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县桂山街道文化站,云南 新平 653499
The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of Woni Culture in Yani Community, Guishan Street, Xinping County
GAO Shao-xian
(Guishan Street Culture Station, Xinping County, Xinping 653499, China)
【摘要】在窝尼文化传承保护工作中,桂山街道通过支持引导窝尼人开展传统节庆活动、积极举办各类文艺比赛、收集整理窝尼山歌小调、民俗传统等多举措,帮助窝尼人树立民族自信,传承和保护濒危的窝尼传统民族文化。
【Abstract】In the heritage and protection work of Woni culture, Guishan street helps the Woni people build national confidence and inherit and protect the endangered Woni traditional national culture by supporting and guiding them to carry out traditional festival activities, actively holding various literary and art competitions, collecting and sorting out the tunes of Woni folk songs and folk traditions, etc.
【关键词】文化传承;民族自信;传统文化
【Keywords】cultural inheritance; national confidence; traditional culture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1 引言
桂山街道是一个民族众多、文化多元的民族文化资源区,民族文化种类繁多,内容丰富,覆盖音乐、舞蹈、建筑、医学、历算、文学等许多方面。以物质文化、口头和非物质文化等形式存在,而这些文化基本上都源于生活、融于生活。在这些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中,尤以亚尼社区窝尼文化最具有特点。其语言、服饰、习俗、祭祀、歌舞、歌词、歌调等文化特征独特,是哈尼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制作少数民族文化宣传品,最大限度传承和宣扬哈尼文化。街道先后邀请新平电视台制作了以窝尼民族文化为题材的电视专题片《到窝尼寨子过祭龙抹黑节》在新平电视台播出,邀请玉溪日报等报纸以深度报道的方式,系统地介绍窝尼民族文化的亮点。
除了重点保护窝尼文化外,桂山街道还全面开展传统文化的收集与整理,多次邀请市县知名专家学者为文化保护与发展把脉开方。落实有关政策,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民间表演队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充分调动民间艺人的文化自觉,既保护了传统,又传承了传统。
通过不懈地坚持和努力,让桂山民族文化影响力越来越大。目前,街道辖区拥有省级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个;市级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2个;县级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3个;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10个;辖区内发展文化产业户60余家。
2 传承保护现状
近年来,桂山街道不断加大保护和挖掘民俗文化,以传承民族文化魅力为主旨,以落实文化惠民政策,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精神文化需求为己任,多渠道充分展示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民族民间文化在新平散发出迷人的芳香。其窝尼人的生产生活,吸引着我们走进他们的世界。
2.1 祭龙是全寨子的欢乐集会
桂山街道亚尼社区勒达居民小组窝尼人,在每年的农历二月第一个属牛的日子祭龙,祭龙仪式一般在上午举行。村子里的住户人家分成三个组,轮流当龙头,操持着各种仪式。各家各户凑钱买菜做饭,吃完饭,就是全村人狂欢之时。以前祭龙不准女性到祭祀地点,不让女性去做饭,也不能到龙树旁吃饭。现在男女平等了,祭龙更像全村人的聚会,女人、小孩都可以去。祭龙就是大家在一起“大娱乐”的时候,大家会放下农活,一起做饭,一起吃饭,一起唱歌跳舞。
2.2 正悄然改变的婚嫁习俗
窝尼人能歌善舞,年轻人找对象往往是从对山歌开始的。如果在对山歌的时候看上了谁,就约对方在某一天去唱山歌,还约着小伴一起去唱,如果双方都有感觉,那就可以私订终身了,这个风俗一直持续到1967年左右。如果两人情投意合,便可以商量着结婚。关于结婚,窝尼人有着别样的风俗。
2.3 备受关注的窝尼语言
据悉,窝尼族的语言有着自己的特点,没有文字和相关史料记载。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大师高华年就来过亚尼,对窝尼语言文化进行过研究。玉溪师范学院哈尼族文化研究专家白碧波老师从1985年起致力于研究哈尼族的语言文化,并有着相当的了解。他说,窝尼文化与其他地方的哈尼族文化一脉相承,有很多共性。新平的窝尼人长期与彝族、汉族相融合,语言、服饰等都相互借鉴、相互影响,具有一定的共性。其实,窝尼人的语言不仅吸引着本地的语言专家,还吸引了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教授欠端实,他多次来到新平,对窝尼人的语言进行研究,民间艺人马会仙就是他每次来必找的人。“每次他来都来找我,我先唱,再翻译给他们听,他们忙着记,忙着录像。看得出来,他们对窝尼歌舞很感兴趣。”
[1]
2.4 民族服饰别具一格
除了语言之外,窝尼人的服饰和歌舞也别具特色。“窝尼人有一定的自然崇拜,他们衣服上的花饰有江河、树木、花草、飞鸟等自然的痕迹,其色彩搭配大胆而具有创意,以蓝、青、黑、红为底色缀上黄、青、白等色彩,营造出一种很自然的意境,像把大自然穿在身上一样。”生产队长站在土掌房上喊:“绕莫、绕挪咄,茨饶塞、娃提塞咂啦!”于是,全寨子的人都聚到房顶上,围成数十桌,一起品尝美味佳肴。也许正是这种自然和谐的生活方式,造就了窝尼文化中自然的一面。窝尼人的歌舞也别具特色,是边唱边跳,还唱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古歌谣。因为是口口相传,现在流传下来的只有十余个调子了。[2]
2.5 能歌善舞的窝尼人
窝尼人男女老少都能歌善舞,亚尼窝尼人常跳的有《四弦欢》《大烟盒》《窝尼姑娘》《亚尼地方》《赶马调》等10余个调子。例如,《四弦欢》就是一个很明快的调子,它叙述的是金秋收获的季节,金黄谷子入仓了,不愁吃穿的好日子,让我们来到山清水秀的山野上,叮咚的弦子弹起来哟!姑娘们围着篝火跳起来,欢乐夜晚莫错过。
据了解,彝族、傣族、苗族等民族的舞蹈都是只跳不唱,最多伴有呼号,而唱时就没有像窝尼歌那样的跳。窝尼人是边跳边唱,唱与跳是完全融合的,他们是在舞蹈中通过边唱边跳把情感抒发出来。这种舞唱结合的表达方式,体现的是他们才艺的独特风格。
2.6古老的窝尼歌谣
过去,大多数窝尼人都会唱古歌谣。如今,在整个亚尼社区只有寥寥数人会唱。当今能唱能弹的仅有马会仙、李兰秀、苏云、李家才等人,而在过去的岁月里,白凤珍、沐美玉、马会仙、马朝元、白有兴等许多窝尼人能唱会弹。马会仙于2004年获全县山歌演唱赛歌王奖后,还在频频登台演唱,此后老人又获得百名歌手演唱赛入围奖、乡村文艺演唱赛三等奖等一系列荣誉。如今,马会仙老人已过世,会唱窝尼山歌、小调的已寥寥无几了。故此,窝尼歌唱艺术后继无人还是一件很遗憾的事,培养窝尼歌手已经迫在眉睫。
2.7 用“抹黑”表达祝福
“抹黑”是窝尼人的一个习俗,是一种祝福,被抹得越黑就表示得到的祝福越多,越应该开心。
2017至2019年,亚尼勒达小组哈尼人搬迁,建设亚尼社区哈尼新村,桂山街道结合当地民族文化实际,打破常规,以当地哈尼人的语言、文化、习俗内容制作墙体绘画,通过传统的民族文化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政治新闻融入到当地的民族文化精髓,建立群众喜闻乐见的更结合实际、接地气的民族人文气息以展示民族文化的价值观,传承和保护哈尼民族文化。
3 传承保护的问题
窝尼文化传承和保护是一项重要任务。在进行亚尼哈尼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保护和管理工作过程中,桂山街道结合实际,扎实推进,工作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也暴露出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保护意识不强,专业人才缺乏,宣传教育不够,传承主体弱化,经费投入不足等。
4 传承保护的思考
窝尼文化的传承保护。目前,我们担负着挖掘整理窝尼文化艺术及习俗、饮食、服饰、生产、生活等文化遗产,保护、抢救仅存或者濒临消亡的窝尼人各类遗产及文物的责任。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灵魂和财富,保护民族文化,要增强民族认同感,提高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对凝聚民族精神、激发民族创新、加强文化旅游产业建设都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挖掘整理窝尼文化,能够提炼和反映窝尼人的文化精髓,增强窝尼人自身的文化意识,探讨和研究历史的延续和文化发展,从而继承和发扬窝尼文化,把宝贵的窝尼文化传承下去。
申报民间传说、民间艺术、传统礼仪、民间小调民族民间文化保护项目;申报山歌、小调传承人,别让窝尼文化随着传承人老去濒临灭绝。保护、收集和整理,如果不重点保护、挖掘和整理,传承将是一句空话。而要传承和保护,就需要流汗水,需要付出,需要到懂得本民族文化的前辈跟前去了解和请教文化的来源,寻根问底,把点滴的窝尼文化收集到位、传承下去;加大民族民间文化商品和旅游产品开发,有效地促进旅游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较好地实现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参考文献】
【1】段贶乐.哈尼语中的货币史痕迹[J].民族翻译,2015(02):63-70.
【2】戴庆夏.社会语言学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199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