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第十中学 264001
摘要:文言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之星,语言考究,审美个性,情感绵长,在历史车轮的倾轧中受人追捧,留存至今。然而,文言文的文化血脉似乎要断在现代人的手中,阅读文言文的人越来越少,读懂文言文的人寥寥无几,文言文的美就这样湮灭在多元文化的洪流中。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教育者重新重视传统文化,提出了“传承、理解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文言文的继承与发展赫然在列。在此背景下,以《醉翁亭记》为例,本文探究了文言文的赏析教学之路。
关键词:初中 文言文 赏析 语文
之所以千年不衰、万古长存,文言文身上有三宝:语言、审美和情感,懂得并会读文言文的人总是能被简洁、精辟、美好的文言语言感动到,总是能被作者独特、个性、睿智的审美震撼到,总是能被文本深厚、高尚、鲜明的情感灼伤到,进而影响到自身的文化内涵和处事态度,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所以,文言文的赏析也从语言、审美和情感出发,引导学生体味语言,促使学生熏陶审美,鼓励学生感悟情感,潜移默化中深厚学生的文化修养,升级学生的情感品质,让学生成为会读、会赏文言文的人,传承文言文化的火种。
一、言“体”——“诵读”体味语言
文言语言是晦涩的、深奥的美好的,读懂文言语言,读懂后戒掉文言语言更难。面对美好的文言语言,教师不应该字字“叮咛”,句句“嘱托”,将自己的主观意志灌诸学生的语言体味之路,而应该营造自由的语言环境,让学生独立体味语言,渐渐明悟文言语言的规律,感受语言的美好。为此,教师要鼓励诵读,在反复的情感朗读和重复的语言背诵中培养文言语感,提高文言语言赏析能力。
以《醉翁亭记》语言的赏析教学为例,语言凝练润畅、格调清丽、音节铿锵、内涵丰富,教师一字一句地解读语言就破坏了语言的整体性和音乐性,学生也就体会不到语言的美。所以,我组织了诵读活动,鼓励学生自由朗读并朗读成诵,用自由的知识情感和思维去探究语言,感受语言。在诵读活动中,首先,学生自主探究了“环滁”、“林壑”、“翼然”等语言的内涵,感受到了语言精炼、形象的特点;其次,节奏性地朗读了文言文,体会到了作者悠然自得、乐于山水的心境并产生了向往之情,从而感受到了文言语言的魅力;最后,背诵文言文,内化了文言语言,提高了文言语言欣赏和应用的能力。由此可见,文言文语言的赏析要从诵读开始,让学生在自由体悟中得语言赏析之法。
二、美“感”——“情境”熏陶审美
文言文的审美是文化的一道绝景,审美意象、审美意境、审美观念令诸多文化望尘莫及,会读文言文的人都会由衷的赞一句“美”。所以,文言文欣赏教学的重要使命是让学生继承文言文的审美意志,增强审美素养。那么,具体该如何做呢?目前,学生的审美素养还达不到品析文言文审美的标准,自然感受不到文言文的内在美,为此教师要建立教学支架,帮助学生感受并理解文言文的美,而情境就是审美支架,直观、生动、栩栩如生的情境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直接“看到”文言文的美,从而增强审美素养,提高文言文赏析能力。
以《醉翁亭记》审美的赏析教学为例,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并播放了视频情境,情境中,欧阳修立于醉翁亭中,环看整个滁州城,树木茂盛,山谷清幽,潺潺的流水声从远处传来。云开雾散后,路上行人不断,有欢歌的,有垂钓的,还有畅饮同乐的宾客们……观看情境,学生直接感受到了作者所述景色的美,感受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内心美,感受到了作者“国泰民安”的思想美,从而提高了审美能力。由此可见,情境是文言文审美赏析的重要媒介,架起了学生审美观念与作者审美观念沟通的桥梁。
三、情“悟”——“知人”感悟情感
文言文之所以能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熠熠生辉,是因为文言文饱含家国情怀的情感,它不光是在记录当时的人、景和事,更是在借景抒情,表达自己高洁的志向和高尚的情感。所以,文言文情感赏析的关键在于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以己之情感作者之情,深刻解读文言文的情感。为此,教师可以开展“知人”教学,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志向,从而丰厚历史知识,提高文言文情感鉴赏能力。
以《醉翁亭记》情感的赏析教学为例,欧阳修只是在描述太守与宾客同乐的事件吗?不是的,欧阳修的这种描述中蕴藏着浓烈的家国情感。于是,我组织了“知人”教学,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欧阳修,从欧阳修观《醉翁亭记》,从而感悟文言文的情感。在了解欧阳修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他立志革新,被贬滁州后实施宽简政策,让当地人民过上了和平安定、年丰物阜的生活。由此联系《醉翁亭记》,学生了悟了文本情感——人民幸福、安定、快乐。由此可见,“知人”是文言文情感赏析的重要途径,可以提高学生文言文鉴赏能力。
总之,文言文的赏析要围绕言“体”、美“感”、情“悟”进行,让学生具备语言、审美和情感赏析能力,全面提升文言文赏析素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独立阅读文言文,让文言文化得以传承。
参考文献:
【1】徐丽华.“诵读”“背记”“赏析”应是文言文教学的主旋律[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4):50-51.
【2】米晖春.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及措施[J].数码设计(下),2018,(2):256-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