰文呼吁,或吟咏唱和,或身体力行,以个人之力顽强拯救吟诵“绝学”。改革开放以后,国学之风悄然兴起,吟诵之学也渐渐为人们所重视。一项项关于抢救、恢复和发展吟诵传统的提案出现在全国政协会议上,一个个吟诵社团组织逐步在全国创建起来。从 2004 年起,首师大开始进行吟诵的抢救和研究工作,并于 2010 年与南开大学共同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2010年1月,在中央文明办、国家语委和教育部的支持下,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吟诵分会(中华吟诵学会)在北京成立,随后建成的吟诵学会官方网站——中华吟诵网,为会员及海内外吟诵爱好者搭建起交流共享的平台。在研究机构、社会团体等多方力量持之以恒的努力下,吟诵正呈现复兴之势。在全国各地,更多的学校、教师正在推开吟诵之门,诵读之声渐闻于课堂。
二、吟诵归来,诗文教学如运诸掌。
吟诵是打开古诗文理解之门的钥匙。吟诵不仅有旋律、节奏、结构,而且有声音之高下、强弱、长短、清浊,这一切都是用来表达对诗歌之理解的。“汉语诗文有声音”,汉语诗歌的完整含义包括其声韵意义与字面意义,“声入心通”,古人的心态、情绪、意境,只有吟诵的时候最与之接近,最能体会。叶圣陶先生在《精读指导举隅•前言》中说道:“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反复吟诵,依循作品的平仄音韵,想象其中所描绘的意境,把诗中的喜怒哀乐、感情的起伏变化,通过自己抑扬顿挫的声调表现出来,充分体味古诗文独有的音律之美、意境之美、形象之美。这远比普通朗诵要深入得多,充分得多。
中华吟诵学会秘书长徐健顺老师说,吟诵是新时代的“学堂乐歌”。李西安说:“吟诵这样一个优秀的传统,是否能在当代传承下去呢?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进入教育体制。放到教育体制内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全面复兴传雅正之言、树君子之风的吟诵教学,势必为古诗文教学拓宽莫大路径,提供极强助力。
三、吟诵归来,业内仍需如临深谷。
吟诵作为重要的传统学习方法,在古诗文教育中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十多年来,随着国家对中华传统文化复兴的战略布局相继落地,吟诵之学也渐为人们所重视,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吟诵感兴趣,各地的吟诵活动逐渐开展起来。教育界自发开始了恢复吟诵传统,把吟诵引回教育体系的探索。但吟诵要重现往昔的盛况与辉煌,业内人士还需保持清醒的认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吟诵的形式风格古老典雅,但令当代人感到生疏且遥远;加之传入近百年的朗诵在一些人心中形成思维定势,为吟诵的推广普及造成了重重阻力,要打破这种定势思维,还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浸润。客观地看,吟诵不是最主要的读书方法,更不是唯一的读书方法,因此我们应以开放的姿态兼收并蓄,变通古今,与时俱进,既复兴吟诵,又不排斥朗诵,而使二者相济互补,将其精华冶于一炉,进而扫清吟诵复兴的重重障碍,使之成为传承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手段。
尽管中小学语文教育界很早就开始吟诵教学的探索,并取得了不斐的成绩,但我们仍然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所开展的吟诵教学大多是自发的,随意性、低层性表征明显。吟诵作为中国数千年来总结并传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愉悦身心的方式,更是教育学习的科学手段,这就意味着完全有必要开展科学系统的研究,使之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需要。所幸宜宾市教科所吴仕义老师担纲的四川省普教科研资助金课题“吟诵书法回归初中语文教学路径的实践探究”已立项开题,并开展了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活动,这无疑为通过课题研究推动吟诵教学的普及与优化提供一个极好的范例。
我们还应客观地看到,应试教育的幽灵依然困扰着语文课堂,语文教学依旧面临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因此在学校开展古诗文吟诵教学,必须与语文课堂相结合,必须与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相结合。脱离了语文课堂的吟诵,肯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形式与过程兼重,方法与效益并举,面向全体学生,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以及部编版语文教材的特点,正确处理吟诵、朗诵、赏析、理解等方面的关系。唯有如此,古老的吟诵方能枯木逢春发新枝,真正发挥其发展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作用。
吟诵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中华文明精神的结晶,体现着大雅君子风范,在文化传承、普施教化、铸魂明德诸方面皆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喜的是,文化、教育界正开展系统的搜集采录,跨学科的联合研究,广泛的传承和教习,最重要的是,吟诵正回归教育,回归课堂,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吟诵必将发挥强大引擎动力,推动古诗文教学驶上高速路,迎来新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