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抗旱减灾栽培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16
/ 2

玉米抗旱减灾栽培技术

孟 令旺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冉堌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274100

摘要:玉米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与国民生活的质量息息相关。而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从种植到成熟过程会受到外界诸多因素影响,受天气、温度的影响尤其严重。在玉米栽培过程中旱灾是一种常见气候灾害,会导致玉米减产绝收,因此,玉米抗旱减灾栽培技术研究非常重要。科学运用抗旱减灾技术能够增强玉米抵抗外界气候变化的能力,确保玉米产量和质量。本文就以玉米抗旱减灾栽培技术为内容进行浅要研究,希望能够为玉米栽培方面提供一些切实的帮助。

关键词:玉米;抗旱减灾;栽培技术

旱地玉米种植面积占我国旱地总面积的2/3以上,东北、西北以及华北地区均有大面积的旱地玉米种植。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作为华北平原的腹地,玉米是其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研究玉米抗旱减灾栽培技术,有利于玉米产量的提高与质量的保障。当前自然灾害日渐频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为了能够确保农户经济收益,以及国家农业生产的稳定,不断研究玉米抗旱减灾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玉米抗旱栽培最重要的环节为蓄水保墒。蓄水保墒的具体作用一方面可以增加降水的保蓄率,另一方面能够提高玉米对水分的利用效率,继而可以确保玉米生长过程中获得足够的水分,保证玉米种植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一、采用抗旱栽培技术,提高玉米抗旱机能。

1、秸秆覆盖法:这种方法是利用秸秆还田的方式,在种植区域的地表上进行覆盖,可以有效减少土壤中水分的流失,对于一些干旱地区来说,秸秆覆盖法可以使种植土壤内的水分保持,并提升土壤的肥力。秸秆覆盖法是将秸秆粉碎,将粉碎后的秸秆粉末撒到土层的表面,不但可以保持土壤中的水分,还能增加土壤的养分,改变土壤的性质,为玉米提供有力的生长环境。

2、膜侧播种法:这种方法是选择地膜进行覆盖,在播种时将种子播在与地膜边缘距离5cm左右的位置,通过地膜将热量传导给种子,同时还将土壤中的水分保持住,最终达到抗旱的目的。

二、精细整地,翻地春保。

玉米抗旱栽培,需要在秋季将相关有机肥施入土壤,后经翻耕处理,使种植地肥力均匀,待来年耕种时土壤已积蓄好相当的肥力,可确保种子发芽过程有充分的肥力供应。此外,减少耕层土壤水分流失也是玉米抗旱栽培的重点。为了避免跑墒现象的出现,覆土镇压的过程应尽量一次性完成,切忌拖延,机械播种则无需关注。

三、选择抗旱品种,并对种子进行播种前处理培养种子的抗旱性。    使用抗旱栽培技术种植玉米,除了要确保玉米品种本身具有优良的抗旱性能外,还需要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抗旱培养。抗旱培养一般采取干湿循环法,即将种子在20~25 ℃的水中浸泡48小时后捞出并晒干,随后便可播种。也可以采用药剂浸种法,即将1 kg氯化钙与100 kg水混合均匀后,将种子浸入其中,浸泡时间控制在5~6小时之间,之后将种子捞出沥干用于播种。种子经过抗旱培养后,其抗旱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也为玉米后续产量与质量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适期播种,为玉米提供适宜的生长期。    玉米是典型对水量要求前期较少、后期较多的品种,播种后浇水总量占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15%。所以,为提升玉米抗旱能力,要充分结合自身土地以及当地温度、湿度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玉米的播种。在播种过程中,如果出现缺苗的情况,应该及时进行补苗。

五、科学规划,做好田间管理栽培技术。

1、科学施肥,培肥地力:研究表明,施用有机肥不仅可以培肥地力,还能改善土壤物理环境,提高土壤持水保墒能力。因此,进行玉米抗旱栽培时,应根据土壤的物理性状施用有机肥,若土壤本身的物理性状较为良好,则可不施用任何有机肥。反之,若土壤的物理性状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才能提高玉米的抗旱性能,则可合理施用适量有机肥。与此同时,旱作玉米还可通过施用化肥来增加根茬与秸秆的还田量。当然,最好的方式为轮作,如与豆科作物进行轮作,不仅能有效改善土壤肥力,而且可使种子对水分的吸收率大幅提升。

2、及时除草、中耕、灌溉,为玉米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可选择封闭性处理杂草,通过控制喷施量,在土壤表面喷洒药剂,随后及时处理。若玉米种植方式为贴茬直播法,应加强苗后防治处理工作。中耕工作分为两种,一种是覆膜的玉米田地;另一种是没有覆膜的玉米田地。对于没有覆膜的玉米田地来说,要进行两次中耕,第一次要在玉米苗期进行浅耕,作用是松土和除草;第二次要在幼苗的拔节期前进行中耕,不但进行松土和除草,还能使土壤更加透气,增强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力,促进玉米植株根系的发展,还能有效避免水分蒸发。

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必须有大量的水分予以支持,所以我们必须开展保水工作。一旦发现玉米地存在干涸的潜在可能,就要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加以改善。适时的灌溉尤为重要,也是玉米抗旱减灾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土壤翻耕过程中,必须做好深耕深翻,做好对土地的灌溉,以求更好保证土壤本身的含水量,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也能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发育。而玉米由于后期种植的过程中对水分的含量要求进一步提升,所以仅依赖于土壤中的水分是远远不够的,生产者需考量土壤灌溉方式,加强田间管理,有针对性地进行灌溉,保证玉米的正常发育。针对部分土壤情况相对薄弱的种植区域,可适度增加有机肥料的使用,做到水分、养分同时增加。

病虫害防治:抗旱玉米在真正干旱的情况下,其抵抗力也会有所降低,容易遭受病虫害的危害。因此,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要严格操作规程,扎实掌握技术要领,以达到高产高效栽培目的。玉米常见病害有大斑病、小斑病、青枯病;玉米常见虫害有玉米螟虫、蚜虫等。对于常见病害的防治,我们可以主要通过化学防治的方法进行科学合理地喷洒农药;对于常见虫害的防治,我们可以通过物理防治方法(如在田里放养虫害天敌)和化学防治方法(喷洒农药)来进行。  六、适时收获,确保玉米产量最大化。    玉米收获期,要选择最佳收获时间:当玉米在成熟期呈现蜡熟后,苞叶全部枯黄并且呈现松散的状态,以及果穗顶部的籽粒光滑、硬实,就可以进行收获。如果收获过早会使籽粒不饱满,而收获过晚水分会大量蒸发,影响玉米产量。    玉米作为定陶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在当地农业种植面积中占有很大比例。玉米抗旱减灾栽培技术的应用,可以在旱灾期间保障玉米种植效益,助力当地农业市场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振忠.寒地玉米抗旱减灾生产技术试验研究[J].种子世界,2012(08):25-26.  [2] 李玉忠.玉米抗旱栽培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家参谋,2018(23):64.    [3] 刘晓慧.玉米抗旱栽培的研究与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7,37(15):103-104.    [4] 程龙云.玉米抗旱稳产栽培关键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8(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