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11
/ 2

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分析

徐波 陈春林

荣县人民医院 四川 自贡 643100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针灸联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 1~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将入组排序,利用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中药治疗,对照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加针刺疗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针刺治疗基础上加用推拿手法,通过电话方式,对患者进行为期 3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疗效及各项指标的评分。结果 对照组治愈率(12.90%)与总有效率(83.87%)均低于观察组的治愈率(35.48%)与总有效率(96.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指标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而观察组各项指标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针灸;推拿;对照治疗观察.

中风、后遗症偏瘫、中西医结合疗法针灸康复。

责任编辑: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一个分型,其临床表现主要为眩晕 ,又称为颈性眩晕 ,属于祖国医学“眩晕99、66头痛”的范畴。该病为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而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加,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人群有年轻化的趋势,为更好治疗该病,选取我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中医针灸联合手法治疗临床椎动脉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 2019年 1~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椎动脉颈椎病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 ,西医诊断依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中有关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依据《中药新药治疗眩晕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眩晕的诊断标准 ,其 中男性23例,女性 39例 ,年龄 2l~56岁 ,平 均(49.56~ 4.2 1)岁 ;病 程 0.5~9 年 ,平 均(3.16~0.31)年。

1.2 研究方法 采用对照研究,将人组排序,利用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3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 >0.05)。 两组患者均接受以“滋补肝肾、化痰逐瘀”为治疗原则的中药治疗,方剂则选用“杞菊地黄丸合桃红”四物汤,并随证加减,其中血压较高的患者,则加夏枯草、车前子;如患者的胸闷、呕恶症状较为明显,则加用白术、泽泻;如患者颈项强紧症状较为明显,则用加葛根,两周为一个疗程。对照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加针刺疗法 ,即使用毫针(长度40 mm、直径0.32 mm ),采用平补平泻针刺手法,取患者风池、顽骨、四神聪、百会、天柱、晕听区以及颈夹脊穴,留针25 min,晕听区、风池、颈夹脊穴加用疏密波电针治疗,1次/d,两周为一个疗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针刺治疗基础上加用推拿手法,以舒筋活络、疏通经络、滑利关节为主要原则。操作方法:取端坐位,头稍前屈,操作者立于患者侧后方位置,采用揉、滚、拿等手法对放松其颈背部胸锁乳突肌、斜方肌、项韧带以及上肢肌肉,之后按照肌肉走向进行重点治疗,主要采用点按、弹拨、理筋等手法。对头部施以托拉牵引手法,使头部进行缓缓左右旋转;对颈部施以旋转复位法,以拨正外偏的颈椎棘突,纠正椎体小关节错位等,1次/d,两周为一个疗程,共进行两个疗程。通过电话方式,对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参照相关文献,制定症状评分标准,并与治疗前及治疗两个疗程后分别进行评分,比较两组疗效及各项指标的评分。

1-3 疗效评定标准及症状评分标准 (1)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l,疗效评定标准如下。治愈:眩晕、恶心或头痛等症状消失,恢复正常工作与生活,且随访半年后无复发患者;好转:眩晕、恶心或头痛等症状明显减轻,不影响工作和生活,在随访期间,偶有加重,经过治疗后患者病情减轻;无效:眩晕、恶心或头痛等症状无改善或稍减轻,随访期间,症状时有发生,且明显影响工作和生活。(2)中医症状评分标准 :将各项 的2 个次症分别分为4个等级,分别按主症 0、2、4、6,次症 0、1、2、3 的权重计分,各项计分之和即为中医症状评分标准。

1.4 统 计 学 方 法 所 有 资 料 通 过 M icrosoft Excel 2007进行数据录入,并用 SPSS15.0为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G +O 来表示,采用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以P<0.05表示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疗效评定 对照组治愈率(12.90%)与总有效率(83.87%)均低于观察组的治愈率(35.48%)与总有效率(96.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l。

5e913fe486761_html_22441eff7f2c120.png

3 讨 论

CSA 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归纳起来可分为两个方面,即外来因素包括急性外伤、慢性损伤、局部感受风寒之邪、咽部及颈部感染炎症及其他内在因素(包括年龄因素、体质强弱、内分泌功能紊乱、解剖上弱点等)。由于椎动脉型颈椎病采取手术治疗的风险较大,使得中医药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研究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实际临床治疗过程中,多采用针灸、推拿及中药相结合的方法对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同时,此种方法也由于其治疗花费低、疗效肯定、治疗方法简单、并发症小等优点,易于被广大患者所接受。

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眩晕可分为风寒湿型、痰湿阻络型、气滞血瘀型、气血亏虚型、肝肾不足型。中药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方面有着独特的疗效,通过内补肾、疏肝理脾、化痰祛瘀、益气养血等方面综合调理,发挥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基础。而针灸是祖国医学伟大的发明,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都有应用,且效果显著。有研究,选取肝、胆经腧穴为主针灸 ,以平肝熄风、祛痰、降火、补虚为治法,可以疏通气血、通络止痛,有助于颈部疼痛的迅速改善,缓解局部肌肉紧张状态、消除局部炎症水肿,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使患者因颈部结构不良对椎动脉和交感神经节的刺激缓解,以达到治疗或者缓解症状的 目的。而手法在颈椎病的非手术疗法中也占重要的地位,颈椎病手法的核心步骤是正骨手法,以舒筋活血、解痉止痛、整复错位为原则,以一定量的力学刺激作用,

在头、颈、肩局部穴位施以揉、拿、按、拔伸等手法 ,通过刺激的转换及其时空变化作用于颈椎,通过直接调整理顺颈椎椎间关节结构使其对血管的压迫减轻和通过神经反射机制使血管痉挛缓解两条途径达到改善血液循环的目的,从而产生颈椎病的防治效应。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 ,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指标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提示两种方法均可以使患者病情得到改善,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组各项指标的评分、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5),提示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具有一定 的优势。

综上所述,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的治疗方案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独的针灸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王 超,景香香.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J].海南医学,201l,22(5):119—120.

[2] 刘 光,杨 圆,陈武杰.温针灸合中药辨证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0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2,3l(4):53—55.

【3】严 治.各种血管扩张药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 比较【J】.海南 医学 ,2010,21(14):55—57.

[4】韩霜文,宋爱琴,张 婷.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2,34(2):59.60.

作者简介:徐 波(1988——),男,中医师,目前在四川省荣县人民医院康复中医科从事康复中医临床治疗工作。

陈春林 (1989——)男,中医师,目前在四川省荣县人民医院康复中医科从事康复中医临床治疗工作。