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新技术在施工中的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0
/ 2

建筑施工新技术在施工中的实践研究

唐忠勋

广西建工集团第三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柳州 545002

摘要:先进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科学应用,可促使施工质量、施工效率显著提升,以满足复杂施工环境及多样化建筑功能对施工能力的要求。本文总结几种常见建筑施工新技术及其在施工中的具体应用,供相关人员借鉴参考。

关键词:砌筑技术;防水技术;钢筋连接技术

引言:建筑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有效解决了传统施工方式效率低、能耗高、限制条件多等问题,可辅助建筑施工项目管理质量、成本、安全等目标的更好实现,同时提高施工企业市场竞争实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目前,新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混凝土工程、钢筋工程、外墙工程等多个方面均有涉及,有必要对主要的技术类型及其应用进行总结。

1建筑施工新技术的实践应用

1.1砌筑新技术

1.1.1砂浆拌制技术

建筑工程砌块多选用粘土砖,使用前需将砌块浸湿并严格控制砌体的含水量。粘土砖浸透至无气泡冒出可视为浸泡合格,晾干后进行砌筑作业,严禁出现干砖砌筑的现象[1]。砌块含水量的控制根据施工当地气候特点稍有区别,在天气较寒冷的地区,砌块的含水量不宜过高,避免出现结冰现象。此时,可适当提高砂浆粘稠度,如使用5%的灰膏配合1%~2%的精度水泥,将材料拌制均匀。

1.1.2轴线引测技术

砌体施工过程中,为确保施工安全通常会使用楼层轴线引测技术,配合经纬仪等设备,精确测量施工参数,确保砌体垂度、平整度达到建筑工程质量要求。

1.2玻璃幕墙技术

玻璃目前技术在现代建筑外墙工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可起到提升建筑美观性、改善建筑能量循环、节约建设成本的作用。玻璃幕墙是施工以测量放线、预埋件安装、连接件安装为重点。龙骨是玻璃幕墙系统主要承重构件,其安装需注意以下问题:竖向构件的安装需结合施工图,将构件置于连接节点中间,利用螺栓进行初步固定,经防腐垫片调整位置达到图纸要求后再将螺栓紧固可靠;插件连接安装需注意插件间隔的把握,若间隔过小,会导致结构自重明显提高,带来更大的施工成本,若间隔过大,会影响结构稳定性及承载能力。

1.3混凝土裂缝防治新技术

裂缝防止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点工作,可利用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从根源上防止混凝土裂缝的出现。例如,在混凝土结构的易开裂部位提前设置预应力,以抵消外部荷载施加给混凝土结构的拉力,避免其受拉开裂[2]。常用预应力施加方式为操作台施加和钢筋与混凝土间的结构传递。

除施加预应力外,混凝土裂缝防治还可配合温度管控手段。例如,室外温度超28℃时,可选择在早晚时段进行混凝土施工,若温度大于35℃,需对混凝土工程进度方案做适当调整,避免在高温状态下开展混凝土施工作业。若预计混凝土温度变化范围较大,还可通过预设冷却管的方式进行内部降温,防止出现温度裂缝。

1.4防水新技术

防水新技术的应用可提高建筑结构防水、防渗能力,避免建筑使用过程中出现渗漏问题,影响其使用体验及使用寿命。目前较新的防水材料为预铺反粘材料,该材料为一种高分子改性橡胶,耐水性强,可自动修复,在渗漏位置也有较高的粘附性。另外,该类型的防水材料环境适应性极强,适用于多种建筑环境,使用寿命较长。预铺反粘材料分为单面和双面两种,技术施工流程可总结为:施工准备-清理防放线-基层验收-防水层张贴-质量验收-水泥浆刮涂-隔离膜清除-防水卷材敷设-隔离膜去除并施撒水泥粉-隐蔽工程验收-混凝土浇筑。以上施工流程和充分发挥预铺反粘材料的自粘效果,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材料可与混凝土内水泥浆相融合,发生高分子聚合物湿固化反应,产生更强的黏结效果。防水层后期使用过程中,外部荷载作用还会促使黏结强度进一步提升,确保防渗透能力达标。材料与水泥浆的固化反应使各材料层之间不出现缝隙结构,因此也无需担心串水问题。

1.5钢筋连接新技术

钢混结构为现代建筑常见结构,随着钢材产能的增加及材料本身的优质属性,纯钢结构建筑业频繁出现于现代建筑产品体系当中。钢筋连接新技术主要是挤压套筒连接和螺纹咬合连接,这两种新技术在建筑施工中都有着较广的应用。其中,挤压套筒连接技术不涉及焊接作业,安全性及可靠性更强,螺纹咬合连接技术利用钢丝头的承受力矩,将其加工为螺纹状后进行连接,目前最新的连接方式为直螺纹接头连接。

直螺纹接头连接包括Ⅰ、Ⅱ、Ⅲ三种类型,标准接头需将安装连接套筒一端的钢筋固定至被连接钢筋上,要求套筒外露丝扣不超过1整扣;加长接头需先依照一定顺序,将锁紧螺母与标准套筒固定在加长接头的一端,被连接钢筋标准接头连接完毕后,再将套筒拧回至标准接头一端,最后将螺母与标准套筒锁死[3]。相对而言,螺纹连接技术操作过程更简便、施工效率高,且可适应多种环境类型。

1.6工程测量新技术

工程测量技术主要应用于建筑施工准备阶段,结合施工图纸要求,全面获取施工参数信息。主要的工程测量技术包括GPS测控、测距仪、全站仪等,此类技术和设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应用使得施工精度更加可控,显著提高施工质量。例如在桩基础施工中,利用全站仪进行放样定点,准确定位桩孔位置,提高后期施工效率。

1.7桩基础新技术

新型灌注桩技术以水泥粉煤灰碎石桩代替传统桩基础施工中的混凝土灌注桩,具备施工成本低廉、施工速度快、承载能力强等优势,非常适用于地基基础承载力较差的建筑工程桩基础当中,可有效防止因地基强度、承载力不足而引发的建筑质量问题。

除桩基础外,建筑工程还发展出挤密桩施工、置换与拌入施工、排水固结施工和深层密实施工等基础施工技术。其中,挤密桩施工技术适用于土质较松的建筑基础施工中,强化基础承载能力的效果非常明显。置换与拌入施工技术可用于清除地基周围的碎石,添加胶结硬化材料,在清理碎石的同时,提高土层稳定性。排水固结技术有利于建筑结构沉降、开裂等问题的防治,使用水平或纵向排水的方式,对地基做加固处理。深层密实施工技术包括分层搅拌技术和振冲技术,施工过程选用水泥浆作为固化剂,强化地基稳定性使其达到建筑工程施工要求。

2施工新技术新技术的应用案例

2.1案例背景

某综合办公建筑地上24层,考虑项目对节能、隔音的要求,决定在办公楼北侧设置单层玻璃幕墙,其余三侧安装双层呼吸式幕墙。经统计,单层幕墙总面积为3600m2,双层幕墙面积4520m2

2.2双层呼吸式幕墙技术

呼吸式幕墙外侧设计为纵向横隐结构,主要材料为钢化夹胶玻璃和铝合金杆件,安全性和透光性均可保证。幕墙窗户选用电动铝板内倒窗,可对通风口位置和通风量进行调节,适应季节性通风需求。为便于雨水排出,在窗腔下部设置排水管。

热通道设计为双层呼吸式幕墙技术的创新点之一,关系到幕墙节能效果的优化。本工程幕墙内外层间的通风换气层有限,无法达到理想效果,因此决定添加钢格栏作为热通道的马道。相较于传统材料,钢格栏强度更高、可加大空气流通面积,并提供较好的承重能力。

在防火系统设计上,幕墙安装导致建筑防火封堵高度不足,无法实现连续封堵,最终决定防火封堵设置在在幕墙立杆后侧的窗间,使高度不同的单元板横向封堵构成连续防火墙结构,满足建筑防火等级要求。

结论:建筑施工新技术在施工过程的合理应用对于建筑行业的优化发展来说意义重大。目前在施工实践中得到充分利用且技术优势得到有效证实的包括砌筑技术、玻璃幕墙技术、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防水技术、钢筋连接技术、工程测量技术、桩基础技术等,建议在施工过程不断总结技术实践经验,以提高建筑施工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孙兆娟.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居舍,2020(02):50.

[2]李生旺.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建筑,2019,26(11):117-118.

[3]李红岩.建筑工程施工中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分析[J].地产,2019(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