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习惯入手 培养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5
/ 2

如何从习惯入手 培养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

杨立文

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大孤家子镇中心小学 110405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时期。小学阶段是学生的启蒙阶段,也是学生个性成长、人生观念、思想道德等方面得以塑造的重要时期。小学阶段学生的个人行为表现,会直接影响到以后的成长和发展,对于他们的道德品质形成至关重要。同时,学生的个人行为习惯与教师联系紧密,教师应注重个人言行,同时还需要全方位的培养学生。因此,在小学思想道德品质教育过程中,可以从学生的习惯入手,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让学生在拥有良好行为习惯基础之上,同时具备良好道德品质。

关键词:习惯养成;小学学生;道德品质

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好的习惯能让人受益一生。因此,从启蒙阶段就需要着手学生的习惯养成,这样学生才能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中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一、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意义

小学学生最好的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好的习惯,可以让学生受用一生,并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发挥不可比拟的作用。小学阶段学生处于身体、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因此,他们的许多认知都来自于教师以及家长,这一阶段他们的习惯养成也会受到,来自于父母与教师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学生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就会像他们的天性一样很难改变。好的行为习惯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并且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中会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应将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落到实处,并且积极的将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传递开来,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拥有良好习惯,从而形成良好道德品质,这一切都需要家长教师社会共同努力。

二、小学学生习惯养成与道德品质的联系

学生的个人习惯与道德品质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家长,并不能只注重一方面的培养。良好的习惯可以让学生形成好的道德品质得到更好发展,当然良好的道德品质也能指导学生形成好的个人习惯。以遵守交通规则为例,如果学生从小就能遵守红绿灯,就会形成基础的素质。如果从小就养成这种意识,逐渐会形成良好的习惯。伴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增长,他们就会将这种能力逐渐转移到做其他事情上。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与道德品质的方法

把良好的行为习惯与道德品质渗透于课堂教学中

在小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渗透。首先,教师本身需要严格要求自己,建立良好的个人魅力。通过自己的良好行为品质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给学生正面的影响。通过为学生树立榜样来进行有效的道德品质渗透是很有必要的。由于教师和学生交往和接触的比较多,因此教师的示范作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也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与道德品质的重要方法之一。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往往非常重视教师的一言一行,在学习和生活当中,对于老师的依赖性的比较强,因此教师通过树立榜样来进行良好行为习惯与道德品质的渗透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将会对学生的行为和思想产生很大的影响。

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一定要重视自己的服装,穿着要符合教师的形象。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教学,语言要有一定的逻辑性和组织性,在板书的呈现上要清晰整洁。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能够在潜移默化过程中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影响,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教学引导艺术,对于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要保持耐心。要用自己的耐心和信心去感化那些问题学生。如果教师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总是板着脸,太过于严肃的对待学生,那么整个教学氛围都会非常的压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会拉大,那么学生自然不会把老师是做自己的榜样。为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和师生关系,要多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当中进行学习,这就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二)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

课外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课外实践活动。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公益活动,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公益活动的价值,体会到社会公益活动所传达的思想。从而让学生树立为社会服务的意识,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自我价值,学会帮助他人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献爱心义卖活动,以及清扫学校周边环境的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树立起环保意识,学会关心他人。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他们对于良好品质的感受和良好品质的内化也会更加的深刻。

(三)通过不断鼓励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

在幼儿习惯养成和道德品质培养方面,鼓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它可以营造一种比较放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进取心,让他们可以更好的去完成学习任务,寻找适合的学习方法。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过程中,每当学生完成某件事情之后,他们就会希望得到大人的认可,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如果父母在忙碌时,并没有发现学生的这种需求,忽略了鼓励的作用,会让学生产生心理落差。在不断地经历这种心理失落之后,学生就会认为自己的父母并不关注自己,从而形成消极的心态,并以此心态应付任何事情。因此,在学生成长过程中,鼓励式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在当前的教育领域当中,过多的实施批评教育,而忽略了对学生的鼓励。在长久的教育过程中,学生就会产生消极心态,不利于身心发展,甚至不能形成好的习惯,养成良好道德品质。

结语:总之,学生行为习惯都是在年龄很小的时候逐渐培养起来的。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习惯养成。通过良好的习惯培养,让学生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小学阶段是学生的启蒙关键时期,要想让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这一时期习惯养成是至关重要的。通过习惯养成让学生形成完整人格,从而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实现学生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安秀萍. 谈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培养[J]. 甘肃教育(23):30-30.

[2]温昌贵[1]. 品德课中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J]. 读与写(教师), 000(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