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中医院心内一科 山东潍坊 261041
【摘 要】目的:分析肺动脉高压(简称PAH)患者行西地那非治疗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主体为64例PAH患者。以治疗方法为标准,A组行西地那非治疗,B组行常规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A组的心脏指数(简称CI)、平均肺动脉压(简称mPAP)水平优于B组;不良反应率低于B组(P<0.05)。结论:为PAH患者选用西地那非药物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肺动脉压,恢复心脏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西地那非;肺动脉高压;安全性
PAH是肺血管疾病的高发类型,死亡率较高,可引发心力衰竭或右心室扩张等严重后果[1]。其常规疗法为抗凝、氧疗与利尿等对症治疗,但不良反应多。西地那非主要用于男性性功能临床治疗,同为PAH的典型药物。本研究主体为64例PAH患者,以分析西地那非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研究主体为2017年10月-2019年6月间来院治疗的64例PAH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后,A组33例,男患20例,女患13例;年龄范围是22-61岁,平均(36.71±0.42)岁;病程范围是4-10年,均值(6.57±0.44)年。B组31例,男患17例,女患14例;年龄范围是23-62岁,平均(36.80±0.37)岁;病程范围是5-11年,均值(6.97±0.31)年。经假设检验并无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利尿剂、地高辛治疗,并降压与吸氧,监测其生命体征。
B组行常规治疗,选用阿托伐他汀,每次口服剂量为10mg,每晚服用1次,治疗6个月。
A组基于B组,加用西地那非,每次口服剂量为20mg,每日3次,治疗时间同为6个月。
1.3 观察指标
记录CI、mPAP和平均动脉压(简称mA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排尿困难、消化不良、面部潮红与眼压升高等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经由SPSS21.0软件完成,计量数据表达是[ ±s],经t值对比与检验,计数数据表达是[%],经x2值对比与检验,假设校验有意义的标准为P值不足0.05。
2结果
2.1 对比血流动力学指标
治疗后,两组的CI与mPAP与治疗前对比有差异,且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对比mAP无差异(P>0.05)。
表1 对比血流动力学指标[ ±s]
指标 | 时间 | A组(n=33) | B组(n=31) | t | P |
CI(L/min·m2) | 治疗前 | 2.21±0.41 | 2.22±0.43 | 0.095 | 0.924 |
治疗后 | 2.90±0.54 | 2.61±0.50 | 2.231 | 0.029 | |
t | 5.779 | 3.336 | - | - | |
P | 0.000 | 0.001 | - | - | |
mPAP(mmHg) | 治疗前 | 49.05±2.41 | 49.12±2.34 | 0.118 | 0.907 |
治疗后 | 37.14±1.84 | 41.57±1.91 | 9.439 | 0.000 | |
t | 22.115 | 14.179 | - | - | |
P | 0.000 | 0.000 | - | - | |
mAP(mmHg) | 治疗前 | 84.22±5.61 | 84.16±5.67 | 0.043 | 0.966 |
治疗后 | 83.14±5.76 | 83.74±5.69 | 0.419 | 0.677 | |
t | 0.760 | 0.296 | - | - | |
P | 0.450 | 0.769 | - | - |
2.2 对比不良反应率
A组出现1例(3.03%)消化不良,1例(3.03%)面部潮红与1例(3.03%)眼压升高,不良反应率为9.09%(3/33);B组出现1例(3.23%)排尿困难,2例(6.45%)消化不良,4例(12.90%)面部潮红与3例(9.68%)眼压升高,不良反应率为32.26%(10/31)(x2=5.300,P=0.021)。
3讨论
PAH的病因是肺功能与心功能明显异常,致病因素为缺氧、感染、药物和运动等,临床表现是心脏负荷明显增加,肺循环压力与阻力增大,肺血流量受阻等[2]。其发病过程缓慢,症状以心绞痛、呼吸困难为主。常规治疗药物为内皮素、前列环素等,但远期疗效不佳。西地那非是磷酸二酯酶(5型)(简称PDE-5)抑制剂,作用机制为抑制PDE-5,对一氧化氮/环磷酸鸟苷的信号通路产生增强作用,进而改善右室心肌的收缩功能,松弛肺动脉与其平滑肌,阻断肺血管平滑肌的有效增殖过程,干扰肺血管重构,可纠正肺循环异常表现[3]。其对于蛋白激酶G有较佳的选择性激活效用,可开放钾离子通道,同时抑制钙离子内流,扩张肺动脉血管,恢复其血流量[4]。此外,该药可靶向作用于肺动脉组织的中层肌肉,使血管有效扩张,但不影响体循环,因此无严重不良反应。口服用药后,其药物峰值为65min,血浆蛋白与药物的结合率为96%,经细胞色素代谢,半衰期在2-4h间,代谢物多经消化道排泄,剩余药量经肾脏排泄,几乎无药物残留,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5]。
结果中,A组的CI与mPAP与B组相比有差异(P<0.05),而mAP对比无差异(P>0.05)。说明西地那非能够改善心功能,恢复心输出量,并能改善肺动脉压,纠正PAH的病理表现。此外,西地那非不对mAP造成影响,说明其选择性高,具有极强的治疗针对性。A组的不良反应率(9.09%)低于B组(32.26%)(P<0.05)。说明西地那非可减少治疗不良反应,原因是其生物利用度高,不在体内残留过多毒性物质,使用安全好。总之,西地那非可作为PAH的首选药物,其疗效确切。
参考文献
[1]马娟,李征瀛,王晓蕾.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19,5(5):467-470.
[2]赵敏.西地那非在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饮食保健,2019,6(41):4-5.
[3]朱江川.不同剂量的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疗效[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8(3):96-97.
[4]李海嵘,陈关良,方小丽, 等.西地那非与波生坦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后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比较[J].山东医药,2019,59(23):47-49.
[5]郭明,袁雪婷,郭耀宇, 等.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Meta-分析[J].武警医学,2019,30(1):26-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