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业学校,重庆 400030
摘要:《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的教学中项目二的第二个学习任务是“汽车发电机与调节器”课、该课不好上、学生听不懂、理实一体不好把控,它既有一定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如何上好该堂课呢?本人从事职教电类教学36年、从事汽车电气教学5年,在教学实践中反复进行了很多尝试和探讨,本文对此进行探讨敬请指正。
关键词:汽车发电机;调节器;教学方法;探讨
教师要转变观念,尽量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设计和组织教学。特别是当前职校学生基础不好,学习程度参差不齐,我认为应照顾多数,放低起点,突出重点,稳扎稳打的展开教学。从教学方法上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课前精心准备。教师在每次课前要精心准备,精心进行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备好教具、挂图和教案,确定本堂课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内容。教案要写出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学时、教学活动中的提问、学生自已讨论的问题和教师应该总结归纳的内容,教案中既要标注好需重点讲解反复强调的概念、电机的结构、电机各个部分的作用,又要写清楚一般了解一带而过的知识点,做好教学运行记录、拿出教学效果、教学质量鉴定的方法手段,最后还要有学生教学信息反馈收集,以便下一次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做到胸有成竹,有备而教。
把握重点,分散难点。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好重点,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对重点内容的引入可以采用开门见山,直接了当的方式。分散难点不可忽视,这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很重要。例如,讲“电压调节器”这一知识点,我先明确告诉学生本堂课必需掌握的内容有两个,一个是掌握分析电压调节器的作用,一个是弄清电压调节器的结构。虽然教材有上长篇的论述,学生只要勾书即可,但我认为这样做没有做到把握好重点,应从分析发电机的工作过程入手,按发电机电压的波动情况、顺序先后讲解,最后总结出“波动必然,稳定必须;调节重要,检测论证;”的十六字诀。致于本堂课的难点就是稳压原理,波动形成、调节过程和检测论证,在讲电压流动、调节过程时分散逐一讲解,最后总结,并告诉学生电压调节器在汽车发电机中的重要作用和常见故障。
教学中用多激励、启发、提问等方式。激励是为满足一定的需要,激发动机,鼓励达到目标行为的管理手段。作为教学方法,激励手段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有其无法替代的功能,特别是在机床电控的教学过程中,激励手段的运用,更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该课有较强的实践性,而教学中又不能不提相关的理论这很容易使人失去兴趣,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先决条件,好奇是人的天性。这些心理因素受到激励,可使学生产生极大的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快速提高学习效果。所以教学中应很好地采用激励方法。启发是师生间的一种互动教学方式,是中职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提问可以加深对重点内容的理解,是全面掌握知识点的重要手段之一。
严格考核,整顿学风。“考老师的法宝,分学生的命根”,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要扬弃,但却道出了学生普遍怕考,而考核确实可以使学生增强学习自觉性的道理。它是一种督促学生认真学习的手段,有利于鼓励学生多动脑,多看书,勤实践,有利于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良好学风。考核的方式一定要多种多样。除了半期、期终考核外,还要进行实验考核、随堂考核,最好将上课提问、作业的完成情况、实验情况也作为一种考核的方式。确保考核形式的多样性、考核内容的全面性,实用性、考核成绩的权威性、考核结果的公正性。通过考核的手段肯定学生的成绩,树立良好学风。切忌将成绩作为组织教学的手段和处罚上课不认真听讲、开小差的学生的武器。教书要育人、不能用成绩卡学生。
抓住学生特点、改进教学方法。正确认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关系,教师要作学生认知过程中的“催化剂”,不当“反应物”;积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做到预习“勤”指导。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中职学生的课前预习不易做到,我将开始上课的5分钟作为指导学生预习的时间,教会学生如何发现问题,提高预习能力;做到教学“勤” 放手,教学中要少讲多练。上汽车发电机与电压调节器课,理解和运用是两码事,课堂上留有时间给学生去思考、练习,能使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具体问题,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大胆质凝的好习惯;做到作业“勤” 表扬。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来自他人的表扬或奖励,总是令人信心十足,产生愉悦的情绪。赏识教育法用于教学很重要,我在批改作业时,时刻捕捉学生作业之中的“闪光点”,课堂上给予表扬。例如:汽修182班有一位同学在作业中,三道题全错了,但有一道“发电机调节器的作用总结说得较好、其他部分的归纳有“灵性”,于是上课时我表扬了该生。从此,该生对汽车电气课程的学习产生了兴趣,上课回答问题最积极的、辅导时提问最多的就是该生。
利用理实一体教学手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好“汽车发电机与调节器”重要手段。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核动力”。心理学阐述:“有兴趣的事物,一般是比较熟悉、并能提供新经验、对未知做出回答或使正在从事的活动获得进展的客体。”教师要掌握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带领学生实地观摩,增强感性认识,同时密切配合实验课,加深理论知识的直观认识,促进学生的认识由感性向理性转化,以进一步的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职业教育的重要方向之一,是职业教育的百年大计。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关键是更新观念,教书要育人,要对学生充满爱心,用本课程的知识去吸引学生,去激励学生潜在的学习性趣,同时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等关系,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激励赏识为手段,是能够探索出好的教学方法,圆满的完成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