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文学院 250000
摘要:自五四运动以来,语文教育到二十世纪末已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在这百年历程中,关于语文教育的讨论从未停止过,其中世纪末关于语文教学的大讨论,无论是其持续时间之长、反应的问题之多,还是影响程度之深、社会关注之热切,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上都是空前的。这次大讨论推动了《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对语文性质的重新规定,对“人文性”目标的确立是语文教育的历史性突破和进步。对二十一世纪语文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使关注人的发展成为语文教育的主题。
摘要:语文教育 大讨论 成果 不足
一、大讨论展开的原因
1.内在动因
中国近代一百年以来语文教育的发展轨迹可以概括为反传统,全面西化,学苏联,再学西方,这一百年的发展始终贯穿着一条异化的脉络。
五四时期,开展“汉字拉丁化运动”,主张废除汉字,并得到鲁迅、瞿秋白等人的支持。新中国成立后,更是大力发展汉字拼音化,设计多种汉语拼音,并准备在拼音成熟时代替汉字,汉字在此后进行了两次简化,引起了用字混乱。所以近代以来语文教育更多地是在否定传统,异化民族语文。
2.社会动因
“离开了语文科的特点单讲政治,把语文功课讲成了政治功课”这是叶圣陶先生对解放初期语文教育的概括,反映了这一时期的语文教学被过多地赋予政治功能,被过度地异化为政治课。有识之士试图扭转这种局面,在1956年开始汉语、文学分科教学,但很快就被汹涌而来的极“左”思潮终结了,甚至使语文教学的政治性功能达到了更高的高度,被迫用“工具性”为政治服务。语文教育的展开更注重追求其“工具性”,忽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杨文德曾指出“只进行专业知识教育......不只是知识的分裂,更是文化的分裂和人格的分裂;不仅是教育的危机,而且是一种文化危机和社会危机”。
二、大讨论涉及的问题
1.对语文教学性质的讨论
引起讨论的文章虽是对中国语文教育发出的忧思,但批判的靶子实际指向“工具论”,这自然会引起工具论者的反驳,如于漪发表的《“标准化试题”把语文教学引进了“死胡同”》的文章,以考试过于“标准化”为切入点,对语文教育过于强调工具性的弊端进行批判,顾德希《语文教学的“病根”》予以回应,他在文里表示“标准化试题”不是语文教学的病根,并对“工具论”观点重新进行了阐述。其实早在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试验用>》中就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这其实已经对语文的性质予以明确,但由于不同教师所处于不同教学环境、采用不同教学方法,使得他们对语文学科的性质也具有不同的认识。
2.对语文考试的讨论
针对语文考试的讨论一方面针对其选拔性过强的特点,为了选拔而考试,题型、难度严重脱离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过分忽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如王丽在《中学语文教学手记》中就提出了语文试卷选择题出题之难,由于要“追求判分的‘准确性’、‘科学性’,避免人工改卷难以避免的‘随意性’,而必须在语文试卷中设置选择题这一题型,可是却忽视了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使学生承受沉重的负担,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功能得到荒废。”
3.对语文教学内容的讨论
(1)对阅读教学的讨论
针对阅读的教学的讨论,普遍集中在答案僵化,过分解读等问题上。如刘万永在《中国青年报》发表的《语文,该怎样教》、付君萍在《光明日报》发表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亟待改革,两人都传达了相类似的观点:现在的语文教学,抄写、背诵工作做得太多,忽视对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以陶冶情操为主的语文教学变为纯机械性训练。这一种教学可以概括为“肢解性教学”,文学作品本就是凝结作者情感、思想的有血有肉的整体,可在教学中逐渐被分解为一连串的问题,文章变得支离破碎,原本充满无限可能的阅读过程就在这种牵强附会的教学中被摧毁。
(2) 对写作教学的讨论
于漪在《语文教学不能考啥教啥——特级教师于漪谈语文教改》中就指出写作教学“严重脱离实际”,变成“空中楼阁”。作文出题过分追求形式多样化,学生不得不背诵写作模板,考试时从“模板”中提取默写,作文原本反映生活、反映实际的特点被多样的题型压制,而学生为了凑写模板,甚至出现编造“虚假案例”的现象,这又使作文传达真情实感的特点同样被压制。脱离生活实际,缺少真情实感,学生写作中这两个最大的问题实际上可以说是追求高分的结果,这或许也可以看做“工具论”的极端表现,语文成为取得高分,升学就业的工具。
三、大讨论取得的成果
1. 推动了《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对语文性质的修订
在大讨论过后,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被推出,它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做了新的表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促进了教材改革
2001年秋,更新的九年一贯制语文实验课本在全国试用,该教材有江苏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出版社三种,它们体现了针对了本次讨论的重点,体现了本次讨论的成果,力求从单调封闭的“知”、“能”互动转向鲜活开放的综合性学习。
3. 促进了中高考改革
“标准化”试题比重减少,分数由1999年的64分,降低到2004年的46分。加强对阅读分析鉴赏和语文表达能力的考察,减少标准化答案的比重,重视学生的自身能力;作文更加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从1999年的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文体“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开始,写作对学生的限制减少,题目和文体均为开放性。
四、 大讨论本身的不足
在大讨论的过程中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对“人文性”的强调,确立了人文性应有的地位,但并未明确,针对“人文性”到底应该怎样做,怎样去处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实现二者的和谐共存。钱梦龙在2004年10月上海“中国语文教育高峰论坛”上说:“语文课程如何定‘性’,一直是个众说纷纭的话题。《新课标》把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然而从目前的倾向来看,人文性张扬有余。”在大讨论中占上风的“人文性”使语文教学的发展脱离文本,忽视能力训练,因此正确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非常必要。
百年来语文教育积累的问体不可能通过一次讨论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一些社会问题不是通过改革语文教育而能解决的,语文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也不是通过政策的改革能够改变的,一切都需要时间的检验与改变,新的讨论也会出现,但可以确定的是,每一次讨论都是在进步,每一次讨论都是在扬弃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