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护理风险的探讨及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18
/ 2

院前急救护理风险的探讨及干预

张丽芸

赣州市人民医院  341000

【摘要】目的:探究院前急救护理风险的探讨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需要进行院前急救工作的患者100例,依照护理方法的差异将所有患者分组为常规管理组(n=49例)和风险管理组(n=51例)。并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风险问题的发生情况。结果:护理人员经过风险管理之后,院前急救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为3.92%,显著低于接受常规管理患者院前急救护理风险的发生率20.41%。而在患者救治成功率的比较方面,风险管理组的94.12%显著高于常规管理组的79.59%,两组患者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院前急救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实施风险管理措施,有利于帮助患者减少受到护理风险问题的影响,从而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是促进患者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院前急救;护理风险;风险管理;管理效果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病人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根据患者存在损害问题的严重程度,可将护理风险事件分为直接风险和间接风险两大类,是医护人员在开展医疗活动期间必然存在的一种医疗问题[1]。为此了解院前急救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并针对性给予护理风险管理至关重要。为有效提高我院院前急救护理质量,帮助患者减少受到院前急救不良事件的影响,我院急诊科将收治的100例需要进行院前急救工作的患者进行了护理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份至2019年4月份这一时间段为研究时间,并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需要进行院前急救工作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依照护理方法的差异分组为常规管理组(n=49例)和风险管理组(n=51例)。其中常规管理组中男性病患25例,女性病患24例,患者年龄26-69岁,均值为(47.23±1.61)岁。另一组风险管理组男性病患26例,女性病患25例,患者年龄27-68岁,均值为(47.38±1.12)岁。在年龄和性别等一般资料的比较方面,两组患者之间的比较均显示为P>0.05,无显著的差异性。

1.2管理方法

常规管理组:对实施院前急救工作的护理人员实施常规管理措施,即根据患者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从而帮助患者减少受到风险事件的影响。风险管理组:(1)进行各种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往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对患者实施院前抢救期间之所以容易受到各种风险问题的影响,与医院内部相关规章制度的欠缺有着紧密的联系,导致医护人员的行为未得到有效的制约,致使相关问题的出现[2]。为此医院内部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比如根据院前急救护理工作特点,对医护人员工作交接班的制度进行严格的规范,从而做好弹性排班的工作,确保急诊科24小时值班人员在岗,待患者被送至医院接受急救之后能够给予其及时的救治和问题的处理[3]。(2)培训工作人员的急救技能。定期组织急诊科的护理人员投入到各种急救技能的培训过程中,确保其在对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期间能够充分掌握心肺复苏、呼吸机、气管插管等抢救措施的运用。同时在培训过程中还需要对护理人员进行心理方面的培训,指导其在对患者实施护理期间遇到突发事件时保持沉稳果断,忙而不乱的心态,以避免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疏漏,影响患者疾病的康复。(3)提高对护患沟通工作的重视。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实施院前急救工作期间,为对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拥有充足的了解和认识,护理人员需要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并且还需要对患者进行身体方面的检查。而为了保证对患者的病情拥有充足的了解,需要护理人员提高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的重视,通过通俗的语言向患者提出与自身有关的问题,了解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时清除病人口腔分泌物。同时在与患者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给予患者言语上的鼓励,向患者讲解疾病治疗工作的重要性和治疗所使用的方式。从而通过这种方式,促使患者提高疾病治疗的信心,并且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和救治患者成功的比例。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使用SPSS24.0统计软件包,相关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通过(5e9a6e4030c64_html_767d13663dc0faa1.gif )和%符号进行表示,对两组患者的资料进行比较时将t和2运用其中。若二者之间的比较存在差异,则以P<0.05表示。

2.结果

患者经过风险管理之后,院前急救护理措施的运用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管理措施的运用效果,两组患者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救治成功率的比较(%)

组别

例数

护理风险发生率

救治成功率

风险管理组

51

3.92(2/51)

94.12(48/51)

常规管理组

49

20.41(10/49)

79.59(39/49)

2

6.43

4.66

P值

0.01

0.03

3.讨论

院前急救护理风险作为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实施急救期间容易出现的一种不安全因素,由于诸多护理风险问题的存在,给护理人员急救工作的开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其中,护理人员自身因素作为护理风险问题之中存在着的一种突出的问题,缺乏足够的护理经验、语言使用不当、护理记录不全面等是造成护理风险的主要因素,给自身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不仅影响了患者病情的改善,同时也会导致自身工作效率的持续下降,对于医患之间关系的改善也有着极大的阻碍,最终影响医院正常工作的开展。因此为了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医院需要采取对护理人员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进行问题的解决,从而为患者病情的改善提供更多的帮助。

而随着医院管理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对护理人员实施风险管理在当前越来越得到广泛的运用。其中结合医院急诊科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对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期间所使用的措施进行严格的规范,有利于有效制约护理人员所进行的工作,尽量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措施的使用,从而有利于患者经过院前急救之后身体健康状况得到良好的改善。同时对护理人员的急救技能和积极引导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有利于让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急救期间对患者存在的问题拥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有效提高了急诊科护士院前急救操作技能,保证病人急救成功率,是促进患者身体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

结合研究,风险管理措施在护理人员管理工作之中的运用,在护理风险发生率和救治成功率的比较方面,风险管理组管理措施的使用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管理措施的使用效果(P<0.05)。以此表明,对需要进行院前急救护理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措施,有利于帮助患者减少受到护理风险问题的影响,从而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是促进患者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晓.急性脑出血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7,19(3):309-310.

[2]王训文, 徐鹏. 护理风险管理在预防急诊护理缺陷中的应用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18):222-223.

[3]佟贵权, 李颖, 刘蕊,等. 优质护理在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8, 21(6):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