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义乌市绣湖小学教育集团
【内容摘要】基于小学统编教材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以及古诗词教学中“诗真赏”“少真味”“少真情”的现状,本文试图通过“一字之工”“主题整合”“意象聚焦”三个方面,结合详实的案例进行古诗词教学策略的研究,并将这些策略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传承中华文化,提升审美素养。
【关键词】 统编教材 传统文化 古诗词 教学策略
对比之前“百花齐放”的教材,现在的统编教材最夺人眼球的还是在选材上古诗词篇目的大量增加。
表1: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统计表
在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古诗词共计有112首,不仅有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古诗词75首,还额外增加了经典名篇37首,约占课文总数目的30%。值得一提的是,古诗词在编排上十分有特色,主要集中在课文与日积月累的两个板块,在课后习题、单元导读中也有出现。共计有72首古诗词编排进课文,40首古诗词编排入“日积月累”,1首古诗编排入课后习题。
古诗词承载着中华几千年的优秀文化,孕育着华夏经久不衰的优秀文明。语文这个百花园,迎来了古诗词的春天。
《尚书·尧典》中记载:“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诗歌中蕴含着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真性情”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创作的核心灵魂,是“自然”精神和“家园”意识的结合体。晋有陶渊明守拙归田,超然物外,创造自然美学。于是山水田园便不单单指生活环境,还是泼墨挥毫的语境,是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田园与自然逐渐相融,碰撞出“相合”的智慧。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出现田园诗词不少。第二首古诗就是汉乐府民歌《江南》。句句关“莲”,只字未提采莲之人,写的确是采莲之事。看似赞美江南秀美的景色,实则表达劳动者绽放的蓬勃生命力,在与大自然的相处过程中表现出的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智慧。
表2:统编教材田园诗词统计表
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勾勒了一幅生活气息浓厚的农村风俗画。如果说“村居”是全诗的提纲,那么“清平乐”则是这首诗的灵魂所在,里面蕴藏着和谐之家、幸福之家的情意。再穷其林,这首词是作者晚年遭受排挤和打压,闲居乡村所作。纵观辛弃疾一生,他始终未忘家国大业。以一己之悲写清平之乐,这是生活与自然冲撞出的达观精神与个人智慧。
古诗中的田园是什么?是看飞鸟掠过,听柴门轻扣;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镌刻在古诗深处的生活智慧,淡然、自由。这种生活智慧让一首首小诗有了一个博大的时代背景和深厚的情感意味。
自古中国文人敢舍生取义,且死不旋踵;能忍辱负重,成千古文章。高风峻节是彰显他们诗歌内容的坚韧本质,是属于他们的矜持与自重。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墨梅》一诗展现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墨梅》实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王冕擅长画梅,他的一幅《墨梅图》最负盛名。此画上下方均留有大量空白,咋一看难免心生疑惑。墨梅色泽单调,只有靑白二色,并不惹眼。诗中一句“不要人夸好颜色”不禁令人联想到“清白”之气,一时将墨梅的寓意推向了高峰:“只留清气满乾坤。”结合梅图,留白难道不正是那天地,其中充斥浮动的不正是满乾坤的清气?以画入诗,以诗解画,这正是中华诗词特有的“意蕴无穷”的艺术气质。
图1:部编教材《墨梅》 图2:《墨梅图》王冕
家国情怀就是贯穿古诗词的一条隐线。文人士子不管出于何种境地,身历何种命运,大都恪守这一价值追求,并把所有的生命意义和人生取向深深根植于家国天下中。其中边塞抒怀与忧国言志则是古诗词中思想深刻、艺术奇崛的重要部分,令人为之动容、感慨、振奋。
意象阔大的边塞诗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边塞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在唐朝,有力记录了由盛而衰的历史。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边塞诗收录了7首,说明边塞诗在古诗教学中的分量。四年级上册传诵千年的《出塞》,抒发了诗人王昌龄的追思之情。最后两句追怀飞将李光,希冀国力强盛,一扫边关外患,使百姓安居乐业,是以将自己的酸甜苦乐和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气韵沉厚,正是时代精神的体现。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忧国言志的古诗则展现的是战乱之苦,源自于一种民本思想。忧国言志在杜甫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统编小学业语文教材中共收录杜甫所作古诗4首。一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誉为杜甫“平生第一快诗”。诗中所流露出的狂喜之情不仅仅有杜甫急于奔回家乡的喜,还包括他终于和妻儿不用再过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的喜,更蕴含杜甫胸中涌动的豪情壮志:他所热爱的大唐在平定战乱后,似乎正在重新崛起,这令他对未来重新燃起了希望!杜甫的爱国之情在血液中流淌,在古诗中尽显。
表3:部编教材杜甫诗歌统计表
生活智慧、高风峻节、家国情怀,这三者相互融合,相辅相成,是中华古诗词沉淀在文化中的审美基因。它们内隐,通达,成就了中华文化奋发昂扬的自信。这种文化自信与中华诗词相并而行,光而不耀,传扬千古。挖掘深隐于古诗词中的文化,是重要也是必要。
有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将诗词打散,忽略了诗词的整体性,字与字之间的联系性。常用的方法是字字理解,句句通晓,陷入枯燥的字词讲解漩涡中。从翻译、背诵再到默写,学生几乎没有驻足观赏的机会与时间,生硬的知识灌输让古诗词失去了原本的韵味。
如一教师执教《送元二使安西》,采用字词翻译的方式解题,再一句句讲解诗的意思。单单从一个“送”字释意中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情感。最后进行背诵巩固,默写复习。
【透析】这样的教学我们说只是走完了一遍流程,古诗学习的变得乏味、呆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一劝,是在劝慰友人还是自己,在教学中其实是一个有意思的探讨,在思维的碰撞中可以深入了解诗人的情感。要想让学生真正走进古诗,鉴赏古诗,首先要抛开教师的解读,摒弃一味的全诗通释,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去获得真我的理解。
不关注作诗背景,是诗词教学中的痼疾。诗人作诗与其所处的朝代密切相关,如果看不到古诗在宏大背景中的独特性、时代性性以及与其他诗词的关联性,则很难把握古诗词中的“真情”。
如教学《元日》,教师仅仅引导学生联系注释中的内容以及春节的习俗去感受《元日》中所描绘的欢乐喜庆的气氛,忽略了这首诗的比喻象征意义,忽略了诗人革除旧政,施行新政的喜悦与自信,这就是把意境和现实分割,把诗词与背景分割。
【透析】品味古诗重在品味它真正的精神、感情以及生命所在。在教学时应把古诗放到时代背景中去,放到文化背景中去,去触摸诗人的内心。
在古诗词教学中,很少见到学生拿起笔写的画面。教师把大多数的精力花在了解读古诗上,很少关注到古诗的创作上。“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很多时候我们过分高估了作诗的难度。
而有教师在教学低年级《咏鹅》时提出:骆宾王七岁便可作诗,我们与他年龄相仿,为何不可?在一遍遍的诵读与吟唱中体会诗歌的格式韵味,在仔细观察插图中感悟诗歌的细致描绘,在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中进行动笔练习。
【透析】在这个写作环节中,可以看到一首简单的《咏鹅》出了无数个骆宾王。没有写,没有文字实践,往往是古诗词教学的短板。创作让学生更好体会诗人作诗的巧妙之处。世间万物皆可入诗。一花一草,一景一情,给孩子的想象力插上翅膀,他们总能创造出惊喜。
古人作诗十分讲究“置字”精当,以“一字之工”振聩全局。这一字可在诗句中,也可在诗篇中。句中所炼之字,通常凸显在遣词造句上,能营造出耐人寻味的意境。篇中所炼之字,通常关联前后,甚至可以链接诗内诗外,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据此,古诗教学不妨聚焦这“一字之工”,将诗之眼作为贯穿教学的线索,品味诗中神韵。
图3:“一字之工策略”操作图
从用词上来看,诗中之眼往往是动词或者形容词,当然在个别情况下,副词、量词和语气词等亦可作诗眼。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一句,著一“铺”字,境界韵味全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炼字,反复斟酌用词的妙处。在对比、删减的过程中理解诗人用字之巧,表情达意之精准,描摹事物之生动。
【案例1】“铺”字切入,对比理解
一个字,可以有统领全诗的作用,作者的行为思路以及文外背景都可以由这一字深入挖掘。正如课例《暮江吟》所示,用一个“铺”字进行教学的整合,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全诗的内容,展现出什么样的画面,二是诗人的情感,蕴藏着怎样的心境。在整合教学中将这一字置于更广阔的空间。
【案例2】“铺”字串诗,解诗悟情
从教学策略的角度看,着眼于一字贯穿教学可以化繁为简,摈弃支离破碎的问答以及繁冗拉杂的环节。课堂的结构一目了然,在时间利用率上也较为高效。学生可围绕这一字充分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活动。
“山穷水复疑无路”,再深掘,又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光以一字解读古诗远远不够,还需要串联更加广泛的互文。
【案例3】“铺”字拓展,走进诗人
以点带面,走进诗人
同样是铺,在白居易的其他几首诗里面,又铺出了什么呢?
小组合作,自主探讨
据先学单,全班交流
字字关情,诗说人生
你看,我们透过一个铺字,尝到了千般滋味,百般情。有为祖国大好河山而怜,也有为一方水土而恋,还有为官途坎坷而愁,更有为建功立业而盼。这就是白居易的一生啊。而这酸甜苦辣又何尝不是我们普通人的一生呢。从日暮到月升,从青春到暮年,从此你对白居易不再陌生,尽管我们相隔千年。这就是诗词的魅力,这就是我们中华文化的魅力!
《暮江吟》的教学中,将带有“铺”字的其它白居易所作的古诗放在一起研读,细细品悟诗人一生的酸甜苦辣。。遇喜则喜,逢哀便哀,这不正是诗人用文字告诉我们的在人生变幻莫测的境遇里的自处方式,这也不正是跨越千年镌刻在华夏文化中涤荡我们思想的处世智慧吗?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自二年级开始,便出现了组诗编排,三年级开始,出现了三首主题诗编排,拓宽学生视野,往往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图4:“主题整合策略”操作图
编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特编排了一课传统文化主题的古诗教学。《元日》渲染了喜气洋洋的春节氛围,同时又通过节日习俗来寄托诗人的思想,含而不露。《清明》历来广为传诵,诗人将那悲愁之情藏在了清明时节的纷纷细雨当中。《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道出诗人在重阳佳节举目无亲而生出的孤寂思念之情。仔细咀嚼,便能体悟到不同的传统节日背后是不同的生活样式与情感。继而可以从诗人不同的情怀出发,确定出一个丰满立体的主题——“传统节日文化”。
【案例4】诗风导入,确定主题
【案例5】小组合作,寻诗异同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十分丰富的。学习古诗,不单单仅仅学习诗词表面几十个字的意思,更要去领悟诗词背后博大的内涵。古诗教学是弘扬中华文化的有效途径,执教者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时代背景深入了解传统节日文化的由来,丰富文化底蕴,传承优秀文化。
【案例6】入诗寻习俗
古诗的拓展为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民俗文化提供了窗口,学生可以借此机会收集有关传统节日的古诗词,在收集过程中深入了解当地的风俗,在班级交流会上分享自己所得,共同学习。像这样的传统民俗还有很多,比如吃芋头,吃糍粑。何不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和提示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得以改编古诗词的方式展现出来,将古诗词经典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巧妙结合。
“诗有三境。一是物境,二是情境,三是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可以说,意象是诗魂。关注古诗词中的文化意象,是唤醒儿童对古诗词审美意识的一种方式,从而实现对古诗词的文化传承与理解,发挥古诗词教学的应有价值。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古诗词当中,以田园文化作为古诗词的创作素材是极为常见的,不容忽视的是诗中所描绘的情境与儿童玩耍的生活场景息息相关。“儿童”作为意象是极其容易被儿童所选择的。从年龄层面来看,儿童是天真活泼,富有想象力的,这令学生在接触“儿童”这一意象时,便具有了亲切的阅读期待。田园场景中的儿童是带着美好而来的,可以轻易引发出学生对自我生活场景的共鸣。以此入手进行田园古诗教学,不仅可以感受古诗意象表达的韵味,也能让学生在田园生活中感受诗词文化,催生出对乡村田园生活的感受和表现力,把诗意带入生活,把文化融入生活。
图5:“意象聚焦策略”操作图
【案例7】诗图结合,关注“儿童”
从两幅乡村儿童嬉戏的图画,把学生引入田园场景,通过阅读期待自主拓宽视野,把“儿童”这一意象进行筛选与富有画面感的解读,以文字的方式进行交流与对话,这是对意象的初次捕捉与感知。不可否认,画面切入是一次从诗人内心到儿童内心的一次过渡,文字转化又是一次儿童内心到诗人内心的探索。学生可以轻松快乐地接受田园文化类古诗并且可以建立自己独特的理解视角。
【案例8】结合积累,搜寻“儿童”
每一句诗,就是展现了一位儿童形象。大家的思想总能碰撞出火花,而这些火花照亮了千姿百态的田园儿童。一句有一句的诗脱口而出,一个又一个天真活泼的儿童浮现眼前,这无不使人赞叹诗人塑造一个个儿童来抒发自我情感方式的高妙。
定格儿童形象,一个有一个的姿态:“放飞风筝的儿童”“卧剥莲蓬的儿童”“骑牛高歌的儿童”“偷采白莲的儿童”“侧坐垂钓的儿童”“急追黄碟的儿童”……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儿童,看到了儿童的许多天性,或调皮,或自在,或天真,或专注……在认识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儿童乡村生活得趣味所在,寻找自己的身影,从而产生共鸣。
在构建意象过程中可以发现创作的奥秘。许许多多童年趣事便浮现在眼前,孩童的我们何不是诗人笔下鲜活的形象呢?学生便有了表达的欲望,迫不及待想与大家分享那一件件趣事。在表达自我心中的儿童形象时,自然是可以借用“放风筝”“骑牛背”“偷采莲”“学垂纶”等典型的事象,用一系列的动作把场面写活,用天真质朴的语言把趣味流露。
【案例9】结合生活,练笔“儿童”
在古诗词教学中要有效融入田园文化,“意象导入”当以“趣”、“新”为主,“意象聚焦”当以“体会”“理解”为基,“意象构建”当以“感悟”“语用”为本。学生在古诗词这片汪洋中捕捉意象,聚焦意象,构建意象,实现三者的圆融共生,从而可以提升学生对古典诗词文化的审美鉴赏能力,让古诗的学习走向更加广袤的“田园”,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播撒下中国传统诗词文化的种子。
[1]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3-11.
[2]叶黎明.语文教科书中传统经典的文化重构[J].语文建设,2012(7-8):26-29.
[3]陈磊,栗洪武.传统文化教育: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精神转向”的重要途径[J].当代教育科学,2013(5):30-32.
[4]朱煜.让课堂说话3—朱煜古诗词教学策略与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5]闫海霞.意象·意境·意蕴:小学古诗文教学研究与实践[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